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欧亚自驾游(十八)德国柏林。

anna

2016年8月17日柏林。柏林是一座充满伤痛的历史名城,时代的马蹄在此碾过,隆隆的炮火曾经将这里的各种建筑变为一片废墟,几十万犹太人和吉普赛人在此被残酷屠杀。说到历史,柏林的那道伤疤,代表了德国的过去。然而,在这片废墟之上,却重建出了一座充满自由、人文和艺术的城市。在新时代的脚印下冉冉发光,让人肃然起敬。柏林之行让我感动于这座文化之城、历史之城的大气与自由的精神。愿世界和平! 德国总理办公大楼。 柏林的建筑多姿多彩,蔚为壮观。人们徜徉街头,随处可见到一座座古老的大教堂、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和巍然挺立的连云高楼。既有巴洛克风格的灿烂绚丽的弗里德里希广场,也有新古典主义风格的申克尔剧院,既有富丽堂皇的宫殿,也有蜚声世界的现代建筑流派作品。这些美不胜收而又经历了历史沧桑的各具特色的建筑,使人强烈感受着柏林的古典与现代、浪漫与严谨的氛围。 柏林大教堂。 洪堡大学。 电视塔。 国会大厦在勃兰登门的西北方向,柏林最大的Tiergarten公园北侧,一眼就能看到这栋天圆地方的建筑。由于在二战中,顶楼被严重破坏,政府重建了这座全透明的玻璃拱顶,成为了360度俯瞰柏林全景的最佳场所。这么棒的景点竟然是完全免费得,唯一需要做的就是在国会网站上提前预约时间。从早上8点到晚上10点,每15分钟一批。你可以最多选择3个时间段,非常灵活。预约单会发送至你的邮箱,在72小时之内提供所有同行者的出生日期,就可以确认了。记得把预约单打印出来,在国会大厦门口就可以很快排队入场了。如果没有预约的话,据说要排很久的队。 柏林国会大厦:位于柏林市中心,体现了古典式、哥特式、文艺复兴式和巴罗克式的多种建筑风格,是德国统一的象征。由于当时威廉二世的反对,建筑上的铭文“为了德意志人民”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才被镶上的。德国国会大厦现在不仅是联邦议会的所在地,其屋顶的穹形圆顶也是最受欢迎的游览圣地。它不断更新的历史映射着自十九世纪以来德国历史的各个侧面。德国国家统一后,历时十二年的重建计划已经改变了德国首都的面貌。这里一度是欧洲分裂的象征,现在则是大陆东西两侧的效仿聚会之地。在这个历史悠久却又现代化的城市里,玻璃与钢铁掺杂在十九与二十世纪的建筑风格中。 波茨坦广场。 波兹坦广场是新柏林最有魅力的场所。其引人注目的建筑集餐馆、购物中心、剧院及电影院等于一身,使它不仅吸引着观光的游客,也吸引着柏林人经常到此一游。而以前的波兹坦广场只成为现在广场中的一小部分。 这片过去位于两条界墙之间的无人地带,在东西德重新统一之后成为欧洲最大的建设项目之一。不仅是游客,连柏林人也总是被波兹坦广场的魅力吸引:这里,从真正的不毛之地上诞生了一个新的城区。 胜利纪念柱。这个城区的一半已经遍布宾馆、赌场、音乐厅和购物中心。召回勇苏百300公顷的大公园,有喷泉、林荫道、长椅,视线的尽头是宫殿和遗址,勃兰登堡首府兹坦与柏林仅相距半个小时的高速铁路的路程。 二战苏军纪念碑。 咖喱肠博物馆。 夏洛滕堡宫的前面。露丝广场上的夏洛腾堡宫。夏洛滕堡宫(德文:Schloss Charlottenburg)是德国柏林现存最大的霍亨索伦王朝宫殿,普鲁士王国时期巴洛克建筑的代表。它座落于夏洛特堡和威尔默斯多夫区下辖的夏洛特堡。不仅是历史与艺术的纪念碑,而且是王室艺术变迁的生动见证。 尤其值得关注的有雕塑:幸运女神像:位于穹顶顶端,最为显眼。骑马像:庭院中心是安德烈亚斯·施吕特尔于1696-97所作勃兰登堡选帝侯威廉骑马像,表现了他一贯的军人气概。在二战以前一直立在柏林城堡外的长桥上,后来在用船运来的途中,和小船一起沉在了特格尔港口。直到1950年才被找到,两年后重又竖起。绘画:18世纪法国绘画最大的境外收藏。 红色市政厅:建于1861—1869年的柏林市政厅大楼,是由海因里希•弗里德里希•魏泽曼(Waesemann)设计的,大致仿照意大利北部文艺复兴时期的市政厅,带有97米高的塔楼,象征着在普鲁士帝制之后城市公民自信的精神。由于建筑使用了大量红砖,由此而获得了“红色市政厅”之名。 冷战时期,红色市政厅成为东柏林市政厅,自1991年起,这里再次成为柏林市长的办公地。在市政厅二楼栏杆处,有36个硬陶土板组成的历史大事记石刻碑,记录了柏林从十二世纪到1871年帝国成立间的历史。德国统一后,柏林市长搬到这里办公。在市政厅前有一个由Fritz Kremer制作的雕塑,象征着柏林人重建他们的城市。 柏林奔驰办公大楼。 勃兰登堡门。 中国驻德国大使馆。 美国驻德国大使馆。 柏林二战教堂。柏林威廉皇帝纪念教堂。 威廉纪念教堂就位于繁华的购物大街-库达姆大街上(Kudamm str.).威廉二世1891年到1895年下令建造这座教堂,以纪念他的祖父。在二战中被毁,现在它和埃贡·埃尔曼1961年新建的教堂一起,表现了威廉二世时代对排场院的需要、战争的痕迹、战后替代被毁之物的决心这三者之间的冲突。 新建的教堂是灰色的,不太起眼,只有在夜晚才灯光映衬下变成蓝色。灯光透过蓝色的查尔特斯玻璃建筑石射出来,教堂在灯光中显得无比美丽。教堂的遗址被布置成纪念馆。 新威廉皇帝教堂。先看了著名的新威廉皇帝教堂。这座纪念开国皇帝威廉一世所见的教堂,金碧辉煌,但在二战中变成一片废墟。 卡尔马克斯大街是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建于1952年1960年的标志性的社会主义大街。街道宽89米,2千米长,在1961年以前称作斯大林大街。 世界钟:1969年由当时东德政府建成的世界钟,在当时东柏林的市中心——亚历山大广场上,用于展示世界各地的时间。从70年代起便是游客和当地人喜爱的见面约会地点,有这样的传说:当地时间24点整时,如果情侣的手能拉在一起的话,他们便会永远在一起。 洪堡盒子是一个具有未来感的博物馆建筑,位于柏林市中心的Schloßplatz。它是座位临时展览区域和柏林宫殿的瞭望平台被建造的。 旧国家画廊是一座位于德国柏林的美术馆,展出柏林国家博物馆的古典主义、浪漫主义、比德迈厄(Biedermeier)、印象主义及早期现代主义艺术作品。该博物馆位于世界遗产博物馆岛上。 柏林火车站。 博物馆岛位于柏林市中心,由老博物馆(Altes Museum)、老国家艺术画廊(Alte Nationalgalerie)、新博物馆(Neues Museum)、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博德博物馆(Bodemuseum)5部分组成。因位于施普雷河的两条河道的汇合处,故有博物馆岛之称。这个小岛街道整洁,绿树成荫,空气清新,风景优美。2000年更是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世界文化遗产。每周四晚18:00后岛上的博物馆免费开放。 柏林老博物馆(德语:Altes Museum,又称柏林旧博物馆[1] )是位于德国柏林的一座历史博物馆,陈列着古希腊和古罗马文物,是柏林博物馆岛建筑群的重要一部分,1999年当选世界遗产。岛上有老博物馆、新博物馆和国家艺术画廊好几座艺术殿堂,非常壮观的一系列建筑。博物馆是一种社会现象,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柏林的博物馆岛共有五个建于1824年至1930年间的博物馆,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展示了20世纪博物馆设计方式的变革。各个博物馆的设计都有意地在其艺术藏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而各建筑的规划和建筑质量又大大提升了馆中藏品的价值,这些藏品展示了各个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博物馆是一种社会现象,源于18世纪的启蒙运动。柏林的博物馆岛共有五个建于1824年至1930年间的博物馆,是一种理想的实现,展示了20世纪博物馆设计方式的变革。各个博物馆的设计都有意地在其艺术藏品之间建立起有机联系,而各建筑的规划和建筑质量又大大提升了馆中藏品的价值,这些藏品展示了各个时期人类文明发展的历史。 柏林新博物馆(德语:Neues Museum)是一座位于德国柏林博物馆岛上的博物馆。柏林新博物馆始建于1841年,设计师为弗里德里希·奥古斯特·施蒂勒。1855年,柏林新博物馆建成开馆,因为当时博物馆岛上已经有一座1830年开馆的柏林老博物馆,故取名柏林新博物馆。 老国家艺术画廊是位于德国柏林的一座美术馆,陈列着19世纪到第一次世界大战之间的艺术品,是德国博物馆岛建筑群的重要一部分,1999年当选世界遗产。画廊隶属柏林国家博物馆,接受总馆长领导。 佩加蒙博物馆(Pergamonmuseum)位于德国柏林,有好几个展馆和一流的展品。 博德博物馆是位于德国柏林的一座美术馆及货币博物馆,展出雕塑收藏、拜占庭艺术品和历代钱币,是德国博物馆岛建筑群的重要一部分,1999年当选世界遗产。博德博物馆与博物馆岛上的其它几个博物馆的风格截然不同。如果不知道这是一个博物馆,人们更容易把这个带着明显的巴洛克风格的建筑当成一个小王宫。博德博物馆的进口处是一个带有穹顶的圆形大厅,大厅中央竖立着普鲁士大公的铜像,穿过一个敞亮的长廊,就进入了博物馆中央仿照佛罗伦萨的圣方济教堂而建的长方形大堂。选择这样带有明显佛罗伦萨风格的大堂作为整个建筑物的核心可谓是独具匠心。 法兰西大教堂。 宪兵广场全景。 宪兵广场艺术雕像。 柏林大剧院。 德意志大教堂。 联邦总统府:一幢漂亮的新古典主义宫殿Schloss Bellevue,其名称源于法语,意为”美丽的风景“。宫殿是1743年建成,1786年成为普鲁士王子Augustus Ferdinand的夏宫,1994年起成为现在的联邦总统府Bundespräsidialamt。 柏林宪兵广场附近的商业区。 御林广场也称宪兵广场Gendarmenmarkt10117Berlin(Mitte),是欧洲最美的广场之一,是游客的必游之地。广场由德国大教堂,法国大教堂和音乐厅所环绕,美丽、和谐,令人流连忘返。 广场从1688年开始由J.A Nering开辟建造,最初被称为菩提树广场,以后称作弗里德里希城广场或新广场。 1736年至1782年,广场由军人所用,以此而得名“御林广场”。1777年后,广场由Georg Christian Unger进行了整体统一的设计和扩建。二次大战期间,广场毁坏严重。在纪念科学院250周年的庆典之际,广场曾被改名为“学院广场”,1991年,又恢复了“御林广场”的原名。 菩提树下大街是德国首都柏林的著名街道,按字面译作“椴树下大街”,也常直接音译为“林登大道”。它西起勃兰登堡门东面的巴黎广场,向东延伸1.5千米经过宫殿桥和柏林博物馆岛,直到高耸的柏林电视塔。街两边4 行挺拔的椴树,像翠绿的长廊,笔直地伸向勃兰登堡门。 菩提树下大街是柏林市中心的交通枢纽,并且将不计其数的重要景观和名胜连接在了一起。作为传奇性的首都景观大街,它有很多动人的历史故事。沿着菩提树下大街,从洪堡大学,经宫殿桥,直到柏林大教堂,在施普丽河畔,是连成串的古典主义建筑。它们现在是画廊,教堂,图书馆,歌剧院和博物馆群。 100多年前,德国诗人海涅曾在菩提树下大街24 号住过。当时他站在马克思-恩格斯桥上俯瞰这条大街,右侧是巍峨壮观的兵器馆、崭新的卫戍大厅、大学和学院,左侧是皇宫、歌剧院和皇家图书馆。 在二战中,这条大街被彻底破坏了。1945 年,德国法西斯灭亡前的最后血战就发生在这一带,菩提树下大街成为一片废墟。少数几个仍被保留的建筑包括罗马宫饭店,在战争中只被部分毁坏。1950年代初开始了重建工作。1949年到1951年建造了苏联大使馆,是斯大林式壮观建筑的典型代表,也是苏联与当时新成立的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的政治结盟的标志。今天这里作为俄罗斯联邦的大使馆。现在的一切,大都是战后按原样重建的。 在大街东头的马克思-恩格斯桥桥墩上,耸立着8 座大理石雕像。这些雕像是19 世纪中叶的杰作,刻画的是古希腊神话中的各位女神形象,她们体态婀娜,栩栩如生。1942 年,为了免遭战火破坏,这8 座雕像被拆下来保存在西柏林,1984 年,它们才重新出现在马克思-恩格斯桥上。 菩提树下大街的德文名称“Unter den Linden”,意为“椴树下”,但其中的 Linden 却被译成“菩提树”,很可能是由日语转译的,因为椴树在日语中也被称作菩提树。但目前中文中早已经习非成是,很难再改成“椴树下大街”了。 五月广场就在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体育场西侧,是一片超大的草坪。当年被用作马术比赛以及纳粹们展示”帝国豪情铁汉体操集体示范”的场所。纳粹的大手笔还体现那些用阿尔卑斯山低地的优质石材制作的围墙上。如今的五月广场只是个“风月场所”,是柏林人聆听音乐会、家庭野餐、聚会交友的公共空间。 裤裆大街。坐地铁U1线可以直接到达。裤裆大街还汇集了世界各地的美食,尤其是正宗的意大利菜。我们随意选了一家就很好吃,叫Josty. 尤其推荐他们家的前菜——口蘑芝士酿菠菜,太美味了,创意组合也很棒。性价比很好。 裤裆大街。 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1936年的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被称作”帝国体育场“,是在原德意志体育场的基础上扩建而成的。后者曾被柏林政府规划为1916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可惜,那届奥运会因为一战的爆发而流产。扩建的体育场为营造出”古典感“而在外表贴满了石灰岩板,建筑物一半的结构建于地面以下12米。如今这个体育场是德甲俱乐部柏林赫塔的主场,南区观众席正中,当年突出一截的元首看台早就不复存在,而代之以平常的贵宾区。 1998年改建之后的体育场铺上了别具一格的蓝色塑胶跑道,并加上了一圈屋顶。不过,为了留存些许历史记忆,体育场的外观仍然保留了当时的石灰岩板,造就了场内场外完全分裂的两种感觉。 2016年8月17日上午柏林墙。 柏林墙,正式名称为反法西斯防卫墙,是德国首都柏林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德意志民主共和国(简称民主德国或东德)在己方领土上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隔离东德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简称联邦德国或西德),从而阻隔东西柏林之间市民的往来。 柏林墙的建立,是二战以后德国分裂和冷战的重要标志性建筑。 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大部分的墙体被迅速推倒,只零星遗留几段。1990年9月28日在东火车站至奥伯鲍姆桥之间的柏林墙正式开放。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1316达米的柏林墙段的东侧一面,创作了不同主题的绘画。 用绘画来表达他们对柏林墙倒塌事件的思考,因而诞生了今日的画廊。因此,我们常说的柏林墙往往是指东边画廊。事实上柏林城内还有其它几处地方仍然能看到柏林墙。 东边画廊中最著名的作品数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Gunther Schaefer的“祖国”,Gerhard Lahr的“柏林-纽约”等,成为游客到访柏林必看的景点之一。因风吹日晒、涂鸦和游客签名等原因,东部画廊作品损毁严重。 2009年,柏林墙倒塌20周年之际,柏林市政府还斥资100万欧元邀请大部分原作者修复翻新柏林墙上的绘画,部分业已去世的原作者的画作已经让其他画家替代,反映柏林墙倒塌后20年里德国的沧桑变迁。1989年柏林墙倒塌后,大部分的墙体被迅速推倒,只零星遗留几段。1990年9月28日在东火车站至奥伯鲍姆桥之间的柏林墙正式开放。来自21个国家的180位艺术家在长1316达米的柏林墙段的东侧一面,创作了不同主题的绘画。用绘画来表达他们对柏林墙倒塌事件的思考,因而诞生了今日的画廊。因此,我们常说的柏林墙往往是指东边画廊。 事实上柏林城内还有其它几处地方仍然能看到柏林墙。 东边画廊中最著名的作品数Dimitri Vrubel的“兄弟之吻”,Gunther Schaefer的“祖国”,Gerhard Lahr的“柏林-纽约”等,成为游客到访柏林必看的景点之一。因风吹日晒、涂鸦和游客签名等原因,东部画廊作品损毁严重。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城市被分割。东柏林成为了东德的首都,而西柏林事实上成为了西德在东德的一块飞地,被柏林墙围住。直到1990年两德统一,该市重新获得了全德国首都的地位,驻有147个外国大使馆。 2009年,柏林墙倒塌20周年之际,柏林市政府还斥资100万欧元邀请大部分原作者修复翻新柏林墙上的绘画,部分业已去世的原作者的画作已经让其他画家替代,反映柏林墙倒塌后20年里德国的沧桑变迁。 柏林墙是前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围绕西柏林建造的界墙,始建于1961 年8 月13 日。柏林墙最壮观的地段有2处,最严密的一处在波茨坦广场,这里有两道墙,两墙之间有一大片开阔地,地上重重叠叠地摆着防坦克用的白色三角铁架。另一处是勃兰登堡门一带,整个门在东柏林界内,往西走几步就是柏林墙外墙,墙外北面是原德意志帝国的国会大厦。1989 年底柏林墙被推倒。1990 年10 月3 日两德重新统一后,联邦政府几经周折终于在1993年春取得市民们的谅解,决定重建一堵象征性的柏林墙。新柏林墙长只有70米,但完好的体现了原貌,岗亭、“死亡地带”、铁丝网等一应俱全,并定于当年8 月13 日开放,供游人参观。 2016年8月17日中午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柏林犹太人博物馆。 特别让人触目惊心的是用铁铸的人脸,没有表情,成堆成堆地堆砌在那里,让人不禁联想到在集中营被残酷屠杀的犹太人们。 犹太博物馆分为老建筑和新建筑两部分。巴洛克式的旧馆建于1735年,原是一座律师官员楼(Kollegienhaus),那里经常举办不同的特别展。新馆建筑由美籍建筑设计师丹尼尔•李布斯金(Daniel Libeskind)设计。建筑折叠多次、连贯的锯齿形平面线条被一组排列成直线的空白空间("voids")打断。这些空白空间代表了真空,意喻着犹太人民及文化在德国和欧洲被摧残后留下的、永远无法消亡的空白。建筑地下层唯一的出口处或出路是“逃亡者花园”。 柏林大屠杀纪念馆是为了纪念二战期间纳粹德国的犹太人大屠杀暴行。大屠杀暴行是二战中最多人熟悉的暴行之一,是纳粹德国的种族清洗暴行,在这大屠杀中,近600万犹太人被残忍地杀害。大屠杀纪念馆的独特之处是体验式参观----进入这片极易迷路的水泥『丛林』中艰苦找寻出路。由于纪念馆的设计方案表达理念太过于直白,因此反对声不断,修建工程也一拖再拖。 站在当中,人们如同到了一个“颠倒的花园”,身处于种在49根水泥高柱中的树根之下,倾斜的、低于周围建筑的地面让人揣揣不定,斜立的水泥柱组成了窄窄的、让人窒息的迷宫。从里向外看,周围的建筑也都失去了平衡。 德国电影博物馆 Deutsches Filmmuseum: 这是在德国最杰出的电影博物馆。位于波兹坦广场(Potsdamer Platz)的:“电影之屋”里,呈现世界电影文化的发展故事,虽然在德国影史上常常可见到以柏林为背景的电影或是成名于此的明星,但这座博物馆确是柏林有史以来第一座以电影为主题的展览馆。博物馆的二楼以收藏和演示旧电影为主,楼下的展馆是着重以物品编年史的手法向游客展出电影的发展历程,包括有埃米尔.雷诺1882年的“实用镜”(Praxinoscope);发明家爱迪生1889年发明的活动电影放映机(Kinetoscope);卢米埃兄弟1895年发明的“电影机”( Cinematographe)的复制品等,同时还会有生动的展示会向游客展示现代电影如何制作电影特效,如电影侏罗纪公园等。 德国亚历山大广场位于柏林东部卡尔·马克思大道与卡尔·李卜克内西街交会处,是柏林的交通枢纽和商业中心。亚历山大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高368米的电视塔,游客可登上这座柏林最高的建筑一览全城的风景。 广场最引人注目的是电视塔,高368米,是柏林最高的建筑。电梯在40秒内把来电视塔的观光客送上207.54米高的旋转空中咖啡屋(全景层开放时间为:3月-10月的9-1点;空中咖啡屋开放时间为:3月-10月的10-1点;11月-2月,全景层和空中咖啡屋都在10-24点开放)。从这里看出去,可以望见教堂、起重机和许多绿地。如果从上半个钟头,就能把所有的景色尽收眼底。 查理检察站。 查理检查站是在1961年至1990年间东西柏林间三个边境检查站之一(查理-Charlie,是英语之中字母“C”的代名词,查理检查站即“C”号检查站之意),是当时东西柏林间盟军军人唯一的出入检查站,也是所有外国人在东西柏林间唯一的一条市内通路。 在这个小小的哨兵站,一面悬挂了美国士兵的画像,一面是苏联士兵的画像,象征着两边各自的统治方 到现在还有一些演员扮成美国大兵的样子和游客合影。收2欧元。 卡迪威。说到Kadewe,这是一座具有上百年历史的老建筑,却因为各种最新的名牌商品汇集,而成为了城中人气最旺的购物广场。 柏林性博物馆建成于1996年, 座落在靠近火车站和动物园的大街上,属于繁华地区,位置很好。这幢大楼有六层高,属于比亚特·乌沙(Beate Uhse)公司所有,这个公司是德国的一家专门经营性用品的生产、销售的一个集团,据说老板是一个十分富有的老太太。大楼的第一层除了性博物馆的入口处以外,便是一个比较大的性用品商店,卖性工具、性药、色情出版物(包括音像制品)、性趣用品等。 ​ 苏维埃战争纪念碑 苏维埃战争纪念碑坐落于柏林的蒂尔加藤公园内,是柏林为数不多的纪念碑之一。纪念碑由前苏联建造,是为了纪念二战中在1945年柏林战役中阵亡的80000多名苏联战士。 苏维埃战争纪念碑建造于1945年,在柏林被占领后不久,最开始的时候纪念碑站立在废墟中,公园建成后,纪念碑被茂密的树木包围。纪念碑的下方是雕塑柱廊,顶部站立着苏联战士的雕像,前面放置了两门ML-20火炮,两辆T-34坦克。雕塑的下方刻有斯拉夫字母,英姿飒爽的苏联士兵肩背战枪,眼睛眺望着远方,流露出必胜的信心。苏维埃战争纪念碑也是举办庆典的地方,每年五月八日的欧洲胜利日,敬献花圈的仪式就会举行,纪念那些为和平献身的伟大战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