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我于今年清明谷雨节气之间,在温州的“瓯飞围垦工程区”远距离拍摄一组黑尾塍鹬鸟片,结合自己两年前金秋十月间于龙港市滨海湿地拍摄到一组黑尾塍鹬鸟片,再回头根据百度网络平台介绍黑尾塍鹬的基本情况,特意放在一起作个比较,季节交替,鸟羽有所不同。我仅是观鸟、拍鸟的爱好者,记录鸟片而已……</p><p class="ql-block">黑尾塍鹬:是中型涉禽,体长36-44厘米。嘴、脚、颈皆较长,是一种细高而鲜艳的鸟类。嘴长而直微向上翘,尖端较钝、黑色,基部肉色。</p> <p class="ql-block">这张照片于4月16日下午所拍,因距离远,光线有些强硬,空气中有一定的扰流,当初所拍是RAW格式,但经后期图像处理后,没将原片保留时,事后细看才知其一黑尾塍鹬,是带脚环的鸟,哈哈,拍摄的当时如知有带脚环的鸟出现,我定会在沼泽地里与鸟保持安全距离的同时,力求排除困难,尽量拍摄清晰的环识吧。</p> <p class="ql-block">栖息于平原草地和森林平原地带的沼泽、湿地、湖边和附近的草地与低湿地上。单独或成小群活动,主要以水生和陆生昆虫、昆虫幼虫、甲壳类和软体动物为食。繁殖于欧亚大陆北部,越冬于南非、印度、中南半岛国家,往南到澳大利亚。在中国主要为旅鸟。</p> <p class="ql-block">小组团队中混有蛎鹬等它鸟,和谐共处。</p> <p class="ql-block">夏季头、颈和上胸栗棕色,腹白色,胸和两胁具黑褐色横斑。头和后颈具细的黑褐色纵纹,背具粗著的黑色、红褐色和白色斑点。眉纹白色,贯眼纹黑色。尾白色具宽阔的黑色端斑。冬季上体灰褐色、下体灰色,头、颈、胸淡褐色,虽无显著的羽色特征,但通过它长直而微向上翘的嘴、细长的脚和颈以及翼上翼下的白斑,亦容易辨认。</p> <p class="ql-block">从一群黑尾鸥上飞跃,可能都是黑尾的,彼此相安。</p> <p class="ql-block">这可是一大群,从我的视线中飞过便消失,我也没体力再去寻找,毕竟我是潜伏在芦苇荡里。</p> <p class="ql-block">回顾两年前的金秋十月天,龙港市滨海湿地里见到的黑尾塍鹬,其羽毛就会出现灰褐色、下体灰色,头、颈、胸淡褐色,但它长直而微向上翘的嘴、细长的脚和颈以及翼上翼下的白斑,还是叫人辨认出来的。</p> <p class="ql-block">此时此间用左顾右盼最为切题。</p> <p class="ql-block">飞飞落落,有点活跃。</p> <p class="ql-block">中国主要为旅鸟。部分在东北、内蒙古和新疆繁殖,为夏候鸟。部分越冬于云南、海南岛、香港和台湾,为冬候鸟。春季迁经我国的时间在3-4月,秋季在9-10月。</p><p class="ql-block">该物种分布范围虽广,但数量不多。主要威胁是栖息地被破坏和碎片化,其次由于当地的原始森林几乎被大量砍伐,农作物栽培取代了森林。</p> <p class="ql-block">积极觅食,不知是何等海鲜大餐。</p> <p class="ql-block">夕阳西下,逆光飞翔。也是我与它们告别之时!</p> <p class="ql-block">该鸟已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濒危物种红色名录》(IUCN)ver 3.1:2004年——无危(LC)。</p><p class="ql-block">2006-2016年——近危(NT)。</p><p class="ql-block">已被列入《有重要生态、科学、社会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已被列入《浙江省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名录》。</p><p class="ql-block">有关黑尾塍鹬鸟类资料介绍来自百度网络平台🌹🌹🌹</p><p class="ql-block">关爱鸟类动物需要你我共同努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