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易园

余大瞎

<p class="ql-block">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仿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p><p class="ql-block">园林,古今中外的人都喜欢或造、或游、或品。其原因很“简单”:</p><p class="ql-block">人是猴子变的,人天生就被山水、花木、流水等吸引。园林提供了一个浓缩的、理想化的自然片段,让人们不必远行就能感受四季更迭、鸟语花香,满足亲近自然的本能渴望。</p><p class="ql-block">自然是野性而不可预测的。造园则是对自然进行提炼、组织、美化的过程。通过设计布局、种植花木、开凿水景,人类在自然中注入秩序、比例和美感,体现“人化自然”的能力,以获得一种掌控感与创造的满足感。</p><p class="ql-block">园林是人心灵的庇护所,无论是帝王将相、文人雅士,还是平头百姓,都需要一个远离日常烦扰、社会压力或城市喧嚣的地方。园林以其围墙或自然界限,营造出一个相对独立、宁静、私密的“世外桃源”,成为精神休憩和恢复元气的港湾。</p><p class="ql-block">园林的静谧氛围、优美的景致和象征性的元素为沉思、冥想、读书、创作提供了绝佳的环境。它促进内心的平静,激发灵感,成为精神升华和自我认知的场所。它是展示自我进行社会交往的重要舞台。</p><p class="ql-block">造园、游园、品园是创造美、享受美的综合艺术实践;是对理想生活空间和人与自然关系的探索;园林是文化基因和集体记忆的承载者;园林不仅是身体的栖居地,更是灵魂的安放处。</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造园,大瞎没那个实力;游园,国外的园林,太远,游的成本高,只有游国内的园林;品园,大瞎文化程度低了(连个硕士都没整到起),只有试着去品一品。</p><p class="ql-block">据说中国有十大著名的园林~拙政园、颐和园、避暑山庄、留园、狮子林、豫园、个园、何园、寄畅园和清晖园,有幸,大瞎都游(品)过了。易园,你游(品)过吗?易园,何许园也?易园:位于成都市金牛区金泉路8号,占地180亩,是由四川易园园林集团以《周易》哲理美学为设计核心,融合古典与现代川西园林风格而打造的私立国家三级园林艺术博物馆,于1998年免费对社会开放。</p><p class="ql-block">易园,值得一游(品)吗?看了大瞎拍的片片,你就知道了。</p> <p class="ql-block">品空间。中国园林的核心是空间艺术。造园者通过各种手法,在有限的空间里创造出无限的意境。</p><p class="ql-block">藏与露:不会让你一进门就看到所有景色,而是用假山、照壁、廊道等先将景色“藏”起来,勾起你的好奇心。</p><p class="ql-block">引导与暗示:曲径、洞门、空窗、漏窗等都在无声地引导你的游览路线,暗示前方别有洞天。</p><p class="ql-block">对比与层次:穿过狭窄昏暗的廊道,突然进入一个开阔明亮的水景区,这种强烈的对比带来戏剧性的美感。前景、中景、远景的层层递进,增加空间的深度。</p><p class="ql-block">虚实相生:建筑、山石是“实”,而水景、天空、留白则是“虚”。虚实结合,画面才有呼吸感。</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迈进易园,造园者的这些小心思随处可见,只要我们用心去揣摩。</p> <p class="ql-block">品要素。园林由四大基本要素构成:山石、水、建筑、花木。它们不是简单的堆砌,而是有机的组合。</p><p class="ql-block">山石:易园属川派园林,不像江南园林有很多假山或太湖石。</p><p class="ql-block">理水:静水如镜,倒映天光云影;动水(溪流、瀑布)则带来声音和活力。易园内有池塘,还有一个小瀑布。</p><p class="ql-block">建筑:亭、台、楼、阁、轩、榭、廊、舫。它们不仅是休息点,更是观景点和点睛之笔。注意其命名,往往点明了赏景的最佳方式和意境。易园的亭、台、楼、阁、轩、榭、廊大都为仿古明清建筑,较为精致有特色。</p><p class="ql-block">花木:春桃、夏荷、秋桂、冬梅,各有其时令之美。同时,花木也常被赋予人格寓意。易园红枫、银杏树栽得多,大瞎认为,易园之秋最美。</p> <p class="ql-block">品意境。这是品赏园林的最高层次,意境是情景交融后引发的无限遐想。</p><p class="ql-block">诗词匾额与楹联:这是园主与你直接对话的窗口。它们点明了景点的主题和最佳观赏心境。易园的匾额楹联比较难懂,因为和《周易》有关联。</p><p class="ql-block">象征与隐喻:蝙蝠图案寓意“福”;白墙上的漏窗,其光影好似一幅幅活动的画。</p><p class="ql-block">声景与香景:听雨打芭蕉、风吹松涛、滴水清音;闻荷塘清香、腊梅暗香。</p><p class="ql-block">借景:把园子外面的塔、山、树等“借”进来,成为自己园景的一部分,突破了物理边界,扩大了意境。</p><p class="ql-block">中国造园理论大家艾定增说,“不明中国哲理,就不会懂中国造园学。而不明《周易》,则无从谈中国哲理”。中国园林大家陈从周讲,“中国园林妙在含蓄”,“妙在含蓄”即是中国哲理与美学思想的体现,易园以易理造园,就是把“以小喻大、以少总多、由此及彼、由近及远、以藏为露、以隐为显”的中国哲学理念作为造园手法,溶入园内。“易”借象以明其理,不直呼其名、直言其事,而以意明之,“易”以立象以尽意,象是具体的、显现的、切近的、变化多端的,而意则是深远的、幽隐的、博大的。易园的文化内涵,都是“易”的哲理,体现了“易”所包容的儒、释、道精神。要品易园,最好把《周易》读几遍。之乎者也哉,大瞎文化程度低了,没读懂呢,因此易园也没品好。</p> <p class="ql-block">女嘉宾,不要随地大小便哦!</p> <p class="ql-block">品易园,最好找一个喜欢的角落(茶座、亭子、石矶、水边)坐下来,发呆、冥想,体会“静观”。想象一下春天在这里赏花、夏天在此乘凉、秋天凭栏望月、冬天围炉品茶的情景。</p> <p class="ql-block">我们去品园林要慢下来,不是去打卡,不是爹妈逼着你去相亲,我们要给自己充足的时间,要暂时放下现实生活的喧嚣,最好把手机关掉,让自己沉浸到一种宁静、敏感的状态;要调动所有感官,不仅仅是眼睛看,还要用耳朵听、鼻子闻,用皮肤去感受温度和风。</p> <p class="ql-block">品园林就像读一首诗,赏一幅画,听一首曲。成都的园林多,公家园林~蜀园就与易园相连,天府艺术公园和金牛坝宾馆(四川的“钓鱼台”)也近在咫尺,继续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