夯实语文根基,浸润阅读童年——海口市滨海第九小学美丽沙分校语文教师识字教学与整本书阅读专题培训

Lisa

<p class="ql-block">夯实语文根基,浸润阅读童年——识字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p><p class="ql-block"> 时光的笔触轻轻划过夏末的扉页,2025年8月22日上午,围绕“识字教学与整本书阅读教学实践与思考”的讲座在此拉开帷幕。两场干货满满的讲座相继展开,将识字教学的点滴智慧与整本书阅读的深远意义,编织成一段值得回味的教育探索之旅。</p><p class="ql-block"> 活动伊始,由教研室姚鑫副主任给我们带来“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与思考”的专题讲座,带领大家探索整本书阅读教学的实践路径与核心要点。</p> <p class="ql-block">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读是串联知识与生活的纽带,更是点亮童年、滋养成长的明灯。为推动整本书阅读教学落地见效,帮助教师搭建科学的阅读指导框架,姚主任从五大核心板块深入剖析,为在场的美九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的阅读教学“指南课”。</p> <p class="ql-block">一、为什么读——阅读意义与现状</p><p class="ql-block"> 唯有明确意义,方能坚定行动方向。姚主任开篇便聚焦“阅读意义与现状”,用清晰的维度拆解阅读的核心价值。同时,姚主任也客观分析了当前儿童阅读的待改进之处:部分孩子主动阅读意识不足,多依赖外部安排;有效阅读策略不多,常停留在浅层浏览;阅读内容不丰富,局限于单一类型书籍;缺少阅读活动,缺乏同伴间的交流分享,这些现状也为后续阅读教学的优化指明了方向。</p> <p class="ql-block">二、读什么——课程定位与内容</p><p class="ql-block"> 选对书,是爱上阅读的第一步。在“读什么”板块,姚主任强调“以读为本”的核心——阅读教学的起点,是让孩子在书籍中感受乐趣,而非背负任务。基于此,她提出结合教材“快乐读书吧”与学生认知差异,构建三级“阅读书目”体系。</p> <p class="ql-block">三、怎么读——教学实施</p><p class="ql-block"> 有方法的阅读,才能让收获最大化。姚主任以“快乐读书吧”为核心载体,提出要营造“放松、快乐、专注、自由”的阅读氛围,并从“整本书阅读三阶段”与“不同场景的课型实施”两方面,给出具体实施路径。</p><p class="ql-block">1. 整本书阅读的三个阶段</p><p class="ql-block"> 导读阶段:通过趣味导入点燃阅读兴趣,渗透批注、摘抄等基础策略,协助学生制定清晰的读书规划,让“想读”变成“会读”。</p><p class="ql-block"> 交流阶段:针对性解决阅读痛点——唤醒“读不下去”的动力,搭建“读不明白”的理解支架,引导“读不深入”的深度思考。</p><p class="ql-block"> 分享阶段:破解四大核心问题:弥补“读完就忘”的记忆断层,打破“理解单一”的思维局限,提升“不会表达”的输出能力,解决“阅读与生活脱节”的迁移 断层问题,让阅读真正内化为素养。</p><p class="ql-block">2. 课堂——集中型课型实施</p><p class="ql-block"> 导读课:从名家生平引入书籍背景,或从故事矛盾冲突处抛出悬念,用“一句话抓住注意力”,让孩子主动翻开书本。</p><p class="ql-block"> 推进课:同步阅读进度,分享个人收获,共赏书中佳句,切磋阅读方法,在互助中化解阅读困惑。</p><p class="ql-block"> 交流课:围绕书籍核心议题展开深度研讨,让不同观点碰撞思想火花,让理解从“读懂”走向“读透”。</p> <p class="ql-block">四、读得怎样——课程评价</p><p class="ql-block"> 科学的评价,是阅读教学的“指挥棒”。姚主任提出“双线评价”体系,全面衡量阅读效果:</p><p class="ql-block"> 基础性评价:关注阅读量、计划完成度、批注习惯等细节,通过日常观察与反馈,掌握学生基础阅读情况。</p><p class="ql-block"> 活动性评价:结合阅读分享会、课前三分钟、课本剧表演等活动,评估学生对书籍的理解深度、表达能力与知识迁移能力,让评价从“看结果”变成“看成长”。</p> <p class="ql-block">五、做一个爱阅读的老师</p><p class="ql-block"> 想让孩子爱上阅读,教师先要成为阅读的“点灯人”。分享尾声,姚主任引用《儿童读写三十讲》中的观点:“怎么让儿童爱上阅读?终极大法就是老师自己爱上阅读。”她强调,教师翻动书页的专注、谈论书籍的热情,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成为比说教更有力的示范。</p> <p class="ql-block">  “愿文字织就的星辰,照亮你我的日常,让阅读的微光,在岁月里酿成温暖的星河。”姚主任的分享,既有对阅读价值的深度阐释,也有对教学实践的细致指导,更有对美九教师自身成长的殷切期许。相信在这场分享的启发下,老师们会带着更清晰的思路、更温暖的热情走进课堂,引领孩子们在整本书阅读的世界里,遇见更好的自己,让童年在文字的滋养中,绽放更绚烂的光彩。</p> <p class="ql-block">  随后,孙丽华副校长为我们带来了一场“筑语文教学之‘基’,明识字教学之‘法’——小学语文基础知识与识字教学策略”专题讲座。</p> <p class="ql-block">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的“基石工程”,关乎学生语言能力的启蒙与语文素养的奠基。为帮助教师精准把握低年段识字教学要点,提升教学实效,孙校以扎实的专业功底、丰富的教学经验,从三大核心板块展开分享,为在场教师带来了一场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指导的“充电之旅”。</p> <p class="ql-block">一、笔画笔顺:筑牢书写规范的“第一防线”</p><p class="ql-block"> 汉字的美,始于一笔一画的规范。讲座开篇,孙校便将焦点对准“笔画笔顺规范教学”,强调这是低年级识字写字的根基。她先带领教师们梳理常见基本笔画名称,随即抛出核心问题:“哪些笔画最容易让学生混淆?”结合教学实例,孙校现场示范“斜钩”“卧钩”“竖弯钩”等易错笔画的书写要点,直观展现笔画形态的细微差异。</p><p class="ql-block"> 针对一年级学生易混淆的笔顺规则,孙校以“点”为例,分析笔画在不同汉字中的不同写法:“点在正上方或左上角,先写点;点在右上方后写点”,并以“火、及、乃”等典型易错字为例,逐笔拆解书写顺序。从“火”字先写两点再写撇捺,到“乃”字先写横折折折钩再写撇,每一个细节的讲解都紧扣学生认知难点,让在场教师清晰掌握了笔顺教学的重点与突破方法。</p> <p class="ql-block">二、低年段识字写字目标与策略:找准低年段识字的“金钥匙”</p><p class="ql-block"> 教得准,才能学得牢;有方法,才能有兴趣。在第二板块,孙校围绕“低年段识字写字目标与策略”展开深入分析。她先结合《语文课程标准》,解读第一学段识字写字的年段目标与学业质量描述,明确“认识常用汉字1600个,其中800个会写”的核心要求,并给出具体达成路径:场景识字让汉字“活”起来,字理识字追溯汉字本源,形声字教学联动音形义,偏旁归类助力批量识记。</p><p class="ql-block"> 谈及识字写字策略,孙校提出“兴趣为先,情境为伴,夯实基础”的四字原则,并从三方面细化落地方法:</p><p class="ql-block">1.以趣味点燃热情:低段学生注意力易分散,需通过猜字谜、玩汉字游戏等形式,让识字从“任务”变成“乐趣”。</p><p class="ql-block">2.以情境浸润认知:孙校以“月字旁”教学为例,分享如何围绕“身体里面的字”设计活动,在具象情境中理解偏旁含义,加深字形记忆。</p><p class="ql-block">3.以多法提升效率:灵活运用“偏旁归类”、“加一加/减一减”、“字理识字”等方法,尤其强调字理识字需兼顾科学性与学生认知水平,避免过度深挖超出年龄理解范围的内容。</p> <p class="ql-block">三、名师案例:从课堂实录中汲取“教学智慧”</p><p class="ql-block"> 好的教学方法,藏在优秀的课堂里。为让策略更具实操性,孙校第三板块聚焦“名师课堂实录案例分析”,通过两段经典教学片段,带领老师们直观感受优质识字教学的魅力。</p><p class="ql-block"> 第一段播放的是何捷老师《比尾巴》中“弯”“扁”二字的教学片段。视频结束后,孙校顺势提问:“何老师用了哪些方法让学生轻松识记‘弯’和‘扁’?”老师们分享后,孙校总结提炼,让抽象的字形与学生的生活经验、动作记忆深度绑定,识字效率事半功倍。</p><p class="ql-block"> 第二段视频聚焦薛法根老师《小猴子下山》的动词教学。孙校引导老师们观察:薛老师如何通过“动作演示”(模仿“掰、扛、扔”等动词)、“图文对照”(结合课文插图理解词义)、“偏旁归类”(发现“扌”与手部动作有关)等方法,让学生在语境中既识字形、又明字义,还能准确运用。</p><p class="ql-block"> 案例分析环节,孙校边解读边引导教师反思自身教学,让“学名师、用方法”的思路更清晰。现场互动氛围热烈,提问与分享此起彼伏,思维的碰撞让整场交流格外鲜活。</p> <p class="ql-block">  讲座尾声,孙校强调:“识字教学不是简单的‘教认字’,而是要让学生在规范中感受汉字的韵律,在方法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在积累中筑牢语文的根基。”这场讲座既有理论高度的引领,又有教学细节的指导,更有名师经验的加持,为在场教师解开了低年段识字教学的诸多困惑。</p><p class="ql-block"> 相信在此次培训的启发下,老师们将带着新的思考与方法回到课堂,以更精准的策略、更饱满的热情,带领孩子们走进汉字的奇妙世界,让“识字”真正成为学生语文学习之旅中,一段充满乐趣与收获的启蒙时光。</p> <p class="ql-block">  识字写字筑牢语文根基,整本书阅读点亮童年时光。愿我们以扎实的教学实践,让汉字的温度与书籍的力量,伴随孩子们在语文世界里稳步前行,向阳生长。</p> <p class="ql-block">撰文:姜丽莎</p><p class="ql-block">摄影:郑语嫣</p><p class="ql-block">审核:黄丽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