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style="text-align:center;"><b>一生战友一路情(下)</b></p><p class="ql-block"> 《终身难忘战友情》中唱到“战友分别几十年,我们天天在思念,今日战友重相见,相互拥抱脸贴脸,泪水滚滚流下来……。”这首歌正是我自己的亲身经历,特别是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九十八周年之际,继续为大家分享我的下篇。</p><p class="ql-block">——与阔别最久的老班长相见</p><p class="ql-block"> 我们从山西出发,途经河南,一路疾驰,向着湖北浠水而去。那里住着我的两位老班长:一位是四十六年前,到家乡接我入伍的张班长;另一位则是我新兵二连的第一任班长——闻班长。刚下连队时,大家各自忙碌,加之那时年纪小,在部队服役期间,我们很少有见面的机会。至于两位班长何时退伍返乡,我早已没了印象,但入伍时的情景、新兵训练的点滴,却依然清晰地印在脑海里。尤其是退休后,对两位班长的思念愈发浓烈。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即便相隔千里,我们也通过各种渠道渐渐取得了联系。</p><p class="ql-block"> 去年前往海南途中,循着闻班长发来的导航,我们来到了他所在的村庄。由于路况不熟,导航也有些偏差,我们将车停在一农户家打听。起初,乡亲们听不太懂我的话,态度略显冷淡。可当他们看到我与闻班长的视频通话后,立刻热情地围拢过来,不仅耐心地为我们指路,还帮忙指挥倒车。不一会儿,闻班长匆匆赶来,亲自为我们带路。如今,他的儿女都已成家立业,这座三层小楼里,只住着他和老伴。院子是几户人家共用的,屋前还有一个小鱼塘。一进家门,闻班长的夫人便热情地将我们迎进一楼。天气炎热,嫂子贴心地早早打开空调,凉爽的气息瞬间驱散了一路的疲惫。闻班长紧紧握住我的手,久久不愿松开。虽已年逾古稀,身形略显消瘦,但他精神矍铄,黝黑的脸庞、洁白的牙齿,见到我时,满脸的皱纹都舒展开来,笑成了一朵灿烂的菊花。那一刻,他既是并肩作战的战友,更如温暖亲切的兄长。</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夕阳西下。在闻班长的带领下,我们又前往浠水县城的张班长家。张班长早已在楼下等候多时。他怎么也没想到,将近半个世纪过去,当年自己接的新兵竟会不远千里前来看望他。张班长身材高大,皮肤白净,退伍后也担任过村干部,但与闻班长不同的生活环境,让他们的言谈举止也各有特色。张班长依旧保持着当兵时打篮球的匀称身材,见到他的那一刻,我们激动地互相拥抱。张班长的夫人和当警察的儿子,精心准备了一桌丰盛的菜肴。我们以茶代酒,相谈甚欢。我向两位班长细细讲述了这四十六年来自己的成长历程、工作成就、家庭情况、子女发展,还有家乡的巨大变化、部队的蓬勃发展……要不是嫂子不时提醒大家吃菜,我几乎忘了自己还坐在饭桌前。</p><p class="ql-block"> 当晚,张班长的儿子安排我们住进县城最好的酒店。入住后,我们三人抛开老兵新兵的身份界限,坐在床铺上,面对面畅聊这些年来的点点滴滴,直到我夫人敲门提醒,让老班长早些休息,我才不舍地离开他们的房间。第二天早餐后,我们依依惜别。两位班长紧紧拉着我的手,似乎还有千言万语没说完,他们再三叮嘱我注意安全,邀请我有时间再来浠水,多住些日子。那一刻,我的心中五味杂陈,不知是激动还是不舍,泪水情不自禁地涌出眼眶。</p><p class="ql-block">——参观游览与我工作最接近的地方</p><p class="ql-block"> 2020年,我原计划去拜访永州的荣斌战友,因行程绕路太多,路线规划不合理,只好作罢。去年,从湖北前往永州是二广高速的必经之路,按照提前联系好的导航,我们顺利抵达永州东收费站。荣斌早已在路口等候,在酒店大厅,我又见到了王、唐两位老战友。不巧的是,荣斌半小时后就要带队前往上海、江苏等地参观学习,我们只能在大厅短暂叙旧。荣斌出发前,还细心地安排好了一切,在途中也不断打电话,关心我的饮食起居。</p><p class="ql-block"> 晚餐时,王、唐两位战友接送,我暂时放下自己的车,大家都想借这难得的机会,好好畅饮一番,消解三十多年的分别之苦。小彭、小周、小吕及他们的家属也一同前来相聚。1993年我调离51242部队时,他们还在军队院校学习深造。席间,大家纷纷分享着分别后的经历。王战友感慨道:“当年我们当战士的时候,看韩参谋(时任)可威风了!我军校毕业后,也当了几年军务参谋呢。”这些战友们将美好的青春奉献给了绿色的军营,转业到地方后,他们吃苦耐劳、拼搏奋进,迅速适应了新环境,传承着军队的优良传统,如今都已成为当地的领导或业务骨干。</p><p class="ql-block"> 今年春节,荣斌专程从湖南来到海口,弥补了在永州未细聊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第二天,得知我退休前从事扶贫开发工作,彭战友特意安排我参观了“永州市异蛇科技实业有限公司”和水利建设工程,还邀请了一位当地原扶贫办领导与我交流。尽管南北扶贫工作存在差异,但他们在扶贫开发与乡村振兴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令我由衷钦佩。当天,我们顶着42摄氏度的高温,游览了为纪念唐代文学家、思想家柳宗元而建的“柳子庙” ,感受着历史文化的深厚底蕴。</p><p class="ql-block">——见证最年轻战友的创业之路</p><p class="ql-block"> ,在我二十多年的军旅生涯中,经我手办理入伍、退伍的志愿兵、义务兵数不胜数,亲自带过的小战友也不计其数。岁月流逝,有些人的名字和面孔已渐渐模糊,但有些小战友却让我始终难以忘怀。退休后,山西运城的立川和山西吕梁的晓明,时常出现在我的脑海中。他们是同年入伍的老乡,晓明曾是我任职时的文书,立川则是司令部的勤务兵。退伍后,他们的爱人都在体制内工作,发展得很好。而他们俩则选择自主创业,凭借敏锐的眼光找准方向,不怕吃苦、以诚待人,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闯出了一片天地,生意蒸蒸日上。在共同养育子女、孝敬父母的同时,他们在各自的领域拼搏奋斗、兢兢业业,实现了家庭与事业的“双赢”。他们热情地邀请我们到家中做客,参观企业。</p><p class="ql-block"> 在运城,立川带着我们游览了盐湖、四大名楼之一的鹳雀楼,还有被誉为“武庙之祖”的关帝庙。我们在景区里参观游玩,拍照留念,午餐时还品尝了地道的山西美食,每一处风景、每一口美味,都承载着浓浓的战友情。</p><p class="ql-block"> 由于时间紧迫,要返回张家口时,晓明把吕梁的特产满满当当地塞了我一车。同在吕梁的老秦战友,把儿子孝敬他且收藏二十年的汾酒送给我。</p><p class="ql-block"> 战友,是每个军人一生的兄弟。无论相隔天涯海角,无论分别多久,无论是否常联系,战友情谊早已深深融入生命。这篇文字虽写得有些零散,我总觉得还有许多话没说尽、许多情没诉完,但字里行间都是我最真实的感受。这不过是二十多年战友情的冰山一角,是漫漫感情之路上的一小段,却蕴含着无穷的精神力量,给予我前行的动力,也寄托着最真挚的平安祝福。这份情谊,是我们在军营中共同挥洒的汗水,是困境中彼此的扶持,是日常生活里无微不至的关怀。它如同一坛陈年美酒,历经岁月沉淀,愈发醇香。无论时光如何流转,战友情都将永远铭刻在我心中,成为生命中最珍贵的财富和最坚实的精神支柱。</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