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处暑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四个节气,也是秋季的第二个节气。太阳黄经达150度时为处暑节气,又称暑退。“处”含有躲藏、终止意思,“处暑”表示炎热暑天结束了,它是反映气温变化的一个节气。于每年公历8月22——24日交节。时至处暑,已到了高温酷热天气“三暑“之“末暑”意味着酷热难熬的天气到了尾声。</p><p class="ql-block"> 《健康温馨提示》</p><p class="ql-block"> 处暑时节,“一场秋雨一场凉”的气候特征明显。</p><p class="ql-block">昼热夜凉的气候,对人体阳气的收敛形成了良好的条件。处暑之时,人们的养生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p><p class="ql-block"> 1.不宜急于增加衣服。“春捂秋冻”,但夜里外出要增加衣服,以保护阳气。</p><p class="ql-block"> 2.睡觉夜寝应关好门窗,腹部盖被,防止秋风流通使脾胃受凉。</p><p class="ql-block"> 3.白天只要室温不高不宜开空调,可开窗使空气流动。</p><p class="ql-block"> 4.在秋分之前,雨前气温偏热,雨后气温偏凉,易引发人的风寒或风热感冒。</p><p class="ql-block"> 处暑节气正是处在由热转凉的交替时期,自然界的阳气由疏泄趋向收敛,人体内阴阳之气的盛衰也随之转换。此时,起居作息也要相应调整,要早睡早起,注意改变夏季晚睡的习惯,尽量争取每天多睡一个小时,晚上10点前入睡最好,以提前进入防秋乏的“备战”状态。此外,还要适当午睡,利于化解困烦情绪。</p><p class="ql-block"> 处暑期间的气候特点是白天热,早晚凉,昼夜温差大,降水少,空气湿度低。在这样的环境下,人容易出现口鼻干燥、咽干唇焦的燥症。因而,衣服不要加的太多,忌捂,但也不能过凉。</p> <p class="ql-block">早上好,一天好心情。</p> <p class="ql-block">美女朗诵《处暑》</p> <p class="ql-block">我的书法: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p> <p class="ql-block">我携老伴祝福大家处暑安康!</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