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中国国家图书馆是中国国家总书库、国家书目中心和国家古籍保护中心,也是世界上最大的中文文献收藏机构之一。</p><p class="ql-block">其前身是1909年创办的京师图书馆,现总馆位于北京,有总馆南区、北区和古籍馆等馆区。馆藏文献超4000万册(件),涵盖古今中外各领域,尤其以丰富的古籍文献、特色馆藏闻名,像《永乐大典》《四库全书》等珍贵文献都有收藏。</p><p class="ql-block">它不仅为公众提供借阅、咨询等服务,还承担着文献保护、文化传承、学术研究支持等重要职能,是中国文化和知识传播的重要枢纽。</p> <p class="ql-block">在国家图书馆里,有几个对所有观众开放的博物馆: 中国典籍博物馆、永乐大典、甲骨文记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中国典籍博物馆(请看视频)</p> <p class="ql-block">甲骨文记忆</p> <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大楼里,还有一个展览“甲骨文记忆”。此展览于2015年10月开幕,2023年4月5日再次面向公众开放。</p><p class="ql-block">展览分为“重现的文明”“神秘的文字”“神奇的王国”“探索的旅程”四个单元,展出展品50种54件,包括国家图书馆藏甲骨32种35片等。展览结合互动科技,通过场景复原、声光电结合等手段,设置了“立体画卷”“姓属林”等区域,呈现震撼视觉效果。此外,还展出了甲骨研究的相关文献,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让观众深入了解甲骨文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p> <p class="ql-block">罗振玉(1866年-1940年),首次发现甲骨文是在1902年。</p><p class="ql-block">这一年,罗振玉在好友刘鹗家中第一次见到甲骨文,他震惊之余,意识到这些甲骨上的卜辞属于殷商时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此后,罗振玉一方面鼓励刘鹗将甲骨拓印整理成书,促成了《铁云藏龟》的出版,另一方面,他经多方打听,于1908年探知甲骨真正的出处是河南安阳小屯村,并亲自前往实地考察,成为来到小屯村实地考察的第一位中国学者。</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这里,可以看到一写较清楚的甲骨。</p> <p class="ql-block">十二生肖甲骨文</p> <p class="ql-block">观妙入真 (山西永乐宫文物精粹暨数字艺术大展),这里的参观是需要购票的。</p> <p class="ql-block">国家图书馆更重要的任务是收藏大量书籍,整理各类文献,包括古籍善本、现代出版物、数字资源等, 妥善保护珍贵的文化遗产,像甲骨文、敦煌遗书等,为后世留存文化火种。</p><p class="ql-block">在知识传播上,面向公众开放,提供借阅、查询等服务,满足人们的求知需求;举办各类讲座、展览 ,普及文化知识,提升公众文化素养。</p><p class="ql-block">此外,它还是学术研究的重要支撑,为科研人员提供丰富的资料,助力学术发展……</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借书台</p> <p class="ql-block">善本特藏阅览室,这里只允许有卡的人可以进入。</p> <p class="ql-block">图书馆阅览室,持卡人可以进入。</p> <p class="ql-block">在楼中,看到两个名人铭文景观。</p> <p class="ql-block">路曼曼其修远兮,</p><p class="ql-block">吾将上下而求索</p><p class="ql-block"> 屈原</p> <p class="ql-block">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p><p class="ql-block"> 马克思</p> <p class="ql-block">逛完国图,心里满是震撼。看着甲骨文、古籍这些老物件,感觉咱们中国的文化太深奥了,像个挖不完的宝藏。再想想自己,知道的东西太少,感觉很愧疚。活到老学到老,不断地努力,完善自己。加油!</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