<p class="ql-block">为了现场听许巍的歌,参加了贵阳的音乐节,开启了这趟黔东南行。</p> <p class="ql-block">从张家界到贵阳市观山湖区有六百多公里,一天的行程太辛苦,就在镇远古城踩了一脚。</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是我留宿过的第十四个县城,在"百县计划"中另有记录,这里就不再赘述。</p> <p class="ql-block">镇远古城到贵阳市区两个小时的车程,吃了中饭,睡个午觉,开启三个小时的特种兵式City walk 。</p> <p class="ql-block"><b>贵阳城里的街巷</b></p><p class="ql-block">打车先到甲秀楼,然后慢慢往回走至文昌阁、大觉精舍、天主教堂,再打车回酒店。</p> <p class="ql-block">贵阳大小街巷纵横交错,形成了贵州特有的街巷文化,如:地下通道的酸汤店,天桥下面的爆米花摊,社区转角的咖啡馆,电台街的GTS咖啡,青云路上的传统美学文创品牌雀亦,主打一个边逛边探索。这不仅满足了贵阳本地人的日常生活,也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感受到了"走街钻巷"的贵阳式逛街快乐!</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景区分三部分:城南胜迹、甲秀楼、翠微园。</p><p class="ql-block">城南胜迹是老贵阳的南大门。印象最深的是调皮的猛狮下山、几百年仍如新的石牌楼和苏东坡字体。</p> <p class="ql-block">玉桥横跨南明河,桥身呈微“S”形,桥上涵碧亭楹联“水从碧玉环中出,人在青莲瓣里行”描绘了诗画意境。</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p><p class="ql-block">风景如画的贵阳甲秀楼,取“科甲挺秀”之意,有它为始,贵州出现了三个状元,⼀个探花,七百进⼠,六千举⼈,现代贵州更是⼈才辈出。“科甲挺秀”的好风⽔,引⽆数骚⼈墨客争相咏叹,诗、词、赋、联不绝如缕,最出名的⾸推《甲秀楼长联》。五百年稳占鳌矶,独撑天宇,让我一层更上,眼界拓开……</p> <p class="ql-block">翠微园</p><p class="ql-block">明代巡抚的雅集之地,清代佛寺的晨钟暮鼓,都化作回廊转角处斑驳的树影。</p> <p class="ql-block">甲秀楼往东走不到一公里经老东门遗址就到了文昌阁。文昌阁以其独特的九角宝塔楼阁,成为贵阳市旅游宣传的招牌之一。自修建以来一直矗立至今,来到文昌阁便能感知到扑面而来的历史气息。</p> <p class="ql-block">走上城墙则可见远处的东山寺与文昌阁遥遥相望,两座建筑在鳞次栉比的都市高楼中传递出来自过去的恬淡与悠远。</p> <p class="ql-block">提起文昌阁,老贵阳人的第一反应或许不是古建筑,而是滑滑梯、放风筝。你看,四个人放风筝,我只看到一只鸟。我笑问,你们四个人放一只鸟吗?答曰:各放各的。这技术高超的让你肉眼看不到。真是羞死人啦!</p> <p class="ql-block">走累了,来一杯刺梨汁补充电解质,味道可口。</p> <p class="ql-block">从文昌阁走街串巷到电台街就看到了大觉精舍。</p><p class="ql-block">大觉精舍俗称华家阁楼,是民国时期贵州著名实业家华之鸿先生于1923年所创建的禅院。解放后,大觉精舍由贵阳市人民政府管理。2006年公布为贵州省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老贵阳有句民谣:"唐家的顶子、高家的谷子和华家的银子",这里所说的华家祖孙三代人:华联辉、华之鸿和华问渠,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民国时期的贵州首富。清末民初,经过几代人的盐业、酒业等经营,华之鸿积累了巨额财富并成为了贵州著名的实业家,他对近代贵州的文化、教育、财政、金融、商业等方面作出了突出贡献。辛亥革命之后,华之鸿曾任贵州咨议局议员、贵州财政司长兼贵州银行总理等职,曾私人出资为解决民国早期贵州地方的财政危机,金融和社会动荡起到了重要作用。华家因"孝道"在茅台镇创建了成义酒坊,建国后与王家、赖家的酒坊三家合并成为了今天的贵州茅台酒厂。</p> <p class="ql-block">晚年的华之鸿,面对战乱的时局和民不聊生的社会,毅然辞去了政府职务皈依佛门,并修建了大觉精舍,将所购的一部《碛砂大藏经》与其他佛教经典数百种藏于精舍中。</p> <p class="ql-block">佛阁一楼是光华钱币博物馆,贵州省收藏家王亚光和王子华父子的钱币藏品展馆。博物馆通过对贵州货币的展示,让观众不仅可以了解贵州的货币发展,还能进一步走入中国历史,通过货币的历史演变,反映出中国历朝历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生活、风俗等内容。</p> <p class="ql-block">从电台街到和平路的天主教堂,可费周折,在导航的指引下走街钻巷终于找到了。贵阳北天主教堂见证了贵州天主教两百多年的历程。始建于1798年,扩建于1874年,2004年修旧胜旧。教堂雄伟壮观,以其中西合璧的建筑特色驰名中外。</p> <p class="ql-block">教堂正门耸立着一座高大牌坊,高三十米,牌坊上千姿百态的中国传统彩绘彰显着建造者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大堂顶部的三大窟窿,缘于西方教堂建筑的典型特点:教堂后部耸立着32米高的五层楼的钟楼,当时可从顶部远眺贵阳全景。曾被法国制成明信片和邮票向全世界发行。</p><p class="ql-block">它的史料价值,科学价值和艺术价值在贵阳所剩的历史建筑中,其典型性、仅存性都是独一无二的。</p> <p class="ql-block"><b>音乐节的嗨浪</b></p> <p class="ql-block">晚餐后步行十几分钟就到观山湖公园。音乐节已在上午十一点就开始,我们为了听许巍的歌七点半才进园。一入园就是震耳的音乐声。此刻,一支年轻的乐队--回春丹乐队正在演唱。乐迷们甩头、摇摆,人群掀起汹涌的浪,每声嘶吼都带着滚烫的自由。在这里你不用保持清醒,只要跟着贝斯的低频共振;在这里不必收敛锋芒,沙哑的声音会替你喊出所有渴望,直到最后一个音符砸向地面,乐迷们的热血依然还在鼓点里继续发烫。</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9日乐堡啤酒·2025贵阳Z纪元银河左岸音乐节在观山湖公园火热开唱,本场以摇滚乐队演唱为主集结了16组乐队或歌手以及从全国各地而来的乐迷们登上Z星球乐迷们在这里合唱、尖叫、呐喊,无关年龄,只关热爱。</p> <p class="ql-block">接下来是成立有二十五年的中国内地摇滚乐队--二手玫瑰,主唱梁龙有点道士风骨;组建更早的万能青年旅店,主唱兼吉他手董亚千的文静和小号手史立的帅气留下了深刻印象。</p> <p class="ql-block">许巍作为压轴登场。当《蓝莲花》音乐响起,现场全体乐迷呼喊许巍,动情合唱,最后,再一次唱响《蓝莲花》,万人合唱震碎了所有标签与伪装。</p> <p class="ql-block"><b>青岩古镇的热闹</b></p><p class="ql-block">从贵阳观山湖出发,一小时就到了青岩古镇。我拿着一把巴蕉扇从南门逛到北门,又从北门逛到南门。单程差不多一公里,去时人不多,回时人挤人。</p> <p class="ql-block">形成于明洪武年间的青岩古镇,迄今已有六百余年历史,因附近多青色岩峰而得名,古为屯田驻兵之地。现存东西南北四座城门,城墙全长近2000米。定广门保存最完整。<span style="font-size:18px;">以明清石砌建筑为主,街巷铺青石板。</span></p> <p class="ql-block">定广门</p><p class="ql-block">初建于明朝天启年,是青岩军事古镇的象征,清嘉庆三年重修,城墙雄伟壮观、气势恢弘,是古时贵阳南面最重要的军事防线,俗有"筑南门户之称"。</p> <p class="ql-block">赵理伦百岁坊:清道光帝御赐,石狮雕刻尾上头下,独具特色。</p> <p class="ql-block">状元府:清代贵州首位状元赵以炯故居,展示科举文化和明清木雕工艺,是古镇文化象征。</p> <p class="ql-block"><b>西江千户苗寨的夜景</b></p><p class="ql-block">中国乃至全世界最大的苗族聚居村寨,依山而建的自然村寨相连成片,上千座吊脚楼从山顶延绵到山脚。</p> <p class="ql-block">夜幕降临,万家灯火依次亮起,这里便成了梦幻的童话世界。白日里层层叠叠的吊脚楼群,此刻化作漫山遍野的星海——两座山峦披上万点金辉,似银河倾泻,仿佛坠入人间星河的梦境。</p> <p class="ql-block">登上山顶观景台,俯瞰灯火如藤蔓缠绕山脊。此刻的苗寨,是《千与千寻》中幻境不及的磅礴,是“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的诗意具象。</p> <p class="ql-block">择一山顶客栈露台,捧一盏雷山云雾茶。看灯火与星斗相接,听稻浪在黑暗中私语。长桌宴的米酒余香未散,夜风送来山涧清凉——此间夜色,可抵尘世百忙。</p> <p class="ql-block">西江的夜,是万家灯火写就的散文诗—— 一盏灯,照亮千年迁徙路; 一捧星,落入人间话团圆。 此处无答,唯有美丽回答一切。</p> <p class="ql-block"><b>下司古镇的晨光</b></p><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一个拥有六百余年历史的古镇,明清时期,这里曾是清水江上的重要码头,商贾云集,被誉为“小上海”,更有“清水江上明珠”的美誉。</p> <p class="ql-block">晨光微明,薄雾如纱般笼着下司古镇,我们踏进这方静谧的天地,仿佛每一步都踩在了古镇刚刚苏醒的呼吸之上。</p> <p class="ql-block">走过良心桥,只见惜字塔肃穆矗立,塔身小巧却古朴凝重,塔身特意留着孔洞,那是为焚烧字纸而设——昔人对于文字与知识的尊崇之心,于此可见一斑。</p> <p class="ql-block">阳明书院则格外幽静,照壁上竹影婆娑,沙沙作响,似有无数未尽的学问与思绪,在无声的晨光中悄然流动。</p> <p class="ql-block">鼓楼高耸在晨光中, 熠熠生辉,檐角向天空展翅欲飞。戏楼则显得空旷而寂静,我闭目冥想,仿佛还能听见昨日的锣鼓喧闹与唱腔婉转。</p> <p class="ql-block">阳光终于慷慨地铺满了整个青石路面,古镇也彻底明亮起来,仿佛由内而外焕发出神采。</p> <p class="ql-block">古街两边的木板门吱呀作响,陆续开启。炊烟袅袅升起,混着清淡米香,氤氲在早晨的空气里,勾出几分人间烟火气。两户对面人家门前的石阶上,三位老人已端坐如常,闲话家常,那话语声如溪流般舒缓流淌,清亮地流入清晨的寂静里。</p> <p class="ql-block">下司还有一件宝物--下司犬。这其貌不扬的下司犬因奔跑速度快,耐力和爆发力极强,具有很强的捕猎能力,被列为世界名犬排名第三的“中华名猎”,是中国唯一的世界级猎犬品种。下司犬有“五红一白”特征,是指鼻子、眼皮、嘴巴、舌苔、皮肤呈红色,毛发为白色。</p> <p class="ql-block">下司古镇,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仿佛时间都于此放缓了脚步。</p> <p class="ql-block"><b>小七孔的瀑布</b></p><p class="ql-block">每一步都是风景,每一眼都是惊艳!</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在午后阳光照射下泛着绿松石般的宝蓝色光泽,水色随光线角度呈现浅碧、淡蓝、暗绿的渐变效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月牙形瀑布从弧形堤坝倾泻,形成银链垂幕般的滚水瀑布,坠落时溅起的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钻石般细碎金光。</p> <p class="ql-block">68级跌水瀑布如大地裂开的琴键,在喀斯特河床上逐级跳跃。水流或急湍如银练倾泻,撞击岩石溅起珍珠碎玉;或舒缓似青绸垂落,在苔石间织就柔曼丝幔。耳畔是水的交响诗——轰鸣处若雷奔深潭,低语时如私喁夜曲。这就是小七孔六十八重音符秘境。</p> <p class="ql-block">跌水的尽头,道光年间的七孔石桥静卧涵碧潭。藤蔓缠绕桥身,树影揉碎碧波,七轮满月倒影浮漾——古人足迹与今人惊叹在此重叠。</p> <p class="ql-block">枯木虬枝与兰草倒影共舞,澄澈的“抹茶翡翠色”流水漫过200万年地质裂痕,滋养着娃娃鱼的恒温乐园。</p> <p class="ql-block"><b>肇兴侗寨的鼓楼</b></p> <p class="ql-block">侗寨去了很多,一般都有鼓楼,但这个侗寨有五座鼓楼--仁义礼智信。五座鼓楼依次排开,像五枚巨大的印章,盖在黔东南的云端。它如同一座座矗立在侗寨中的精神灯塔,不仅承载着侗族人民的社会生活,更体现了他们卓越的建筑智慧。这些木结构的鼓楼,不使用一颗钉子,全靠榫卯结构稳固相连,其精妙之处令人叹为观止。在鼓楼中,侗族人民议大事、办喜事、过节庆,这里既是社区的中心,也是侗族文化的传承之所。</p> <p class="ql-block">信团鼓楼</p> <p class="ql-block">义团鼓楼</p> <p class="ql-block">仁团鼓楼</p> <p class="ql-block">礼团鼓楼</p> <p class="ql-block">智团鼓楼</p> <p class="ql-block">风雨桥上游人稀少,我独坐桥廊,听水车吱呀,看埋(姐)指间流转的千年技艺,和柴(哥)一起发呆赏受这清朗徐风。</p> <p class="ql-block">侗族大歌,如同山谷间回荡的清风,纯净而悠远。这种无伴奏的多声部合唱,不仅展现了侗族人民对音乐的天赋和对和谐的追求,更是他们与自然对话的方式。</p> <p class="ql-block">从这里回家的路还是较长,就在会同县歇了一脚。这是我留宿的第十五个县城,在百县计划中记录。</p> <p class="ql-block">这次一路黔行,既有听觉盛宴,又有视觉盛宴,还有味觉盛宴;既体验到了烈日的火热,又感受到了古村雨中赏荷的浪漫!</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