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文/徐庆举</p><p class="ql-block"> 我上小学二年级时,批林批孔运动开始了。那时我们年龄小,根本不懂这场运动的内容是什么,目的是什么?只模糊记住了儒家和法家这些词儿。随后又有了反击右倾翻案风运动,依然不明白什么是右倾,如何翻案?</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当年的宣传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有一天,学校负责学生活动的一位老师找到我,对我说:你不是会画画嘛,你画两幅作品参加全区的中小学生画展,内容要紧贴政治形势。</p><p class="ql-block"> 对我来说,这是非常光荣的任务,我满口答应,还有点兴奋。但事后却犯难了,我那时仅会画简单的物像,紧贴政治形势的内容必然要有人物,人物我没画过呀,更重要的一点是画什么呢?</p><p class="ql-block"> 我虽然年龄不大,脑筋还算灵活,最后确定了两个主题,一个主题是画当时很受欢迎的赤脚医生,作品的标题都想好了,就叫《坚持赤脚,反击右倾翻案风》;一个主题是画一个小女孩在听广播,广播里播放的自然是有关反击右倾翻案风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当年有关赤脚医生的宣传画(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内容确定了,但要画的人物我从来没画过,再说没有进行过专业练习,肯定也画不出来。</p><p class="ql-block"> 直接创作不成,但我临摩能力还是很强的,于是我想了一个办法,从当时有限的资料中找可以拿来用的人物形象进行“移花接木”,终于完成了这两幅作品。第一幅作品我画了一个背着筐去山里采药的男赤脚医生,第二幅作品我画了一个戴着红领巾的小姑娘趴在桌子上认真听广播。这个小姑娘的形象就是我从一张画片上的图中移过来的,背景进行了变动。</p> <p class="ql-block">当年描绘赤脚医生的作品(选自网络)。</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两幅作品都是在白报纸上用钢笔画的,涂上了颜色。那时我还不知道什么叫宣纸,更没用过毛笔作画。两幅作品完成后交给了老师,后来就没下文了,我也没敢问老师到底入展了没有。那时没有照相机,作品也没退稿,所以没有留下任何影像,但画的内容我依然记得十分清晰。</p><p class="ql-block"> 这是我学生时代唯一的一次投稿经历。现在想来,或许我画的太幼稚太不像样,根本就没入展吧!(待续)</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我的作品(2024年6月在韩国展出)</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