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书画创作

赵霞

<p class="ql-block">  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的第八十个年头,我站在书桌前,望着窗外,思绪不由得飘远。那是一段烽火连烟的岁月,也是一段中华儿女用血与火铸就的壮烈史诗。为了纪念这段历史,我想用自己笔墨记录下心中的敬意,也希望通过书画,让这段记忆在时光中得以延续。</p> <p class="ql-block">长城,是中华民族的脊梁,也是无数抗战英烈用生命守护的象征。它蜿蜒在群山之间,仿佛一条沉睡的巨龙,静默中透着力量。山峦起伏,云雾缭绕,烽火台在雾中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那段烽火岁月。我仿佛听见了号角声声,看见了无数战士在长城之巅奋勇杀敌的身影。那棵松树,像极了那些不屈的灵魂,历经风霜,依旧挺立。</p> <p class="ql-block">“脊梁”二字,是我为这幅画提的款,简简单单,却重若千钧。长城不仅是地理上的屏障,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在那战火纷飞的年代,它见证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我常常想,如果没有那些千百万不畏牺牲的英雄,今天的我们是否还能站在这片土地上,安然地欣赏这壮丽山河?他们才是我们民族的脊梁!</p> <p class="ql-block">延安——中国革命的圣地。在这片古老的黄土地上,以毛泽东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艰苦奋斗了13个春秋,他们以坚定不移的崇高信念和勇于开拓的革命实践,使延安成为中国革命的大本营和武装斗争的统帅部,并在拯救民族危亡和争取人民解放的血与火的斗争中创造了辉煌业绩,培育和铸造了中华民族的振兴奋进之魂——延安精神。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结晶,是我们克敌制胜的坚强精神支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p> <p class="ql-block">红色的旗帜,象征着信仰与希望。镰刀锤子图案在阳光下闪耀着光芒,那是无数先烈用鲜血染红的信仰。号角静静地放在旗帜上,仿佛在等待再次吹响,唤醒沉睡的记忆。那句“号角永不息”,不仅是一句题字,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它提醒我们,历史不会被遗忘,英雄的精神将永存。</p> <p class="ql-block">“遵义曙光”四个字,题在画的上方,仿佛一道晨光穿透黑夜,照亮前行的路。那座山间的建筑,被松柏环绕,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关于希望与转折的故事。红色的旗帜在风中飘扬,仿佛在为那段历史鼓掌。我仿佛看见了当年的会议室内,一群坚定的革命者在为民族的未来谋划,他们的目光中,闪烁着不灭的信念。</p> <p class="ql-block">太行山的壮丽景色,总能让人感受到自然的伟力与历史的厚重。高耸的山峰、飞流直下的瀑布、远处的村庄,都在诉说着这片土地的故事。云雾缭绕之间,仿佛还能听见当年的战鼓声声,看见战士们在山间穿梭的身影。这不仅是一幅山水画,更想讴歌的是一段光辉不朽的历史。</p> <p class="ql-block">这幅六尺书法作品,以黑白为主色调,想体现庄重肃穆。字里行间透出对历史的敬仰与缅怀。右下角的红色印章,像一滴热血,凝固在这段记忆中。仿佛能感受到那些英烈的目光,穿越时空,注视着今天的我们。</p> <p class="ql-block">  “ <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的《满江红·和郭沫若同志》不仅是一首优秀的文学作品,更是一篇反对国际霸权和反对一切内外敌人的战斗檄文,极大地鼓舞了中国人民的革命豪情和昂扬斗志。</span>历史发展到今天,国际形势似乎与当年类似,这是中国崛起之路上必然要遇到的逆流,但今日之中国,已经如开国领袖们所愿,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综合国力远非建国之初所能够同日而语,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在<span style="font-size:18px;">今天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下,重温伟人大作仍然具有极强的现实意义”。因此沐手恭录于此。</span></p> <p class="ql-block">“直上青天揽明月,欲倾东海洗乾坤。”这句诗写得气势磅礴,仿佛在诉说着一种不屈的精神。<span style="font-size:18px;">仿佛看见了那些英勇的战士,直面命运,誓死不屈</span>。书写它们我心中充满着敬意。</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80年前,中国人民经过14年不屈不挠的浴血奋战,打败了日本军国主义侵略者,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这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让我们铭记那些为国家和民族付出巨大牺牲的英雄先烈,他们的英勇事迹和崇高精神永远值得我们敬仰和铭记。伟大抗战精神,如巍峨的丰碑,矗立于民族记忆深处;如不熄的火炬,照亮伟大复兴征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