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发现24节气就是北方人发明写出来的,什么立秋天气凉了?那是东北地区凉了,处暑就是告别夏天了,那也是北方人告诉夏天了。大部分南方地区还是离不开空调,去年因为忒热,九月一日个别城市还延迟开学,今年好像比往年少个两三度,都是报36/7℃</p> <p class="ql-block">日历翻到处暑这一页时,风里终于有了不一样的味道。不再是盛夏那种裹着潮气的燥热,而是像有人悄悄在空气里撒了把凉薄荷,吹过耳畔时,连带着心头的急躁都慢了半拍。这节气从不是急着宣告夏的退场,更像位温和的老友,轻轻拍着你的肩说:“慢些走,该和夏天好好道别了。</p> <p class="ql-block">路上遇见卖梨的摊主,竹筐里的梨黄澄澄的,透着水润的光。摊主笑着招呼:“姑娘买点吧?处暑吃梨,润着哩!”想起小时候,每到处暑,外婆都会把梨切成小块,和冰糖一起煮成水。那时总嫌煮过的梨不够脆,偷偷把整块的生梨藏在兜里。如今再喝起梨水,却品出了不一样的甜——那是长辈把对季节的认知,熬进了一碗温热的水里,藏着不声不响的牵挂。</p> <p class="ql-block">聊起处暑,应该是北方人发明的。他们那儿终于关掉了开了整夏的空调,开着窗睡了一夜,竟没被热醒。“你发现没?”他们笑着说,“处暑就像个贴心的调节师,不一下子把温度降下来,而是慢慢减着暑气,让咱们的身体慢慢适应。”可不是嘛,就像生活里那些温柔的转变,从不是突如其来的颠覆,而是一点点的铺垫,让我们在不知不觉中,接住时光的馈赠。</p> <p class="ql-block">晚饭时煮了碗绿豆汤,放凉了喝一口,清甜里带着点凉意,刚好压下最后一点暑气。家人坐在桌边聊天,说起接下来要添件薄外套,(对于北方人来说)要准备晒秋菜,话语里没有对夏的不舍,也没有对秋的急切,只有对当下日子的踏实期待。原来处暑最动人的,从不是季节的转换,而是我们在这转换里,学会了与时光温柔相处——不慌不忙地告别,满怀期待地迎接,把每个日子都过得有滋有味。</p> <p class="ql-block">这便是处暑了,它从不是轰轰烈烈的仪式,而是藏在细节里的温柔提醒:告诉我们该放缓脚步,感受风的温度;该珍惜当下,品味日常的甜;该带着夏天的热忱,去拥抱秋天的清爽。毕竟日子最好的模样,从来都是顺应着时光,把每一段岁月,都过成自己喜欢的样子。</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