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武汉(二)

吴小荣

<p class="ql-block">七月武汉(二)</p><p class="ql-block">天气热得像是一个巨大的烤箱,人像一团烤肉,滋滋冒油,在室外呆得时间长了会被烈日灼伤。</p> <p class="ql-block">在室内时间长了也不行,胸口发闷,透不过气来,于是便有了一些空调病的症状。咽喉刺痒,头晕脑胀,神经酸痛,呼吸不畅,关节涨疼,不思饮食。</p> <p class="ql-block">尤其是对于血稠的老年人,本来就有一堆的病,血栓、动脉硬化、静脉曲张、这一回就更难受了。左也不是,右也不是,怎么都不行,竟不知如何是好了,真应了北京人常说的一句话,哪凉快哪呆着去。</p> <p class="ql-block">一天,二天,三天,四天,就这么熬着,连续20几天的高温高湿,虽然没有中暑,但湿气却越发地严重。湿毒是百病之源,在这超出限度的炎夏中,奢谈保健和调理无异于痴人说梦。</p> <p class="ql-block">我清楚地记得去年的夏日也是如同一般地热。汉阳门的石榴花开得像阳光一样地灿烂,但随后便出现了异象。一年两度必开的金桂银桂只在秋天更凉的时候开了一次,头茬却被这酷暑吓退了,物候学通过植物的生长明确地告诉我们气候变了,在我的感觉中2024年是一个转折点,不仅仅是是桂花不开了,连蚊子都热得失去了生育能力。</p> <p class="ql-block">今年武汉的热浪又超过了去年。武汉人说,这是时隔六十四个年头后又一次的炎夏。我的个乖乖,“乖乖隆地咚,韮菜炒大葱。”不上火才怪。这是我母亲老乡扬中的方言,小时候常听外婆说。</p> <p class="ql-block">历史上曾经有过四大火炉之称的武汉今年变成了大熔炉。她本来已经荣幸地退出了捂汗的行列,如今不幸又恢复了荣誉,这显然是我们每一个人都不願意看到的。她在无情地考验着我们的肉体和神经,忍耐力和承受力。</p> <p class="ql-block">尽筝对其产生的原因还有许多不同的说法,但气候变暖已经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对各省市的影响也有利有弊。</p><p class="ql-block">(陕北风景。)</p> <p class="ql-block">最受益的地区包括陕西省的北部。雨线北移使这里的气候和植被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p><p class="ql-block">(陕北风景。)</p> <p class="ql-block">黄土高原变成了绿色高原,毛乌素沙漠变成了毛乌素草滩,陕北南部的黄龙县变成了陕西省的肺页。植物复盖几乎恢复到了1000多年前的唐代。</p><p class="ql-block">(陕北风景。)</p> <p class="ql-block">而本来就已经热得不行了的武汉由于气候转暖变得更加地炎热,火上浇油,酷热难耐。</p> <p class="ql-block">“夏日炎炎,草木已烘炉。”“天地一大窑,阳炭烹三月。”这都是古人形容天热的诗句。还有:“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还有“燥者欲出火,液者欲流膏。”怎么受得了啊。</p> <p class="ql-block">时髦的少妇手里牵着一根绳子,绳子的那头拴在一条宠物犬的脖颈上,宠物犬伸长了舌头,呼哧呼哧地喘着。这几天有一条传闻说,有一只鸟儿在空中飞着飞着,突然间掉落下来,倒在滚烫的水泥地上。</p> <p class="ql-block">什么事情都没有做已经汗如雨下,</p><p class="ql-block">什么话儿都没有说已经声音嘶哑。</p> <p class="ql-block">什么饭都没吃已经觉得肚子填饱了,</p><p class="ql-block">什么病都没得却觉得头脑栓塞,血流不畅,莫不是热傻了。</p><p class="ql-block">刚在路边的石椅上坐下又腾地一下跳了起来,烫着了。</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