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昵称 :宋毓(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美篇号 :85047155</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2025年的8月15日,风和日丽,晴空万里,早上起来,带着好心情,带着日常用品,带着满满的期待,我和老伴一起坐上了280路的公交车来到了火车站,找到了去往德惠市方向的客运站,在这里我们等待同学们一起出发到德惠市岔路口镇马家店王家坨子村,和当地老乡、集体户同学们一起聚会。</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过了一刻钟的时间,同学们纷纷来到了这里,大家一起坐上了开往德惠市的大巴车,好多日子没见面了,同学们见了面有说不完的话,唠不完的嗑,说说笑笑,很快就到了德惠市岔路口,别提多开心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次同学聚会可把老乡张树生给忙坏了,首先他叮嘱了自己的侄子和亲戚,用两台车到德惠岔路口接我们回到马家店村庄,然后又让儿媳妇为我们准备了一桌子丰盛的午餐,有排骨炖豆角、炖大鱼头、烀羊肉、小苯鸡炖蘑菇、盐水煮大虾、煮豆腐等等,每一盘菜都是天然的美味佳肴,绿色食品,使同学们一进门就能感受到回到了家的感觉。</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提起张树生同志,他和我老伴有着50多年的交情了,2012年他来长春办事来到我们家一趟,那时候我们正在带外孙子,和姑娘家住在一起,没办法留他住下来,他不仅是我老伴知青下乡时的当地老乡,而且他还是和我老伴一起当兵的战友,他中等个,皮肤长得很白,一双大眼睛,炯炯有神,说起话来满脸微笑,为人真诚、善良、实惠,乐于助人,深受集体户同学的喜爱。</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张树生的老伴(荣桂兰)是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妇女,性格开朗大方,为人处事,真诚善良。今年76岁了,精神矍铄,身体硬朗。曾经担任过村里的大队妇女主任。看见我们来了,高兴笑的嘴都合不上了,张开双臂迎接着每一位的来客,拥抱着每一位集体户的同学,并亲自下厨房张罗着做美味佳肴,亲自张罗着给同学们安排住宿,在饭桌上高兴的和大家说:“你们能来,是瞧得起我,我从心里觉得开心和快乐。”说着,还过来亲自为我们斟酒,她的一举一动,深深的感动着我。</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男同胞的那桌也是非常热闹,来了好几位过去的村干部,他们闻讯而来,看望集体户的同学。张树生朋友亲自为大家斟酒“语重心长的和集体户同学们说:“这里就是你们的第二个故乡,你们什么时候想来,通知我一下就行,我家的大门永远都会为你们敞开着,你们随时都可以来做客。”大家静静地听着,眼中闪烁着泪花,心中满是感激和对过往岁月的怀念。她的话音刚落,大家一致赞同,为他鼓起掌来,端起酒杯开怀畅饮,共同庆祝这美好的时刻。</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午饭后,同学们想去村里走走看看离别已久的故乡,这几年的有哪些变化,一路上没看到一个人,据说年轻人都去城里打工,有的人买房子,不回来住了!</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走着走着,我们看到村子里有了很多变化,原来家家户户都是土坯房 ,现在都盖起了一排排的琉璃瓦的砖瓦房,院子里面停着轿车和三轮车,摩托车,原来村里的土道,都变成了水泥地面和柏油马路,原来没有路灯,现在都安上了一排排精美的路灯杆。这些翻天覆地的变化,充分体现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精神面貌。</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这时,我们来到了一家农户门口,正赶上这家妇女从地里采摘西红柿回来,看着我们就知道是外地来的,于是就和我们说起话来,我们告诉她是60多年前来这里下乡的知识青年,这位妇女恍然大悟,高兴地说:“我请你们吃红柿子吧!”于是,就从篮子里拿出柿子给我们每人送上一个,姐妹们开心的笑了起来,我也忍不住吃了起来,那刚刚采下的西红柿,新鲜清凉起沙,感觉真的太爽了,浓香馥郁的柿子味让人回味无穷,太好吃了,真的是大饱口福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第二天的早上,同学们约好早早起来去江边大桥看看,因为这边是松花江的三岔河,农村早上的空气好清新啊!我兴致勃勃地和大家一起来到了江边,听同学们说:“69年下乡插队来到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没有桥,每天出工干活都要摆船过江,非常不方便。在江边的大桥上,同学们高兴的合影留念。</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女同学高兴地在大桥上玩耍,各自纷纷留下美好的瞬间,只有我跑到了大桥的下边,来到一片水田地仰望远方,感慨万分,以前总是在电视上看到一片水田地,或者是在美篇中看到陈志明老师水田地的图片,这次我真的来到了水田地,看到了现实版的稻田,我仿佛闻到了水田地稻花的芳香,仿佛看到农民种水稻的辛苦,仿佛自己回到知青时代的岁月。</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傍晚,大家也都走累了,有一位同学说:“咱们玩一玩麻将、扑克牌吧!张树生听到后,赶紧去小卖店买来一副扑克,荣桂兰听到后,赶紧去邻居家借来了麻将,大家高兴的说说笑笑玩了起来!我也放松一下心情,和老伴换手玩了一会麻将,心里别提多开心了,这不仅是玩麻将的带来的快乐,而是因为在玩的过程中增进了同学们之间的友谊,增进了人与人之间彼此的交流,增进了同学们与老乡之间的感情。</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时间过得好快呀!转眼间我们来到马家店王家坨子村三天两宿了,同学们高兴的说:“这两天过得太开心了!简直是神仙般的日子,每天就是玩,有人给做饭,到点就吃现成的,每顿饭都是可口、丰盛、美味的!</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我知道马上要离开这里回长春了,我恋恋不舍的来到门口家的菜园子,看着各种蔬菜的生长,轻轻摘下一个西红柿,这对农民来说是最普通不过了,但对我一个一直生长在城市里的人来说,体会到这一过程,看到这一幕,心里觉得格外的亲切和美好。</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再见了!德惠岔路口,再见了!马家店子,再见了!王家坨子村,你是我们永远难忘的地方,你是我们第二个故乡,我们为这里魂牵梦绕。我们曾经把金色的年华留给这里,我们曾经把激情燃烧点亮在这里。我们曾经把青春的汗水洒向这里。这片黑土地给我们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历史回忆。</b></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相遇的时间虽然是短暂的,但给我们带来了无穷的快乐!</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人的余生不是很长,感谢人生路上的每一场相遇,感谢人生路上遇见的每一个人,感谢相遇彼此带来的温暖,让我们的生活不再单调,变得多姿多彩。</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 在未来的日子里望大家要多多保重身体,我们都是有缘人,期待明天我们仍然是最美的缘,最美的聚!</b></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文字:宋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图片:宋毓</b></p><p class="ql-block"><b style="font-size:22px;">歌曲:《老同学》</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