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这幅中堂书法作品,乃大家郭沫若所写,是我前天偶遇到的,且君听我详细道来。</p><p class="ql-block"> 前天下午五点多,我打电话联系大姐,去团结寺对面大哥家,送行其即将上大学(荆楚理工学院)的孩子祥娃。到门口时,大哥和大姐已在热情等待,大哥指引直接到二楼餐厅,在餐厅桌就坐时,我眼前跳进一幅书法作品,由于我没有戴近视眼镜,加之老哥的盛情好客,让我坐下,连忙取缸子泡茶,故只读看了大字体,未注意小字人名落款。</p><p class="ql-block"> 在喝茶、吃桃子,谈论孩子所要上的大学事宜,当我喝了三杯水后,我从小挎包里取出近视眼镜,抬头看西墙体上的那幅中堂,中间字迹是: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右条子内容:海上生明月;左条子内容:天涯逢故人。这些字体均为行书,刚劲有力。仍旧未注意何人所写,也许是字小吧!主要原因是我座位与这幅中堂作品称对角线,有点反光,亦没有刻意看落款人大名。后来我想了又想,这与我不会欣赏书法作品有极大的关系。</p><p class="ql-block"> 大约半小时后,大姐的饭菜做好了,米饭加三个菜,我们津津有味的吃起来,我吃饭从不做假,和大哥、祥娃、祥娃的一个同学,如风卷残云一般,“光盘行动”,折拾完餐具后,我继续喝水,大哥说有事出去一趟,我和祥娃及他的同学,聊着初中时的校园难忘之事,以及同班同学的经历,大家时而欢笑,时而感伤,尤其是提及一学生一年前出车祸了,失去青青年华,我不敢相信,世事无常!</p><p class="ql-block"> 时间流逝,已晚上七点五十分,我起座准备回家,便走到中堂正面,在我戴着近视眼镜的情况下,真切读一下字迹,在读到中间字幕时,落款赫然是:郭沫若,下面是篆刻印章,我大声呼出,大姐才说,这是其祖父于1957年秋天,作为我们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少数民族代表去首都北京开会,受到党中央毛主席、周总理等老一辈领导的接见,会后还和文化教育届郭沫若先生座谈交流,郭老便赠写了这幅书法珍贵的作品。我连忙掏出手机拍照。</p><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我在回家的路上,赞叹不已,我心想,我们偏僻的小县城,竟然有大书家笔墨,实属难得啊!回到家后,我给天水卫校工作同学立克,将我所见郭老先生的笔墨情形,打电话告诉于他,他让我发微信照片,我发过去后,他秒回:确实是宝贝,后缀三个大拇指点赞!</p><p class="ql-block"> 今天,我偶遇大家书法真迹,确实很高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