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天纯粹 绿野温婉:法属圭亚那纪行一(卡宴/库鲁/锡纳马里)

王延星

<p class="ql-block">在西方的海外殖民史上,法国曾是世界上的第二大国,其鼎盛时所据有的海外土地面积近1300万平方公里,是当今中国领土的1.5倍……但是,出来混江湖,迟早是要还的。后来的历史,让法国把它吃下去的殖民地,一块一块地几乎又都吐了出来……如今留在法国手里的殖民地,只剩下了十几万平方公里,这其中最大的一块,就是位于南美洲的法属圭亚那了(见本图中它的地理位置)……别看它在名义上只是法国的一个海外省,但在对非法国人的入境管理上,却等同一个独立国家,须单独申请签证(仅用申根签是入不了境的)。虽然手续繁琐了点,但去拜访它的理由也还充分:它的三座“恶魔岛”曾是法国最大的海外流放地,有很多故事发生在那里……大名鼎鼎的欧洲航天局卫星发射基地,也建在了那里……至于她的加勒比海海上风光,那就更是明艳无比而有口皆碑的了……</p> <p class="ql-block">从北京飞往法属圭亚那,要途经法国巴黎转机。由于转机的等候时间有四、五个小时,所以就去了不远处的尚蒂伊城堡转了转。这也算是为在机场坐不住的朋友们趟个路吧。具体的攻略是:下飞机后直奔海关(出关手续等约需20分钟左右),然后在门口包一辆出租车;驱车40分钟左右即可到达该城堡,到了后可用一个小时左右的时间,走马观花地看一看城堡、园林和大马厩(在这几处之间要尽量地以车代步);之后再用40分钟左右的时间返回机场,并给机场的安检和出关预留出一个半小时左右的时间;由于巴黎机场的效率较高(中文标识多、商务舱通道也多),20分钟以内就能完成一切手续(登机牌是在北京就已办好了的,行李也是直挂了终点的)。如上述的时间进度顺利的话,还能有半个小时左右的时间在休息室里吃块点心、喝杯咖啡😅……</p> <p class="ql-block">……法国的著名城堡(宫殿)很多,其文化价值主要体现在建筑物(及园林)本身和其内部的收藏品这两大方面。这座尚蒂伊城堡,在收藏品方面有着小卢浮宫之称……它的园林与凡尔赛宫的御花园为同一位设计师所为,其效果还被该设计师认为是在凡尔赛宫御花园之上的……这座建筑群原来的体量很大,在法国也是数一数二的,只可惜在法国大革命时期,它的大城堡等被毁掉了,目前留下来的只是它的一座小城堡及部分花园了(下图为官方的一张航拍图)……</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城堡的园林中,随处都能令人感受到卢瓦尔河谷风光的迷人韵味……</p> <p class="ql-block">……收藏在这座城堡画廊中的珍贵画作、书籍等很多,其中名头较大的一幅是与《蒙娜丽莎》有关的画作《蒙娜万娜》。这幅画作比《蒙娜丽莎》的成画时间早很多年,它也被认为是达·芬奇创作《蒙娜丽莎》前的早期构想图(达·芬奇就是根据男性模特画的那幅《蒙娜丽莎》,如今看《蒙娜丽莎》的微笑,再神秘也是男同眼中的那种神秘,这与达·芬奇本人作为同性恋者的审美眼光,也是一致的)……这幅画,拿破仑一家都非常喜欢,他把《蒙娜丽莎》早早捐了出来,但把始终把这幅《蒙娜万娜》私藏在了自己的家中……直到二十世纪初,其后人由于绝后而无人可传承了,才把它给捐了出来……</p> <p class="ql-block">……拿破仑的后人不仅是这幅画,而且也是这座尚蒂伊城堡的最后主人。这座城堡的初始主人是法国的一位摄政王,当时他是国王之下的法国第二位实权人物,他也有点像清初的多尔衮,在为王室立下大功后,又因王室猜疑而获罪(但后来又被平反了)……其后代上上下下地有过多次起伏,其家族收藏的艺术品和兴建的城堡也几经倒手……最后它们都传到了拿破仑三世最小的儿子的手里……拿破仑一世是法国最有故事的皇帝,他当年与一位贵族的遗孀约瑟芬搞到一起后,因为生不出儿子,就另娶了一位女人,生了拿破仑二世(后早夭)……为了王位能由血脉人士继承,他指令继女(约瑟芬带过来的与前夫生的女儿)嫁给了自己的弟弟,让自己的亲弟弟变成了自己的(继)女婿 🤭……之后,这个王位虽然波折、但还是传到了自己的弟弟(拿破仑三世)手里……拿破仑三世生了5个儿子,这座尚蒂伊城堡由其最小的儿子所继承……与拿破仑家族成员的滥情传统不同,这位公爵竟然没有留下一点血脉……但他一生专注于收藏,在谢世前将自己的全部收藏连同城堡一起捐给了国家,身后名还是不错的👍……</p> <p class="ql-block">……凡欧洲的老牌帝国,都拥有不少的世界极文物(艺术品),只是这些文物除了购买的,更多的还是抢来的,这其中当然也包括不少从中国掠走的了……成龙在十几年出演过一部电影叫《十二生肖》,影片是以中国圆明园那十二座铜兽首流失海外的经历为主题的。影片的取景地之一选在了这座尚蒂伊堡(见影片中的截图),这也算是对这段历史,在逻辑上有针对性表现吧……</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还附设有一座欧洲最大的马厩(上图及本图)。在这座宫殿式的马厩内,还辟有一座马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在这座大马厩的旁边,还有一座大型的现代赛马场,每年在这里举办的著名赛事活动,也为尚蒂伊城堡带来了“欧洲马文化之都”的美称……</p> <p class="ql-block">……虽然当天没有碰到什么马事活动,但遇到了一支从北欧来的自行车专业运动员在训练。彼此互拍了几张照片,也为这次短暂的走访,又增加了一些别样的美好🌹……</p> <p class="ql-block">在巴黎匆匆一瞥后,又飞了九个小时,才到了法国的海外省“法属圭亚那”……本图为飞机降落前从空中看到的流入大西洋的卡宴河。最早来到这里的欧洲人是哥伦布,但是他发现这里没有什么值钱(黄金)的东西,就放弃了在这里登陆,而仅从卡宴河里补充了些淡水,就继续驶往别处去了……法圭还真不愧为是世界上森林覆盖率(95%)最高的地区,在飞机上极目所及,除了水道就是雨林……</p> <p class="ql-block">欲访一地,先问土地……要先厘清一下“圭亚那”这个名字和法属圭亚那首府“卡宴”这个名字的来源。“圭亚那”最早是个历史文化名词,它源自古代印第安人对这一带的称谓,意思是“多水的土地”……地理大发现后,它又变成了一个地质学上的名词,专指圭亚那地盾(见本图)……在欧洲国家争夺殖民地的过程中,这个地盾上的土地被5个国家所瓜分,其由西向东分别为西属、英属、荷属、法属、萄属圭亚那……后来葡属圭亚那并入了巴西,西属圭亚那并入了委内瑞拉……英属圭亚那宣告独立后,抢先用了“圭亚那”一名用作国名,导致之后荷属圭亚那再独立时,就只能选用一个古代部落的名字“苏里南”来命自己的国家了。至于法属圭亚那首都的名字“卡宴”,由于有一款同名的豪车在中国很著名,所以二者也容易让国人产生某些联想,认为彼此有什么关系……“卡宴”作为一个西班牙语名词的音译,它有两种含义,一是指某些船上用的器皿,二是指“辣椒”类的刺激性食物……本来德国人的保时捷系列汽车,车名的汉译就很好听了,但在推出一款越野车后,不知怎么就联想到了辣椒的狂野感,从而选用了这个词来命名新车系。当这个词被生硬地译成了在中文中并没有什么讲究的“卡宴”二字之后,如今也就不得不由这款车和这座城市,二者所共享了😜……相比之下,港台华人将这个地名翻译成的“开云”,听上去就比“卡宴”动听得多了👍……</p> <p class="ql-block">卡宴地区有两座小城堡,但也都是遗址了……其中戴蒙城堡离城区还有点远,而且也不开放参观,只能从一个排水口窥视一下(上图)。本图是城区的塞佩鲁堡,它建在城边的一个小高地上,在那里可居高临下地看到卡宴城的全貌……</p> <p class="ql-block">……这座城堡是法国人三百多年前来此地时修建的第一座城堡。当年与荷兰人在这里的争夺过程中,双方也曾有过交手。与创业经商为主的荷兰人不同,法国人当时是热衷于打劫抢浮财的一方……所以那一段历史,荷兰人不追究,法国人也就不大提了🤭……</p> <p class="ql-block">这里地处卡宴河的入海口处,也是一个天然的海港。当年人们的地理地质知识还不太充分,基本上都是选择在河口附近泊船、登陆的……</p> <p class="ql-block">……欧洲人在历史表述方面有一个特点,就是不大“记仇”,虽然这些国家之间当时打的头破血流,但是他们的后代基本上多选择了遗忘……当然,欧洲人来美洲是杀了很多印第安人的。现在在主要讲当年双方曾经见过面、有过合作的同时,欧洲人也反思自己曾做过的那些不地道的事……这样做,虽然有一定的政治做秀成分(因为原来被杀的那些人都没有直系后裔了,否则补偿将是个大问题),但也还算是具有相当的真诚性的 👍……下两图均为立在城堡山上的介绍历史的图板,在表述中并没回避那一段真实的历史,历史上曾在这片土地上生存过的22个印第安人部落,如今只剩下支离破碎的6个部落了……</p> <p class="ql-block">……回顾地理大发现、欧洲人殖民美洲的那段历史,能让人感受到,凡人类族群前进中的每一步,都是异常地艰辛,是无法避免流血的……如今,不可能说欧洲人来到这里是不应该的,也不能说印第安人抵抗外来者是不明智的……“This is life”(这也是特朗普特别爱引用的一句格言,“这就是生活”)🙏……</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天空蓝得透明,天上的白云纯净得自由……</p> <p class="ql-block">……如今在法属圭亚那的居民构成中,有法裔的后人,也有黑奴时代留下来的黑人后代,也有当地印第安人的后人等,其中最大的群体(占超过半数的人口)是由不同种族融合后形成的一个族群,克里奥尔人……</p> <p class="ql-block">卡宴市中心最大的广场是棕榈广场。这是一座不用问路、只看植物就能找得到的广场……</p> <p class="ql-block">……广场中心有一座门状的纪念碑和一尊当地著名的人物埃布埃的雕像,此公是在此地出任过总督的第一位黑人……当地的青少年正在雕像下面开心地踢着足球(见下图)……</p> <p class="ql-block">与棕榈广场毗邻的是格勒诺布尔广场(俗称喷泉广场),这座广场是当年的政治中心,老总督府(下图)等就建在了那里……</p> <p class="ql-block">……当天是休息日,首府办公大楼(原总督府)关着门……门前还有一件殖民地代的海船遗物,它也是纪念当年法国人来到此地的一件历史标志物……</p> <p class="ql-block">……喷泉广场的一侧还有几座法式的老建筑。但其外观已比较斑驳了,好像已处在不用的状态了……</p> <p class="ql-block">……喷泉广场简练开阔,绿茵铺地,是个休闲的好地方……当地人结婚也都愿意来这里拍婚照……</p> <p class="ql-block">……正好遇到了一对新人在拍婚照,青春荡漾的伴郎伴娘们,个个衣着色彩鲜艳、面带喜庆。祝福他们🙏……</p> <p class="ql-block">两座广场都非常整洁……</p> <p class="ql-block">沿着从广场辐射出来的街道,可以步入到卡宴市的商业区和生活区……图中坐在台阶上的这位人士,可能是该城唯一的一位流浪汉了,看过很多人的游记,相关图片中就是只有这位而没有第二位再出现过😂……</p> <p class="ql-block">……此地法式生活的感觉也是很明显的……虽然没有法国贵族们的那些豪宅,但是有着法国小城镇的味道,尤其是空气中还时不时地能飘过来阵阵咖啡的香味和法棍的面香味……下图是该城资格较老的一家宾馆,其底层是餐厅和咖啡馆,它也是少有的当天(星期天)还在营业的一家……</p> <p class="ql-block">……加勒比风采的涂鸦,在城中时不时地也都能见到……</p> <p class="ql-block">……圣索沃尔(救世主)大教堂,是法圭的主教座堂。但星期天不开门,也就只能看看外观了……</p> <p class="ql-block">……雄鸡广场是卡宴老城居民区中的一座广场。广场不大,但它是法国文化的象征,高卢雄鸡嘛……</p> <p class="ql-block">……这也是一座纪念一战的广场。一战对于欧洲人来说,实在是太惨烈了……虽然二战也打得惊心动魄,但是相比之下,一战才是欧洲人心中永远的痛(一战基本上是没有什么社会意义的一场互相屠杀,它也是人类政治上极端愚蠢的一个典型事件)……</p> <p class="ql-block">……法国人以高卢雄鸡为自傲,用它来代表自己的民族精神。但对此有人一直搞不大懂,认为一只大公鸡有多少含义呢?而且鸡的形象也不一致,各地的造型也是不同颜色、不同姿态的……在对法国文化有了进一步了解之后,人们还能看到,法国本土上出现的公鸡形像也不是特别多,反而在法国本土之外的前殖民地或者有法国文化的地方,这种雄鸡的形象则比比皆是……它也算是一种文化图腾吧,由其代表着法国文化的凝聚力……这座广场上的鸡还是格外地有精神的,黑羽很显傲气,白头白脖子也显得有身份,红鸡冠也亦显威严……更可贵的是,它也还能令人联想到那位身着宫庭礼服的路易十三🤭……</p> <p class="ql-block">……休息日的好处是人少,但缺点是各类公共设施都关门,只能在外边看一看了……上图为该市的市政厅,其门口还摆了几件现代城市雕塑(美洲的代表性动物),气氛还是很顽皮的……也不奇怪,法国人嘛,主打的就是一个快乐和随性😂……</p> <p class="ql-block">……本图中的白色建筑物过去是巴黎银行大楼。街心的雕像底座处,过去是法国殖民时期的行刑所在地。如同明代北京的西四牌楼和清代北京的菜市口,在繁华地区行刑,对社会人员的震慑作用是非常大的……看来这种手法,中外统治者都是拿捏得很准的……这座刑场的功能被取消了之后,这里改名为了胜利广场,但是由于空间不大,也折腾不出什么多少花样来,所以现在也就是这个样子了……</p> <p class="ql-block">……上图中是一座由老兵营改造成的民俗历史博物馆……本图是由过去的老仓库改做的两座果蔬市场(休息中),别看油漆刷的很新,但建筑物还真是老的……</p> <p class="ql-block">……在城中漫步,一抬头就能看到小山上佩德罗城堡遗址中的那座辨识度很高的小亭子……</p> <p class="ql-block">卡宴的唯一一家四星级宾馆里很是安静,前不久马克龙来拉选票的时候,就住在了这里。当然,他住的是总统套,比本人入住的(下图中大门左侧的第一间)高级得多了😄……</p> <p class="ql-block">在拜访过卡宴后,就去了法属圭亚那的第三大城市库鲁,那里是欧洲航天局的发射场所在地……</p> <p class="ql-block">库鲁的卫星发射场是世界上最好的卫星发射场。它位于北纬5度,相比中国的文昌发射场(北纬19度),这里位于地球的最大弧线上。由于地球的自转线速度大(离心力大),能节省发射火箭(与文昌发射场比)减少能耗15%左右,所以不管是欧洲的卫星和俄罗斯的卫星等,都会选择在这里发射……</p> <p class="ql-block">……这座火箭是实物,大概是阿丽亚娜4号吧……</p> <p class="ql-block">……整个发射场很大,其内部细分为了三个发射场(见下图中的展板)。有发射重载荷的阿里亚娜火箭发射场、轻载荷的织女星火箭发射场、以及中载荷的俄罗斯联盟火箭发射场等。此外这里还有博物馆和控制室等可供参观,如对这方面很有感兴趣的话,在这里花上一、两天时间也是有的看的……</p> <p class="ql-block">从库鲁继续往西,在前往法属圭亚那的第二大城市圣洛朗的途中,还能路过另一座城市,锡纳马里……</p> <p class="ql-block">……市里几乎完全由木材建造的教堂很是古朴,其不但有着标准的天主教原素,而且也还体现了某些当地印第安人的传统审美(见下图中的绘画局部)……此地区原是一支较大的印第安人部落生活地,法国人来到这里后,还曾把他们的人掠到欧洲去展览过……</p> <p class="ql-block">……为了纪念这一段深刻的历史,该市专门设立了一处纪念地……</p> <p class="ql-block">……在两尊代表性的人像雕塑周围布满了展板,这些展板分别介绍了这支部落的历史以及殖民者对他们的迫害、以及他们的人被掠到欧洲去的屈辱经历……当然,也有他们融入了法国文化之后的某些生活内容的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印第安人过去使用的武器标本(本图)和编织的生产生活用品(下图)等,也作为民俗展品,被固化在这里,以示纪念……</p> <p class="ql-block">……一般而言,小市镇往往承载了更多普通人的生活,所以它们往往也是接触一个国家(地区)民生的更为具体的观察点……本图为该市的市政厅,门前无一例外是纪念一战的一座雕像。</p> <p class="ql-block">……纪念碑座上刻着本地居民在一战中付出了生命的人的名字……</p> <p class="ql-block">……在几个不大的居民社区中转了转,看到的人们生活很是朴素……黑人的面孔也多了不少……过去法圭这里也是从非州贩运奴隶过来的一个中转站,但由于这里自然环境不太适合,所以有些大庄园开不下去,奴隶们也就很容易地四散了。故这里的黑人也是较早获得自由、从而形成自己族群社区的地区之一……</p> <p class="ql-block">……虽然街头上的顾客不多,但是小摊贩都在认真地做着烤肉……木薯是当地主要的淀粉类食品之一,切成片炸了吃(见下图),也是一种很常见的食用方法。只是木薯有点不太好消化,咱们这些外来人不能吃多了……</p> <p class="ql-block">在或许有的神灵护佑下,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正在安静地生活着……虽然不如法国本土,但是在南美洲,法属圭亚纳居民的生活水平还是数一数二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