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边的娃儿

绿野星空

<p class="ql-block">  我并不太擅长唱歌,却能张口即来儿时学到的“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 ,几十年下来依旧能清楚地记得其中的歌词和曲调,高兴时偶尔还会哼上几句,感觉心情无比舒畅。有诗云,“初闻不知曲中意,再闻已是曲中人”,是啊,当年的孩子已步入天命之年,如今再来回味此歌此调,方才恍然大悟自己打小就是海边的娃儿啊。</p> <p class="ql-block">  我的家乡在余姚,隶属于宁波市,是东南沿海的县级市,离东海很近,其临山镇附近的六洞闸向北行驶3公里即可到达海边。小时候我无法直接看见浩瀚的大海,也就无法感知与大海有多么近,现在看看地图,离东海也就咫尺之遥吧。看来打小我就是地道的海边娃娃,多少也带点野性,记得幼年时我就喜欢在阳光下奔来奔去,从东头跑到西头丝毫不感到累,小脸晒得通红通红,小身子晒得墨赤黑,如此这般玩得非常欢快,就像鱼儿一样自由地在大海里游来游去。</p><p class="ql-block">  海边的娃天性就对沙子有不解之缘,那时的我们也特别爱玩沙子,尽管没有各种沙滩玩具,但依旧能在沙子边找到无穷的乐趣。我们会挑一个大的沙堆,在旁边席地而坐,用汽水瓶盖当菜盘子,装上一盘盘的沙,再放上些野花作为点缀,那就成了一道道“美味佳肴”;也会将沙子当着一堆一堆的菜,用筷子做秤杆、汽水瓶盖当做秤盘,两个小娃,你来卖,我来买,玩得真是不亦乐乎,那种欢快的气氛简直都能感染到周围飞过的鸟儿。</p> 海边的娃习惯了海风的吹拂。我喜欢夏天的风,那风吹在脸上特别舒适凉快,也喜欢穿着裙子在风中翩翩起舞,裙摆上的花香,在风中摇曳,感觉自己就是花仙子在风中飞舞。海边,必定也是台风经常“光顾”的地方,12级以上的台风那是“常客”。每当台风来临,外公外婆家的老式木瓦房子就直接受影响,门窗被吹得呼呼直响,小栅门被吹得像一匹快要脱缰的野马很难被栓住,院子里的梧桐树有些倒歪了,葡萄藤都快散架了,满地都是脱落的葡萄:隔壁院子有棵很大的文旦树,台风一来,叶子呼拉拉地落到了屋檐上,偶尔也会有文旦果掉下来,落到地上满地打滚。海边的娃儿也因此变得坚强起来,台风来了,咱们就躲在屋里不害怕;长大了,依旧会碰到强台风,都历过大风大浪的,自然也就非常从容镇定。<br>  海边的娃儿是吃海鱼长大的。我出生之前,宁波那头的大桥还没有造,大黄鱼船都能驶入余姚江,那时没有机械动力,船的行驶全靠自然风力。当时的故乡人可真有口福,一篮一篮的大黃鱼当饭吃。童年时,我也能经常看到一艘艘渔船驶入姚江,船上装满了一筐一筐鲜活的海鱼,有小黄鱼、带鱼、螃蟹,个个新鲜透亮。当渔船靠岸时,老百姓那是非常兴奋,都去抢着买最新鲜的鱼,吆喝声,喧嚣声不绝于耳,好生热闹。新鲜的海鱼清炖都是鲜美无比,现在想想都有些垂涎三尺。有人说,吃鱼的人健康,还比较聪慧,我反应比较机灵,这也许就是因为从小吃了不少的新鲜海鱼。 <p class="ql-block">  小时候,妈妈对我讲,大海就是我故乡,海边出生,海里成长。长大后,我到了上海,依旧靠着大海,在这里我能望到离长江入海口很近的外滩,于是就想到了大海,想到了大海边有个活泼可爱的娃娃,阳光洒在她小脸上,小脸晒得通红通红,小身子晒得墨赤黑,她脸上笑开了花,无忧无虑地在海边嬉戏奔跑,像鱼儿一般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