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岁月,离别~

乡野闲客

<p class="ql-block">藏在褶皱里的记忆</p><p class="ql-block"> ——乡野闲客</p><p class="ql-block">说起奶奶,那是存在记忆深处的一种深深思念,虽然她老人家已离开我们接近二十年了,但每次回忆起,那些藏在时光褶皱里的片段总会争先恐后地冒出来,让人唏嘘不已。​</p><p class="ql-block">我应该算是从小被奶奶一手带大的。大概在我一岁左右的时候,母亲又怀上了妹妹,家里一下子忙了起来,便将我交由奶奶照顾。这一照顾,就是近十年。直到我十岁左右,父母搬离了老屋,我才依依不舍地离开奶奶,回到父母身边生活。所以,我总说自己是听着奶奶讲的天狗吃月的故事长大的,是伴着她哼唱的月光光的童谣入眠的,是在夏季夜晚奶奶摇动的蒲扇带来的清凉中慢慢长大的。​</p><p class="ql-block">奶奶讲的天狗吃月的故事,总带着几分神秘。她说,天上的月亮被天狗惦记上了,天狗饿极了的时候,就会偷偷跑出来啃月亮。每当这时,地上的人们就要敲锣打鼓,用声响把天狗吓跑,这样月亮才能慢慢变圆。小时候的我,对此深信不疑。而那首月光光的家乡童谣,更是我童年记忆最深的旋律。“月光光,天四方,四方圆,卖铜钱,铜钱漏,卖乌豆,乌豆乌,卖香菇……” 奶奶的声音带着岁月的沧桑,却又格外温柔,像月光一样洒在我的心上。在无数个夜晚,我躺在奶奶身边,听着她轻轻哼唱,很快就进入了甜甜的梦乡。​</p><p class="ql-block">奶奶这辈子,一共养育了六个儿女。我是她大儿子的孩子,也是家族里最早出生的孙辈。或许是因为这个缘故,大家都对我疼爱有加,而奶奶更是将我宠上了天。从小到大,只要有啥好吃的,奶奶总会紧着我。也正因如此,我从小到大,几乎没吃过什么苦头,一直像个被捧在手心的宝贝。​</p><p class="ql-block">记忆中,奶奶总是穿着一件偏襟袄。那是那个年代我们那边老人最常穿的衣裳,蓝布的底色,奶奶总是把它浆洗得干干净净,熨帖平整,没有一丝褶皱。她的头发梳得整整齐齐,显得干净利落,精神抖擞。​</p><p class="ql-block">长大后,我外出工作,不能经常回家。但每次逢年过节回老家,老人家总会提前煮好我爱吃的饭菜,让我去她那边吃饭。她知道我最爱吃猪蹄,也喜欢吃笋干炖肉。每次炖猪蹄,奶奶都会提前好几个小时就开始忙活。她把猪蹄洗得干干净净,放在锅里焯水,然后捞出来,配上各种调料,在锅里慢慢炖。那浓郁的香味,隔着老远就能闻到,勾得我直流口水。而笋干炖肉,更是奶奶的拿手好菜。笋干是奶奶自己晒的,泡发后和肉一起炖,笋干吸收了肉的香味,肉又带着笋干的清香,简直是人间美味。每次我狼吞虎咽地吃着,奶奶就在一旁笑眯眯地看着,说:“慢点吃,慢点吃,锅里还有好多呢。”​</p><p class="ql-block">不知不觉,随着年轮一圈圈地增加,奶奶也渐渐老了。当她七十多岁的时候,身体大不如前,再也没有力气像以前那样为我炖猪蹄、做笋干炖肉了。但奶奶的个性十分坚强,她坚持着不给儿女添麻烦,总是自己用电饭锅煮点简单的饭菜。有时候,儿女们想接她去家里住,她都摆摆手说:“我自己能行,就不麻烦你们了。” 直到后来,她的身体实在不行了,连走动都变得困难,才由三个儿子儿媳轮流照顾。​</p><p class="ql-block">可即便如此,奶奶也总是尽量自己动手,不想过多地麻烦别人。记得有一次我回老家看望她,看到她正费力地想从椅子上站起来,我赶紧跑过去扶她。她却笑着说:“没事,我自己能行,你看,这不就站起来了嘛。” 看着她略显蹒跚的脚步,我的心里一阵发酸。​</p><p class="ql-block">点点滴滴,这些记忆,在心里捂了快二十年,不但没有褪色,反倒越来越清晰,奶奶,那个精明而又富态的老太太,她的离去,是我一生中无法弥补的痛。因为从那以后,再也没有那亲切的声音在耳边响起,再也没有那温暖的怀抱可以依靠,再也没有人会在我回家时,提前为我备好一桌爱吃的饭菜了。​</p><p class="ql-block">但我知道,奶奶一直都在,她活在我的记忆里,活在那些温暖的故事和旋律里,活在每一个想起她的瞬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