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我和爱人的红色之旅在游学参观了“新中国从这里走来”的西柏坡后,8月14日继续北上,15日按照打算心愿如期来到冉庄,能在抗日战争胜利、日本天皇宣布投降日这天参观冉庄地道战遗迹,参观雄安白洋淀水上游击队一雁翎队纪念馆,真是感觉到意义非凡。</p><p class="ql-block"> 冉庄地道战遗址被誉为“冀中平原地下长城”,地处华北平原中部,保定市清苑区冉庄镇冉庄村。1942年后在冀中区委指导下大规模扩建,1944年完成主体工程。抗战期间全村450户共挖掘地道405口,总长度约16公里,含32个出入口,与水井、高房工事等巧妙结合。设有指挥部、储粮室、陷阱、照明系统,兼具“防破坏、防封锁、防水灌、防毒气、防火烧”五防特性。形成“三通三交叉”立体作战体系,配合武工队、野战军完成157次战斗,毙伤日寇2100余人。她是中华民族抗战精神的象征。1961年入选国家级抗战纪念设施名录。</p><p class="ql-block"> 白洋淀雁翎队是抗日战争时期活跃在白洋淀的一支水上游击队。雁翎队队员都是大张庄、郭里口等附近村落的村民。八年抗战中,他们利用白洋淀河湖港汊、芦苇等天然的屏障,用大抬杆、火枪、渔叉等武器同日军展开了一场卓绝的游击战争。他们利用有利的地形,驾小舟出入芦苇荡中,神出鬼没,声东击西,辗转茫茫河淀上,沉重地打击了日本侵略者,谱写出一曲曲白洋淀人民抗日救国的凯歌,“雁翎队”也因此闻名中外。白洋淀地区流传着许多有关“雁翎队”的脍炙人口的故事。他们除汉奸、端岗楼、打伏击,谱写了一曲人民战争的赞歌。智取十方院岗楼、夜袭大淀头岗楼、巧用矛盾端岗楼等对日抗战的英雄事迹至今广为流传。</p><p class="ql-block">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前夕能来这里参观,心里充满感动,英烈们英雄事迹令人肃然起敬!正是他们的敢于斗争、英勇机智、无畏无惧以及高尚的民族气节影响和教育了一代又一代人年轻人。</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