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同里古镇隶属于苏州市吴江区,地处太湖之滨,大运河畔。至苏州中心城区18公里,地处苏、浙、沪两省一世交汇的中心区域。</p> <p class="ql-block">同里是我当年知青下乡的地方,有我认识的村民和一起当兵的战友。为了拍摄同里的风光,没有惊动他们,隔夜来到古镇的民宿,清晨起来游览古镇,享受江南水乡原生态,没有白天的熙熙攘攘,静静的,别有一番风趣。</p> <p class="ql-block">古镇区面积为0.87平方公里,居民1.1万多人,同里是水上天堂,大小湖荡星罗密布、河港交错,水域面积占总面积的40.3%。</p> <p class="ql-block">据考古正证实,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时期。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因此同里旧称“富土”宋代正式建镇后,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拆分为“同里”。</p> <p class="ql-block">优越的自然环境,悠久的历史隐喻了同里灿烂的人文。自北宋至清末,先后有过状元1名、进士45名、举人95名和许多名师和历史著名人物。</p> <p class="ql-block">同里镇1981年由国家建设部列为国家级太湖风景区13个景点之一。1982年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95年列为首批“江苏省历史文化古镇”、2000年古镇内的清代园林“退思园”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2003年为国家建设部、国家文物局评为“中国十大历史文化名镇”。</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有园林般的水乡景致,又有东方威尼斯的人文情调:小桥流水,明清古建筑、老街巷弄,一切都如同时间静止了一般。</p> <p class="ql-block">人少安静,逛累了可以找家小茶馆,品一壶茶,看小船悠悠划过,风景与人文双绝:每一处细节都透露出江南水乡的精致与诗意,不管是园林老宅还是桥上风光,都让人心旷神怡。</p> <p class="ql-block">同里南园茶社:著名老茶馆,一座临水而建的典型江南水乡建筑,古色古香,宁静安逸。一边品茗一边欣赏小桥流水的水乡风光,体验“偷得浮生半日闲”的意境。</p><p class="ql-block">茶馆历史上不仅是饮茶场所,更是当地居民社交、信息交流、休闲娱乐的重要公共场所。</p> <p class="ql-block">三桥景区地处古镇游览区中心,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总称三桥:小巧玲珑,古朴典雅,跨于山河交汇处,自然形成环形街道,沿河青石驳岸,两岸边筑有花石栏,河中船来船往,桥上人来人往,水木清华,秀色可餐。</p> <p class="ql-block">桥是路的延伸,有桥走就是有路走,桥多路多,他是人们对美好幸福生活的向往。镇上世代相传的“走三桥”习俗源于此。孩童满月、婚假喜庆和年满寿辰之日,都会走三桥,此为吉祥幸福象征:小孩走三桥读书聪明,成绩年年好;老年人走三桥鹤发童颜,寿比南山高;新郎新娘走三桥心心相印,幸福美满白头偕老。</p> 傍晚的河边 <p class="ql-block">古镇类内人文历史景观颇多,古园林也是多于其它江南古镇,一个古镇竟然有退思园、珍珠塔景园 、嘉荫堂、耕乐堂等多处古迹,实属不宜。这与同里古镇的人文历史底蕴后实不无关系。篇幅关系,下篇再叙。</p><p class="ql-block"> 2025-8-23 于澳洲悉尼</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