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翻开《李清照传》,书页间似乎飘着雨。这雨有时是“昨夜雨疏风骤”的轻柔,有时是“梧桐更兼细雨”的凄凉。这半生烟雨,终没能掩去她骨子里的一世风华。</p> <p class="ql-block"> 少女时的李清照,自幼便苦读诗书。父亲李格非是文坛名士,让她自幼得以饱览诗书。”何须浅碧深红色,自是花中第一流”道出了她对自己才情的笃定,对世俗的不屑。她将自己生活中的细碎欢喜,心底真实的情绪都揉进诗词里,让“易安体”初露锋芒。</p><p class="ql-block"> “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展开了李清照与赵明诚的爱情故事。“芝芙草拨”更是为两人的爱情增添了几分浪漫色彩。他们是夫妻,更是知己。一起搜集金石书画,一起烹茶赌书,日子过得轻柔平静。</p><p class="ql-block"> “雁字回时,月满西楼”道出了她对丈夫的思念。赵明诚在太学读书,自己则深闺独居,冬去春来时,自有一番滋味营在心头。 </p> <p class="ql-block"> 然而命运的风云却无声降临。先是“元祐党人碑”一事,将自己的父亲李格非贬官,又是金人南下,北宋终究灭亡。</p><p class="ql-block"> 南渡之后,李清照的词多了几分哀愁,是对故土的怀念,是家国破碎的痛楚。赵明诚临阵脱逃后,她写下“生当做人杰”的千古名句,是为了让赵明诚明白家国情怀。赵明诚的病逝,她从“富贵闲人”一夜沦为“无家可归”的孤女,只能拖着病体,在兵荒马乱中追寻一丝安稳。 最动人的,从不是她顺境里的明媚,而是逆境中的坚韧。</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雁过也,正伤心”的孤独从未击倒她,她也从未丢掉过骨子里的风骨。为了完成丈夫遗愿,她顶着流言蜚语整理《金石录》;面对张汝舟的欺骗与家暴,她宁愿“冒大不韪”告官离婚,哪怕要承受“妇告夫”的牢狱之灾,也不肯在屈辱中苟活。她把所有的苦,都酿成了诗里的愁-不是无病呻吟的哀怨,是“生当作人杰,死亦为虫雄”的家国之痛,是”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的人生沧桑,每一个字都重得砸人心头,却也每一字都透着不屈的劲儿。 </p><p class="ql-block"> 合上书页,窗外的雨似乎还在飘。所谓“一世风华”是她在磨难活成自己的模样-她用一支笔,把自己的人生写成了千古绝唱。真正的风华,从不是顺境的绽放,而是逆境中,依然能守住初心的光芒。</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