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长椅的“Great Hunger”:‍工具理性&诗性栖居》

安然

<p class="ql-block">国内外的城市路边都有休憩长椅。</p><p class="ql-block">它是公共空间的公共设施,谁定义公共空间,公共空间就为谁而建,公共空间里物体的语言就反映谁的价值观。</p><p class="ql-block">“Great Hunger是为生活意义而饥饿的人”。这种饥渴是现代人对意义、联系、存在感的深层精神渴望。</p><p class="ql-block">长椅,正是回应这种饥渴的微小而重要的公共设施。不同文明都通过“长椅”这一物件,来回应和塑造其民众的“伟大饥渴”。由此引出东西方两种截然不同的答案。</p> <p class="ql-block">我来六盘水,看到在钟山大道旁的“扳手长椅”,有感而发,相继写了四篇随笔;被磨的锃亮的扳手长椅挥之不去;同时也想起7月25日在伦敦为纪念大S落成的纪念长椅。</p><p class="ql-block">这张长椅位于卡文迪什广场花园中心,被葱郁的梧桐树荫覆盖,是公园内最新的一把长椅。中间座位靠背处镶嵌金属铭牌,刻有</p><p class="ql-block">“A shooting star who turned her grace, courage and kindness, into eternal light for us all.”(她如流星,将优雅、勇气与善良,化作照耀我们的永恒光芒)。</p> <p class="ql-block">在英美,纪念椅是一种独特且富有情感意义的纪念形式,既保留了对逝者的思念,又以一种温和、融入公共生活的方式让记忆得以延续,在浪漫的陪伴中,避免了传统纪念碑可能带来的沉重感。</p><p class="ql-block">这种纪念形式的流行,源于英国人对 “低调纪念” 和 “生活延续性” 的重视 ,这种将纪念与实用、个人情感与公共空间巧妙结合的方式,让英美等国的纪念椅文化既独特又充满温情。</p> <p class="ql-block">六盘水扳手长椅是实用主义美学。</p><p class="ql-block">巨大的扳手造型是一种波普艺术式的挪用与放大,它充满力量感、机械感,是一种粗粝的、直接的工具理性之美。它的色彩和造型旨在“被看见”、“被记住”。</p><p class="ql-block">它将个体的休息无缝嵌入到集体生产的宏大叙事中。通过歌颂生产来赋予存在意义。</p><p class="ql-block">它是中国现代城市化进程的纪念碑。它坦诚、直接,甚至有些笨拙地表达着一个时代和一座城市曾经的自我定位。</p><p class="ql-block">英美纪念长椅是“浪漫主义美学”。</p><p class="ql-block">其美学是低调的、融入自然的。其核心美学元素是上面镌刻的铭文。这是一种“叙事性”的美学,邀请你阅读、想象、共情。它的美在于其引发的情感涟漪与沉思默想。</p><p class="ql-block">这把椅子直接面对个体的“存在性饥渴”——对死亡、孤独和意义的追问。它承认个体的独特性,也承认爱的联结。通过凝视个体的生命痕迹,来反思自身的存在。它不提供集体的答案,只提供个人的沉思。这是一种“我”和“你”的哲学。</p><p class="ql-block">它体现了对个体生命价值的尊重,以及一种将公共空间“人情化”、“历史化”的倾向。公共空间不仅是功能性的,更是由无数个体情感网络编织而成的意义之网。</p><p class="ql-block">两种长椅&两种“饥渴”。</p><p class="ql-block">两者并置,并无高下,背后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文化逻辑、设计哲学和公共空间观念。</p><p class="ql-block">一个是“被观看”与“被震撼”。人是景观的旁观者和消费者。 </p><p class="ql-block">一个是“被使用”与“被连接”。人是长椅的使用者和情感寄托。</p><p class="ql-block">六盘水的扳手长椅是公共空间中的景观。它的目的是使人印象深刻和标志。</p><p class="ql-block">英美的纪念长椅是公共空间中的容器,默默地吸收、承载、安放着社区所有成员的喜怒哀乐和生活痕迹。它的目的是容纳和连接。</p><p class="ql-block">这两种模式没有绝对的对错,但它们服务于完全不同的社会目标和价值排序。前者侧重于集体的形象塑造和宏观叙事,后者侧重于个体的情感慰藉和微观历史。</p><p class="ql-block">两者都试图对抗现代性带来的“空虚”与“异化”,却走上了截然不同的道路:一条通向集体主义,一条通向个体主义。</p><p class="ql-block">最终,它们共同揭示了“Great Hunger”的普遍性与回应的文化多样性。每一把长椅都是一面镜子,照见的是放置这把椅子的文明,其最深的恐惧与最高的渴望。</p><p class="ql-block">或许,最理想的城市空间,既能容纳扳手的力量与共同梦想,也能珍藏诗篇的私密与生命故事。</p> <p class="ql-block">一个是宏大叙事下的符号化地标,一个是微观温情的个体记忆载体。这是源于完全不同的权力结构,公共性理解和人与城市的关系.</p><p class="ql-block">扳手是“被观看的风景”,纪念椅是“供使用的回忆”。</p> <p class="ql-block">《法华经》曰“一灯传万灯,终至万灯皆明”。<span style="font-size:18px;">“great hunger 是为生活意义而饥饿的人”,在用生命影响生命。</span></p><p class="ql-block">所以,“请保持你心中的信仰,因为你不知道,谁会借着你的信仰,走出了迷茫。”</p><p class="ql-block">基于对生命的尊重及认知的纪念性长椅,也许会出现在我们熟悉的静谧空间,比如涓涓清澈的湖畔;也许是在年轻的城市,比如深圳、杭州;也许是在一个封闭的环境,比如泰康之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