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三. 北爱尔兰</span></p><p class="ql-block">5月27日 星期二</p><p class="ql-block">结束了在苏格兰首都爱丁堡的旅行,我们于上午11点05分,登上飞往爱尔兰首都 - 都柏林 <span style="font-size:18px;">(Dublin) </span>的航班。短短一个小时的飞行,很快就降落在都柏林机场。提取事先预订好的租车时,却被告知需要缴纳高达2千欧元的押金,一周的租车押金如此昂贵,令人咋舌。手续办妥后,便驱车北上,行驶2个多小时,抵达了北爱尔兰的首府 - 贝尔法斯特(<span style="font-size:18px;">Belfast)</span>。</p><p class="ql-block">从爱尔兰进入北爱尔兰,几乎感觉不到 “出国” 的界限。车载导航只是轻描淡写地提示了一句:“您已进入北爱尔兰。” 不久,我才注意到道路上的速度单位悄然变化,从爱尔兰使用的公里制,变成了英国习惯的英里制。</p><p class="ql-block">爱尔兰和北爱尔兰的关系说来复杂,虽然<span style="font-size:18px;">在地理上是一个整体,同处爱尔兰岛</span>,但有着<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部交织着历史、宗教、民族与政治的长篇故事</span>。自12世纪起,英格兰逐步将势力扩展到爱尔兰岛,到了17世纪,大规模殖民运动使大批新教徒移民迁至北部,而原本信奉天主教的多数居民则集中在南部。这种宗教与人口分布的差异,为日后南北分裂埋下了隐患。1921年,《英爱条约》签署,岛屿被正式分裂,南部26个郡组成“爱尔兰自由邦”,即今天的爱尔兰共和国;而北部6个郡因新教徒占多数,坚持留在英国,成为“北爱尔兰”。</p><p class="ql-block">在北爱尔兰内部,认同始终分裂。天主教徒多数自认为是爱尔兰民族的一部分,渴望统一,而新教徒则认同英国身份,强调与伦敦的联系。这种差异引发以后的长期冲突。1960年代末至1998年的“三十年动乱”(The Troubles),北爱尔兰陷入血腥的政治与武装对抗,数千人因此丧生。1998年的《贝尔法斯特协议》(Belfast Agreement)成为转折点,它建立了权力分享的自治制度,赋予北爱尔兰人民通过公投决定未来归属的权利,同时也为跨境合作打开了大门。</p><p class="ql-block">目前,北爱尔兰依旧是英国的一部分,却享有高度自治;爱尔兰共和国既与英国保持外交与经济往来,又通过协议框架对北爱事务拥有一定影响。英国脱欧后,北爱与爱尔兰之间的边界问题再次引起关注,人们担忧“硬边界”的划分,会破坏和平成果。为此,“北爱协议”维持了开放边界,以保障稳定。纵观北爱尔兰与爱尔兰的关系,宛如一个被历史撕裂的家庭:血缘、语言与文化让他们天然相连,但政治与身份认同的差异又让他们现实中彼此分隔。</p> <p class="ql-block">都柏林机场的爱尔兰门面</p> <p class="ql-block">都柏林街头</p> <p class="ql-block">都柏林街头</p> <p class="ql-block">都柏林街头</p> <p class="ql-block">在北爱尔兰的下午,我们首先去了贝尔法斯特最著名的地标之一 - 泰坦尼克号博物馆(Titanic Belfast)。</p><p class="ql-block">1. 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贝尔法斯特作为北爱尔兰的首都,同时也是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的诞生地,在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span>慕名来到了泰坦尼克号博物馆,看了一下。这艘巨型皇家邮轮于1912年4月14日至15日晚间,在从英国南安普敦(Southampton)前往纽约的首航中,不幸撞上北大西洋的一座冰山后,迅速沉没。造成30人死亡,1035名幸存者从水上和救生艇中获救。家喻户晓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真实地描述了这一故事,使得该地名声鹊起。</p><p class="ql-block">如今,经过翻新的造船厂“泰坦尼克区”,重现了这一历史遗迹,其中包括一座由铝制外墙建成的博物馆 - 泰坦尼克贝尔法斯特纪念馆,外形仿佛巨轮的船体,<span style="font-size:18px;">特别醒目</span>,极具象征意味。</p><p class="ql-block">离开博物馆后,我们前往市区驻足在著名的和平墙前。这道高墙始建于20世纪60年代中期的民主运动时期,至今仍静静矗立,见证着贝尔法斯特曾经动荡的岁月与对和平的渴望。</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泰坦尼克号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2. 和平墙(Peace Walls)</p><p class="ql-block">到达和平墙后,四周一片寂静,只有数量不多的车辆来往经过,还有一位中年男子手持遥控器操作无人机正在拍摄和平墙。我凑近与他攀谈了一会儿,得知他是从德国来,经历德国民主墙的倒塌。也许是这个原因吸引他来此和平墙。</p><p class="ql-block">北爱尔兰地区大约有一半的人口信仰罗马天主教(Roman Catholic),另外一半信新教(Protestant),新教徒是亲英国国王的,所以长期以来有着宗教信仰冲突和民族纠纷。18和19世纪曾到达过高峰,当时好多人被迫离开该地区,其中有一大部分人去了美国的波士顿地区。已故美国前总统约翰.肯尼迪家族就是一个例子。后来约翰. 肯尼迪的父亲在1938-1940年回英国出任美国驻英国大使,可谓历史在家族间留下了深刻的回响</p><p class="ql-block">到了上世纪60年代,此类矛盾再次达到高潮,英国军队为了平息这些矛盾,在北爱尔兰很多地区建立起了和平墙。1969年贝尔法斯特第一道和平墙,在被称为“动乱”的内乱初期竖立了起来。同年贝尔法斯特爆发了激烈的街头骚乱,英国军队应召修建了更多的和平墙,将不同信仰的人群分开。现在可以清晣地看到,墙上画满了涂鸦,介绍和表达着各自的信仰等。</p><p class="ql-block">和平墙最初数量不多,但多年来数量成倍增长。截至2023年,北爱尔兰各地约有100道和平墙,其中60道位于贝尔法斯特。这些墙总长超过21英里,大部分位于贝尔法斯特北部和西部。和平墙规模各异,有些长几百米,有些则超过3.1英里,高达8米。我们所见到并拍摄的,只是贝尔法斯特中的一个缩影。</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和平墙</p> <p class="ql-block">5月28日 星期三</p><p class="ql-block">3.巨人之路(Giant’s Causeway)</p><p class="ql-block">我们从北爱尔兰首府贝尔法斯特,驱车约1个半小时,来到了闻名世界的巨人之路。这是一片自然的奇迹 - 约4万根玄武岩石柱紧密相连,像一片延绵的石林,从陡峭的悬崖脚下蜿蜓伸向大海。这些石柱大多呈规则的六边形,也夹杂着四边形、五边形甚至七、八边形,仿佛是巨人亲手切割的石块。最高的石柱直达12米,而悬崖上凝固的熔岩层在部分地段厚度超过28米。石柱的顶部自然形成平整的踏脚石,让人仿佛能沿着它们一路走入海洋深处。</p><p class="ql-block">这片奇观诞生于火山喷发与冷却过程之中,迄今已有数百万年了。198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遗产,次年又被北爱尔兰环境部划定为国家自然保护区。它不仅被誉为英国第四大自然奇观,也是北爱尔兰最具代表性的景点。</p><p class="ql-block">与冰岛黑沙滩那高耸入云的玄武岩石柱相比,我觉的巨人之路少了几分壮烈,却多了几分温润。这里的海岸线与田园风光交织在一起,蓝色的海浪、绿色的牧场和奇特的石柱相互辉映,营造出一种独属于北爱尔兰的静谧美感。</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 - 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 - 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 - 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视频 - 巨人之路</p> <p class="ql-block">4.黑暗树篱 (Dark Hedges)</p><p class="ql-block">我们离开巨人之路后,驱车又开了约20分钟,来到了著名的黑暗树篱。它是一条宛如梦境般的林荫大道,笔直而幽深。</p><p class="ql-block">这条林荫道最早建于18世纪。大约在1775年,英格兰、苏格兰和爱尔兰王位觊觎者詹姆斯·斯图尔特(James Stuart)修建了格雷斯希尔庄园(Gracehill House),并以妻子的名字命名。为了让庄园入口更加宏伟,他的家族在道路两侧种下了150余棵山毛榉树,形成一条迎宾长廊。树木随着岁月生长,枝干交错,逐渐形成了一条幽暗的拱形通道,给人一种震撼和神秘的视觉感受。</p><p class="ql-block">两个世纪过去了,如今这条空灵的通道,依然壮丽,被称为黑暗树篱。据说它是北爱尔兰被拍摄最多的自然景观之一,也是世界各地游客追寻的热门景点。它神秘而壮观的光影与静谧的氛围,激发了众多到访的艺术家和摄影师的灵感。</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视频 - 黑暗的树篱 </p> <p class="ql-block">(待续)</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