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家首次避暑记(下)

张悟明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有位朋友说:“夏天外出避暑,外面天气炎热,不会去游览避暑之地周边景点,主要是邀几个好友,在屋里打麻将。〞在我们一行人中,有多人没有去过位于杂溪村的玉皇山或龙上红军学校。因此,我们在行程安排上不能光顾享受清凉,游览这两个地方应是题中应有之义。</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皇山的山腰上唐朝时建了一座道教宫观,叫玉皇殿,文革期间,玉皇殿毁于一旦。二O一三年十一月,武当山龙门十九代郑圆明道长(女冠)受当地政府邀请,来到玉皇山筹资复修玉皇殿,历经十年,玉皇殿终于复修竣工,更名为玉皇古宫。玉皇山是传说中“玉皇大帝”的故里。在二O一八年古宫尚未建成之时,国家一级演员于文华便在此问道采风,居住十多天。</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玉皇山不仅有古色,还有红色。红军长征前,陈毅在此开展过革命活动,我曾在残存的墙壁上看见过陈毅写的诗。诗曰:“石阶层层,芳草簇簇,啊!这就是古今名山。有威武的神像,有和谐的钟磬,无苛政,无吏患,与世俗隔绝,如桃源仙境,真是古今名山!”诗中通过意象将陈毅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现得淋漓尽致。龙上红军学校的现场教学点便设在玉皇古宫。</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还是和前几次去玉皇古宫一样,我们的车行至山门处停下来,之后走一段陡路便到了玉皇古宫。亲家母走得慢一点,一时未跟上,孙子赶紧去接。走进玉皇古宫,尽管游客不多,但没有影响我们的游览兴致,跪拜的、抽签的忙个不停。没有来过的家人围绕大殿转圈,看的更是仔细。最后来到新添景点大殿屋后面看龙种树,祈祷家人平安、健康、幸福!</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龙上红军学校位于张佳坊乡杂溪村,是工农革命军在一九三O年创办的红军学校旧址。该学校由毛泽东率领秋收起义部队驻扎期间创办,曾在此开展军事训练和政治教育。现为红色党性教育基地,结合“五个一〞教育模式(走红军路、听红军故事,唱红歌、上党课、吃忆苦饭),开展红色培训活动。</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红军学校旧址原是王家大屋,当年王家大屋住着我家的亲戚,每年过年我都会和父亲一起去亲戚家吃年饭。如今,开发红色资源,将王家大屋恢复成红军学校,我很想去看一看。我借这次回老家避暑的机会,终于如愿以偿。我们来到红军学校跟前,只见被刷新的革命标语非常醒目,进得屋来,只见各种史料陈列祥实。尤其是当我们目睹大厅摆放整齐的桌椅,似乎看到当年红军将土在此学习的情景,深感中国革命的胜利来之不易。</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从红军学校出来,走一段不长的上坡路,便到了刻有“乡间山野、玉皇梯田、如诗如画〞十二个立体字的打卡点。我们站在此处仰望,只见玉皇山雄伟壮丽;站在此处俯视,绿油油的梯田尽收眼底;以此处为轴三百六十度转动,乡间山野的美丽画卷呈现在眼前,可见景观打造者的独具匠心。遗憾的是当时时值中午,太阳当头,我们没去梯田观景点近距离观景,只好留下遗憾给以后弥补。</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一行人,尤其是景观第一次观赏者游览了玉皇山,参观了红军学校,全方位欣赏了家乡的美景。不仅开阔了眼界,为家乡的美景震撼,而且接受了红色教育,为毛泽东、陈毅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此进行艰苦卓绝的斗争而感到肃然起敬。外出观景虽然比坐在屋里享受清凉更辛苦,但却值得。</b></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 style="font-size:20px;">我们这次带有体验性质的回老家避暑,虽时间短暂,但内容丰富,收获多多。希望家乡进一步挖掘旅游资源,将旅游产业做大做强。争取下次我们再回老家避暑,收获更大,拥有更棒的游玩体验。</b></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