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 亲 的 爱 情

光林

<p class="ql-block"> 母 亲 的 爰 情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光 林 </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 “要是我能多读几年书,肯定比你们强几百倍”,这是母亲对不争气的我们哥仨常说的一句囗头禅,也是母亲一生最大的遗憾。</p><p class="ql-block"> 母亲是个文盲,只会写自己的名字,在母亲上学的年龄,外公病逝,舅舅逃荒,嬢嬢嫁人,母亲与瞎眼的小脚外婆相依为命。</p><p class="ql-block"> 母亲成家后成了一把好手,该养的家畜每年都少不了,鸡,鸭,兔,猪,还在河边开了地,人畜都有了保障。 </p><p class="ql-block"> 母亲在外也是能人,工作上年年拿先进,当了十多年铁娘子班班长,哪里有硬骨头,哪里就有她的身影 !按她的话,要雄赳赳,气昂昂的活。</p><p class="ql-block"> 父亲在家一趟便是三十多年。因为进疆时住地窝子,得了风湿关节炎,吃了过多的草籽得了胃病,常年吃药,所以一下班,在家只要有时间便上床休息养病,时不时就得住院治疗,有一次还报过病危。全家的重担却从未压夸母亲,全家的好吃的营养的都为父亲留着,每天早上一碗加了鸡油的鸡蛋羹便成了父亲的必备,十几年如一日,曾有亲戚来访对母亲说,你把孩子他爸当月母子伺候,真让人佩服。 </p><p class="ql-block"> 在我懂事时,也常常问母亲后不后悔嫁给父亲,母亲良思后坚定的说“这就是命,为了报恩”,我知道母亲讲的报恩,是因为当时,我姑姑从新疆回四川老家给我父亲接亲,给了我母亲三十八元钱和一身新衣服,保证到新疆有活干,当工人!能吃囗饱饭,母亲便把钱和外婆托付给了嬢嬢,只身随我姑姑嫁给了父亲,因此母亲锁定了"报恩" 。</p><p class="ql-block"> 母亲也时常因工作上的不顺,回家后跟父亲讲诉,十有八九意见不统一而大吵,一吵几个小时,很凶,让我巨怕。可第二天母亲依旧去上自己的班,下班后把一家的人畜吃喝安排妥当。 </p><p class="ql-block"> 母亲退休后学会了织毛衣,就给全家人都织了个遍,如今,留给我的四款毛衣和两条毛裤里,我依旧能听见母亲柔柔的呼吸声,感受着从那双温暖的手里,流趟出的浩荡的慈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08.23敬拜母亲离世第十六年祭曰</p><p class="ql-block">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