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二十五军:“军魂”

方法才

<p class="ql-block">鄂豫皖组织机构</p><p class="ql-block">红二十五军军长: 旷继勋→蔡申熙→吴焕先→程子华→徐海东</p><p class="ql-block">鄂豫皖省委书记: 徐朋人→郭述中→曾中生→沈 泽民→徐宝珊→吴焕先→程子华</p><p class="ql-block"> (后二位已是鄂豫陕了 </p><p class="ql-block"> , 而鄂豫皖则是高敬亭)</p> <p class="ql-block">徐朋人:1931年1月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后,他因反对王明的"左"倾纲领,被批判为"右派小组织分子"撤销职务,勒令检查。后返回鄂豫皖根据地,受到张国焘的排斥打击,任光山县苏维埃政府税务局局长。他对张国焘推行的"左"倾政策进行抵制,不久被开除党籍,同年底因肃反扩大化被捕。1932年4月在河南光山泼坡河被错杀。时年29岁。</p> <p class="ql-block">曾中生:1935年8月,由于反对张国焘军阀主义、分裂主义,被张国焘秘密杀害四川,年仅35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旷继勋:1933年6月错杀于四川通 江,时年36岁。(第一任军长)</p><p class="ql-block">蔡申熙:1932年10月牺牲于黄安河口 镇,时年28岁。(第二任军长)</p><p class="ql-block">沈泽民:1933年11月20日病逝于黄安 天台山,时年33岁。(自沈以前叫特委,沈是第一任省委书记)由于执行了王明的“左倾”路线,时任鄂豫皖省委书记的沈泽民下达了“肃反”命令。</p><p class="ql-block">吴焕先:1935年8月21日牺牲于甘肃径 川四坡村,时年28岁。(政治委员1</p><p class="ql-block">徐宝珊:1935年5月9日,病逝于长征 途中,时年33岁。(第二任省委书记)</p><p class="ql-block">王平章:1933年3月28日,在银沙畈战 斗中壮烈牺牲,时年32岁。(政治委员)</p> <p class="ql-block">姚家芳:</p><p class="ql-block">1933年5月,与吴焕先等共同指挥攻打七里坪,战斗十分艰苦,敌以重兵合围,我军形势极为不利。此时,他多次建议跳出包围,寻机歼敌,未被采纳,反遭疑忌。1933年9月27日,在“肃反”中被错杀于皖西北大埠口。时年33岁。</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廖荣坤:1933年4月初,红28军并入红25军,廖荣坤任副军长兼73师师长,徐海东任74师师长,高敬亭任75师政委,73师曾在潘家河战斗中担负主攻任务。1933年5月,鄂豫皖省委执行王明“左”倾路线,决定集中红军主力进攻七里坪,廖荣坤持不同意见,被“左”倾路线的执行者以“改组派”“取消派”等罪名错杀于湖北省红安县龙王山,年仅30岁。</p> <p class="ql-block">徐宝珊:::“不改变这个世道,我决不回家”。这是徐宝珊参加革命后,离家时对父亲之言。</p><p class="ql-block">红二十五军历经三次组建,徐宝珊功不可没。后来红二十五军不断由弱变强,一路打出童关,作为随军行动的徐宝珊,起到了-“军魂”作用。97位红二十五军开国将军的成长,都离不开他的以身训化。</p><p class="ql-block">1935年5月9日,由于长期转战,过度操劳,积劳成疾,徐宝珊病情突然恶化,不幸病逝于陕南龙驹寨(今丹凤县城),年仅32岁。</p> <p class="ql-block">徐海东:也险些成了肃反的冤魂。紧要关头,他说“杀了我,谁去杀敌人”,然后一马当先,杀入敌阵。让沈泽民得出了“惭愧、惭愧。险些误杀忠良”的认知</p> <p class="ql-block">戴季英:闻名的肃反“专家”,周恩来曾说,像戴季英这样的“真革命”,一个没有才好。毛主席批示;“共产党不欢迎戴季英这样的干部,开除党籍,永不录用”。</p> <p class="ql-block">高敬亭:</p><p class="ql-block">第三次组建红二十八军,在鄂豫 皖集党政军于一身,1939年被杀。时年32岁。</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