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中隔只隔了一个卢芊

卢芊

<p class="ql-block">我做公益已经十年了,十年来,我们为6000多名孩子找到资助人,孩子们的资料装了好几箱,我们公益伙伴决定租个21平米的小车库当公益工作室。</p><p class="ql-block">打开房门的瞬间,惨不忍睹,杂乱无章。</p> <p class="ql-block">刚搬进来的时候,墙壁还是空白的,工具和材料堆了一地。我和同伴站在那里,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直打鼓。这房间,怎么看都像是个无从下手的迷宫。</p> <p class="ql-block">好在我做了100多个家庭的收纳改造,还是很有把握的,我决定让公益伙伴投资5000块钱来改天换地。</p> <p class="ql-block">渐入佳境</p> <p class="ql-block">装修的第一步,是给墙壁上色。我选的是汝窑这个颜色,我们按二底二面做墙固,刮腻子,白色墙壁映得整个空间亮堂了不少,但角落里堆着的工具和材料,还是让人觉得杂乱。我们爬上梯子,一遍遍刷着油漆,黄色的墙壁逐渐显现出温暖的质感。那一刻,我突然觉得,这房间或许能变成一个让人安心的地方。</p> <p class="ql-block">可现实远没有那么理想。整理房间时,地上的纸箱和电线像蜘蛛网一样散开,桌上堆满了文件和工具,连落脚的地方都成了问题。我坐在桌前,看着眼前的混乱,叹了口气。这哪里是家,分明是个临时仓库。</p> <p class="ql-block">但生活总是在混乱中寻找秩序。我的整理收纳老师亲临工作室,为我赋能,我们开始收拾那些散落的纸箱,把工具归类,把电线整理好。每完成一项,心里就多一分踏实。</p> <p class="ql-block">仅仅一周,房间的模样已经大不一样。木质地板在阳光下泛着温润的光,书架上整齐地摆着各个地区资助孩子的资料,桌椅也安安稳稳地立在中央。吊灯亮起时,整个房间都被柔和的光线包裹着,仿佛一切都找到了自己的位置。</p> <p class="ql-block">整理架子上的文件那天,我站在金属架前,手里拿着一个标好标签的文件盒。架子下方的桌子上,纸箱已经打开,里面的每一份走访表,都饱含了义工朋友和爱心人士的付出,是一个家庭的希望与温暖。</p> <p class="ql-block">多功能桌,可以办公,会议,用餐,喝茶,聊天,是公益朋友的心灵家园。</p> <p class="ql-block">这一排排文件盒记录了十年来,我们乐善助学的足迹。我整理着这些资料,心里充满了敬意。十年的付出,十年的收获,我庆幸我也在其中。</p> <p class="ql-block">如今,我常坐在那张桌子旁,翻翻书,写点东西。木质书架、金属架子、吊灯,一切都那么和谐。偶尔抬头,看着窗外的阳光洒进来,心里竟有些恍惚。</p><p class="ql-block">义工朋友说;“原来从杂乱无章到井然有序,中隔只隔了一个卢芊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