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锋精神给我们的巨大力量

胡付彪

<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55, 138, 0);">雷锋精神给我们的巨大力量</b></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在当今社会,特别是在立德树人、培育新时代接班人方面,依然闪烁着耀眼的光芒。它与2022版语文课程标准和部编本语文教材的导向是高度契合的。下面我们梳理一下。</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一、 雷锋精神对新课标下中小学生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 2022年版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近年修订的部编本语文教材,都非常强调立德树人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融入,雷锋精神恰好是这些理念的生动载体。</p><p class="ql-block"> 1.<b>课程标准的核心素养导向</b></p><p class="ql-block"><b> </b>2022版课标确立了以文化自信、语言运用、思维能力和审美创造为核心素养的语文课程目标。雷锋精神中蕴含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对应总目标第1条),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与总目标第2、3条中文化自信、社会责任相关),以及干一行爱一行的敬业精神**和**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正是这些核心素养,特别是“文化自信”和“思维能力”的具体体现和培养路径。</p><p class="ql-block"> 例如,课标总目标第7条要求“乐于探索,勤于思考,初步掌握比较、分析、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辩证地思考问题,有理有据、负责任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与雷锋实事求是的钻研精神和言行一致的实践精神高度一致。</p><p class="ql-block"> <b>2.部编本教材的强化体现</b></p><p class="ql-block"> 新修订的部编本语文教材显著增加了反映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的篇目。例如,《雷锋日记二则》等红色经典篇目直接被选入教材。这些课文不再是简单的道德说教,而是通过生动的故事和真实的日记,让学生们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感受雷锋精神的魅力,理解其时代价值。教材还选入了反映新时代戍边英雄、科学家、一线劳动者等事迹和精神的篇目(如《我站立的地方是中国》《“蛟龙”探海》等),这些新时代的“雷锋”们的故事,共同构成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内容,帮助学生们树立文化自信。</p><p class="ql-block"><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 二、 对教育家精神滋养下教师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 对于践行“教育家精神”的教师而言,雷锋精神是宝贵的教育资源和精神坐标。</p><p class="ql-block"> 1<b>. 提供了“以文化人”的生动载体。</b></p><p class="ql-block"> 教师可以深度挖掘语文教材中有关雷锋的篇目及相关主题,创设真实的学习情境。例如,通过组织学生阅读《雷锋日记》、排演关于雷锋的话剧、开展班级志愿服务项目等,将抽象的价值观教育转化为学生可感、可参与、可实践的生动体验,实现“塑形、铸魂、润心”的育人目标。</p><p class="ql-block"> <b>2. 树立了“爱岗敬业”的榜样示范。</b></p><p class="ql-block"><b> </b>雷锋的“钉子精神”(钻研精神)同样适用于教师自身的专业发展。它激励教师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能力,勤于思考,深耕教坛,践行教育家精神中“勤学笃行、求实创新”的品格。</p><p class="ql-block"> <b>3. 启迪了“因材施教”的育人智慧。</b></p><p class="ql-block"> 雷锋一生都在学习,追求进步。这提醒教师要看到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和潜能,用耐心和爱心引导所有学生向上向善。正如辽宁石油化工大学的孔祥慧老师那样,她走访雷锋生前战友、工友,收集千余种雷锋书籍,用学生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如创作话剧、设计文创产品)讲述雷锋故事,让雷锋精神深入人心。</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三、对小学生家长的价值</b></p><p class="ql-block"> 对于家长,特别是小学生家长,雷锋精神在家庭教育中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p><p class="ql-block"> <b>1. 指明了“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方向。</b></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所倡导的诚实守信、勤俭节约、乐于助人、尊老爱幼等品质,是家庭教育的核心内容。家长可以通过亲子共读雷锋故事或其他红色经典(如《小英雄雨来》《闪闪的红星》),在温馨的阅读氛围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孩子,将“为人民服务”的大道理融入“帮妈妈做家务、在公交车上让座、帮助同学”等小事中,培养孩子的社会责任感和良好品格。许多家庭实践表明,通过共读红色书籍,孩子们能更自然地理解并践行这些美德。</p><p class="ql-block"> <b>2. 提供了“言传身教”的实践路径。</b></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的传承重在行动。家长应以身作则,带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关爱邻里、勤俭持家,用实际行动为孩子做出表率。可以鼓励并带领孩子一起参与一些力所能及的公益实践活动,如打扫社区卫生、为有需要的人提供帮助、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等,让孩子在实践体验中内化美德,而不是仅仅停留在口头说教。</p><p class="ql-block"> <b>3. 构建了“家校协同”的育人桥梁。</b></p><p class="ql-block"> 家长可以积极关注和配合学校开展的各类弘扬雷锋精神及红色教育的活动(如“放下手机读好书”的阅读活动、“书香家庭”评选、雷锋纪念章颁发等),将学校倡导的价值观在家庭生活中延续和强化,形成育人合力,共同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p><p class="ql-block"> <b style="color:rgb(22, 126, 251);">四、 总结: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b></p><p class="ql-block"> 总的来说,雷锋精神在今天的社会并没有过时,它通过与语文课程标准的融合、在部编本教材中的生动体现,为立德树人和培育新时代接班人提供了丰富的滋养。 </p><p class="ql-block"> 雷锋精神的核心——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高度契合,是激励人们尤其是青少年争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的强大动力。</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