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前天到赫尔辛基只是打了个尖,今天才算正式打卡。</p><p class="ql-block"> 赫尔辛基己送走了夏天,人们大多穿上了外套,我们在清冽的早晨首先游览了著名的西贝柳斯纪念碑,这是为纪念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而立,纪念碑造型奇特,由606根大小和长短不一的银白色不锈钢管组成一组管风琴形状,表示音乐家生前创作的606件作品,纪念碑旁,一米多高的长条岩石上安放着栩栩如生、颦眉凝神的西贝柳斯金属头像。阳光下,“管风琴”纪念碑上的钢管闪耀着亮光,仿佛是大自然在为这位音乐家演奏着永恒的乐章,而大师在旁似乎正倾听校准着每一个音符,这组纪念碑让人感受到一种莫名的感动和敬畏,在习近平访问芬兰时,彭丽媛还曾到访过西贝柳斯纪念碑。</p><p class="ql-block"> 令人惊讶的是阿莫斯瑞克斯美术馆虽是一座建在地下的美术馆,但它并没有完全隐于地下,而是在地面上大约有一、二个蓝球场大小的面积上,隆起五座大小不一的半球形穹顶,酷似科幻影视片上月球表面建筑形状,阳光透过穹顶的五个曲面窗户直射地下,而矗立在中间的粗圆柱我猜想是用于空气流通,这座美术馆完全颠覆了传统的艺术展览空间理念,是—颗藏在地下的“艺术宝石”。</p><p class="ql-block"> 芬兰人是世界上最爱读书的国家,人均年读书量24本,在下午2个小时的自由活动期间,为找个方面的地方,我不经意间推开了没有任何标志的两家图书馆大门,里边装饰考就,人们都在安静读书,我被深深震动,一个民族兴盛的基础不可能建立在文化沙漠上,读书,就是一个良好的开端。在参观2018年才开业的颂歌图书馆时,我感触颇深,这个图书馆造价9800万欧元、耗时十年才建成,但作为全世界造价最昂贵的图书馆之一,它给了我们许多启示,首先是政府高度重视人民对学习文化的需求,其次是顺应潮流进行理念创新,在外观上,颂歌图书馆摆脱了传统图书馆周正规矩的形象,代之以巨型木制轮船造型,给人以活泼、轻松的感觉,它的内涵更丰富多样,什么娱乐城、咖啡店甚至小朋友的游戏区域等各种生活、学习设施应有尽有,你可以随意使用电脑、打印机、甚至是专业的音响设备,还有专门的小房间可以预约开会,图书借阅完全开放,自己可随意翻阅借拿,这里没有任何门槛,一切都是免费,无论什么人都可以自由出入,一座普通图书馆被打造成了城市的会客厅,所以人们说它是最不像图书馆的图书馆,不但可以借书,还可以借生活。</p><p class="ql-block"> 对严肃的宗教场所建设,芬兰人持开放态度,世界上唯一一座建在岩石中的教堂——赫尔辛基岩石教堂,就是他们的一项创新。我们看到在市中心一处巨大岩石上,一座刚露出地面的淡蓝色圆形拱顶建筑似乎要从岩石中破壳而出,这便是主要用于采光的岩石教堂顶棚,当沿着入口隧道下行十多米后,便来到了真径25米的教堂内部,这里能同时容纳700人左右。原来教堂是在一整块巨大岩石上掏空岩体开凿出来的。教堂内壁未经任何修饰,仍然保留着岩石的本来面貌,原始而质朴,教堂圆顶上方镶嵌着透明玻璃,岩壁上,还安装着一架巨大的管风琴,当我们进入教堂时,有人正在弹奏钢琴,一流的音响效果使琴声特别纯正而悦耳,当年江泽民访问芬兰时,曾在这里弹奏了一曲《茉莉花》。这座完成于1969年的建筑奇迹,以其卓越而新颖的设计闻名遐迩,堪称建筑史上的瑰宝。</p><p class="ql-block"> 虽说芬兰是欧洲的一部分,但欧洲文明与俄罗斯文化在此交会时,则撞击出一种与众不同的迷人特色。</p><p class="ql-block"> 被誉为“白教堂”的赫尔辛基大教堂矗立在参议院广场,它通体纯白,顶部为淡绿色青铜圆顶,教堂后方的高耸尖塔上竖着一个金色十字架,阳光下熠熠生辉,与主圆顶相互呼应的四个小型穹顶环绕四周,结构精美、气宇非凡的白教堂,在蓝天白云的映衬下,宛如一座圣洁的城堡,庄严而又优雅。在参议院广场中央还矗立着一座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雕像,他气宇轩昂,正凝望着这片他曾征服过的土地。</p><p class="ql-block"> 和“白教堂”相距不远,且由红砖砌筑的乌斯彭斯基大教堂,俗称“红教堂”,它始建于1868年,至今仍是北欧最大的东正教堂。矗立在山坡上的大教堂,俯瞰整座港口,教堂中央鎏金洋葱圆顶和四周环绕的十余个小型洋葱金顶,高低错落有致,如同一簇金色的火焰,无疑,乌斯别斯基教堂是俄罗斯风情渗入芬兰历史的见证。</p><p class="ql-block"> 在赫尔辛基的这一天,我们参观了风格炯异的一红一白两大教堂和地下两座建筑(岩石教堂和美术馆)及一座图书馆,不能不说,芬兰的建筑艺术的确独具魅力,他们的大胆构想和创新思维,颠覆了自己对建筑的认知。</p><p class="ql-block"> 下午我们离开赫尔辛基,驱车2小时到芬兰古都图尔库市,准备从那里搭乘邮轮到瑞典斯德哥尔摩。</p><p class="ql-block"> 傍晚8点我们登上了邮轮,站在甲板上,海浪轻轻拍打着船舷,手扶拦杆,望着渐渐远去的芬兰图尔库市,此时,在赫尔辛基游览的场景不时在眼前浮现,于是返回船舱,记录下了这一天的行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1日于芬兰图尔库到瑞典斯德哥尔摩邮轮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芬兰著名音乐家西贝柳斯纪念碑,</p> <p class="ql-block">音乐大师西贝柳斯头像</p> <p class="ql-block">地面有五座隆起但大小不一的半球形穹顶便是建在地下的阿莫斯瑞克斯美术馆顶棚,其主要功能是供地下采光。</p> <p class="ql-block">图为巨型木制轮船造型的颂歌图书馆</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一角(一)</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一角(二)</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外观</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内部(最简易的祭坛)</p> <p class="ql-block">岩石教堂的管风琴</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的“红教堂”</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的“白教堂”</p> <p class="ql-block">议会广场上沙皇亚历山大二世雕像</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