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华国锋是共和国历史上唯一身兼党中央主席,国务院总理和中央军委主席,集党政军一把手为一身的领导人。又是新中国历史上任职时间最短的最高领导人。华国锋对于中国历史走向,曾起过承前启后和力挽狂澜的作用。</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1976年4月出任中共中央第一副主席和国务院总理。1976年10月出任中共中央主席和中央军委主席。1980年9月辞去国务院总理职务。1981年6月辞去党中央主席和军委主席职务。前后任职四年多。华国锋作为权力核心实际主政仅有两年多时间(1976年10月至1978年12月)华主席身后是叶剑英,李先念,陈锡联,纪登奎,吴德和许世友等。</p> <p class="ql-block">1976年的中国多灾多难。唐山大地震造成24万+16万人伤亡。周恩来,朱德和毛泽东先后离世。政治风云,翻天覆地。中国向何处去?中外瞩目。1976年4月华国锋被任命为国务院代总理,会议上江对华说“你只是代理,登报怎么办?见外国人如何介绍?”毛主席直接拍板说“把‘代'字去掉,而且是副主席”稍后又说了一句“加上‘第一'两个字”中华航船危难之际有了领航人。选定华国锋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毛主席八十三岁时作出的特殊选择。</p> <p class="ql-block">从历史上看,任何一场革命或改革,基本正确里面有消极元素;基本错误里面有积极元素。常常是一种倾向掩盖着另一种倾向。后人写历史,最需要一个哲学脑瓜“实事求是”是哲学的基本观点“实事”是客观存在“求是”比较难。任何人都难脱历史条件的局限。千代传诵的《史记》也有不实之处。客观事物总是按着他自己的规律运转发展。人类社会如此;自然界如此。宇宙也如此(2008.4.30于井冈山.2021.12.26发朋友圈)</p> <p class="ql-block">纵观古今中外,对一位历史人物的正确评价,至少需要在他身后五十年,或需一百年,甚至更长。时间越久越接近客观。历史是由劳动人民创造的。历史是由胜利者来写的。历史是由千秋万代来评说的。(2015.6.25.于延安)</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纪念堂落成之际,党中央的五位主要领导黙哀悼念。</p> <p class="ql-block">毛泽东是古今中外最著名的军事家。是人类社会产生的一位大政治家。是从浩瀚书斋里走出来的一位大哲学家。是中华民族精神最杰出的体现者和最优秀的代表。是活学活用中国历史的第一人。是中国有史以来最伟大的英雄,对中华民族的贡献无与伦比。是全球为数不多、一生为人民争解放谋幸福、深受百姓大众爱戴的人民领袖。收藏的照片来自当日人民日报,年月日是作者见到毛主席的时间。</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选择接班人是经过长期全面考察,随形势变化有意向选择的接班人,从1945年共产党的第七次代表大会开始,大体是刘少奇,邓小平,林彪,胡耀邦,王洪文,华国锋等,党的会议和党章明确规定的是刘少奇和林彪。最后选定华国锋。上照左二是刘少奇。</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邓小平。1956年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选举中央委员结果排名前10位:毛泽东、刘少奇、林伯渠、邓小平、朱德、周恩来、董必武、陈云、林彪、吴玉章。八届一中全会产生的中央政治局常委是:主席毛泽东。副主席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林彪(1958年5月补选)总书记邓小平(1956年9月)邓小平比林彪早一年多进入政治局常委会。</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与林彪在天安门城楼上。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曾将邓小平和林彪视为接班人。毛泽东1893年生,<span style="font-size:18px;">邓小平1904年生,林彪1907年生,林彪比邓小平小三岁。</span></p> <p class="ql-block">毛主席和刘少奇与胡耀邦。</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和叶剑英与胡耀邦。</p> <p class="ql-block">1955年毛主席在巡视途中,在专列车上与湖南省委的领导成员进行交流,左侧第一位是华国锋,这一年应该是34岁的华国锋第一次见到毛主席,华国锋比毛主席小28岁。</p> <p class="ql-block">上照是毛主席和周总理接见华国锋。</p> <p class="ql-block">上照是1976年7月,华国锋代表毛主席到唐山地震灾区慰问。</p> <p class="ql-block">1977年7月,邓小平与华国锋的会面决定了中国当时的走向?73岁的邓刚刚被任命为中央副主席兼国务院副总理等职。人民大会堂福建厅内,56岁的华国锋在等候……会见后华送邓到人民大会堂门口,两双改变中国命运的手再次握在一起。华回到福建厅重新翻开邓留下的调查报告。那些数字和案例在他眼前跳动,与毛主席晚年的嘱托交织在一起。他拿起笔写下"改革"二字又划掉?再写"稳定"再次划掉……华国锋站在历史的十字路口,每一个决定都将影响十亿人的命运。此时邓小平的车正驶往景山后街的住所,邓对秘书说"告诉家里今晚加个菜,我想喝点茅台"</p> <p class="ql-block">1978年末党中央召开了举世瞩目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会议历时较长,会议确立和调整了许多重要政策,成为后来中国历史上一个关键的转折点。在这场重大政治会议的进程中,有四位政治局委员遭遇了严厉的批评,后来他们先后辞职。四位同志是汪东兴、陈锡联、纪登奎和吴德。从篇2照片可以看到四位同志曾是华国锋的左膀右臂。历史功过自有后人评说。</p> <p class="ql-block">1921年2月16日,华国锋在山西交城县城一个工人家庭中降生。本名叫苏铸,6岁失去了父亲。1936年3月20日,红军东征抵达交城,所到之处皆开仓放粮,宣传抗日救国理念。那时华国锋15岁,在交城职业学校求学。1937年11月13日,日军的骑步兵500人侵占交城,汉奸分子随即组建了日伪维持会,当地民众陷入极度恐慌中。1938年6月华国锋瞒过母亲,毅然离家与同窗徒步80余里,投身牺盟会交城抗日游击队,并加入了青年干部训练班。为便于开展工作,同时避免连累家人,苏铸更名为华国锋,意为“中华民族抗日救国先锋”同年入党,年仅17岁。</p> <p class="ql-block">北京东城区史家胡同53号宅院,据传为史可法故居及清末李莲英外宅。新中国成立后由全国妇联接管,帅孟奇,邓颖超和康克清等曾在此办公。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国务院副总理华国锋曾居住于此。八十年代李维汉一家迁入。1984年后改为好园宾馆,牌匾由邓颖超题写。现用于接待外宾及驻华使节。史家胡同历史上住过许多名人,如章士钊和章含之及乔冠华,刘文辉等,作者去过多次著名的史家胡同。</p> <p class="ql-block">华国锋生前住北京西城区皇城根南街9号。2008年8月20日12时50分,华国锋在北京医院与世长辞,享年87岁。从1981年6月辞去中共中央主席算起,华国锋度过了27年远离公众视野的生活。这个9号大院,更多的时候充盈着平静而安宁的生活气息。华国锋退休后,和妻子韩芝俊相濡以沫住在这里,这是一座两进四合院,房间不算少,夫妻俩住正房,儿女们住厢房,其余房间由工作人员居住。</p> <p class="ql-block">2021年2月20日,纪念华国锋同志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书记处书记王沪宁出席并讲话,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韩正出席。缅怀他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作出的历史贡献,追思学习他的革命精神和高尚品格,激励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而不懈奋斗。上照是同学聚会时在华陵拍摄。</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