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性的拷问(樱子随笔)

金樱子

<p class="ql-block">突然回神,发觉蝉声,竟然匿迹了,但若是问我到底是哪一天的事儿?我当真无从说起。请问:这人世间,到底有哪些人哪些事儿,是人们始终在意、重视和不会放过的?</p><p class="ql-block">曾经那么铺天盖地的,甚至一浪高过一浪的,几乎辐射、包裹和淹没了整个夏季,以及我们的生活和思想的每一个空间,怎么就在我们一不留神之间就没了,而未能引起我们一丁点儿的警觉和重视?</p> <p class="ql-block">​这让人不禁陷入沉思:世间,到底哪些事物真正值得我们珍视呢?那些被人们始终在意、重视和不会放过的人与事儿,往往具有哪些特质呢?这一问让我进入深层次的探索中……</p><p class="ql-block">首先,应该是血脉至亲。父母对子女,还有子女对年迈父母的牵挂,这种生物的,情感的双重纽带几乎是刻在人类基因里的疼痛,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其次,该是灵魂的伴侣,绝好的夫妻。那个真正懂你、与你灵魂共振的人,一旦遇见,便不愿放手,以至断琴绝艺。再次可能就是救命恩人。在生死关头向你伸出援手的人,这份恩情往往被铭记一生,不时会在心底泛起或浮现。</p> <p class="ql-block">第四,恐怕要算上影响深远的关键时刻,人生转折点。改变命运轨迹的机遇、考试、面试或决策,人们会反复回想“如果当初”,这,我太有感慨了,高考的失利,成了我一生的重负,改写了我此生的人生轨迹。第五,人生未完成的遗憾,中断的学业、未能说出口的表白、没来得及的告别,这些“未完成”的事儿,最具心理张力,久久难以释怀。</p><p class="ql-block">第六,可能还包括创伤性事件,特别是集体创伤(如自然灾害、历史事件)会成为一代人的共同记忆,这,恐怕不用我赘述;第七, 体现核心价值的行为与品质,比如承诺与信任。对自己郑重许下的诺言,人们会异常认真的,因为这关乎个人的责任、担当和信誉。</p> <p class="ql-block">第八,要数个人极致的热爱,对某项艺术、学科或事业达到痴迷程度的追求,如科学家对真理、艺术家对美的追求。第九,想想应该还有尊严与承认。被尊重、被看见、被认可的需求,贯穿每个人的一生,这是我们成长过程中深有体会的。看看这些都只与个人有关,又一次证实了一个事实:人啊,都是自私的动物!</p><p class="ql-block">自然,人类还具备社会属性的,就是人们作为一个集体,一个组织,一个团队,还具备对历史真相的追问,尤其是被掩盖的集体记忆、不公正事件,人们会代代追寻真相。还有语言、传统节日、习俗这些文化身份标识,总会被群体顽强守护。还有就是对公平正义的捍卫,是人类社会的长期追求。至此,我大概弄明白了一个人类的真相。</p> <p class="ql-block">至于蝉声,它对于蝉是非常重要的,哪天不叫了就意味着自己消逝了,不存在或者新生了。而对于我们人类来说,它是个体,于身外,纵使宏大,对我们却是无关紧要的,它何时消失,恰如世间诸多个体重要事物的悄然离去却未被察觉一样。唯有那些存在如同呼吸,一旦缺失,才突然惊觉它们曾是生命的背景音。所以,最珍贵的往往不是那些熙熙攘攘,轰鸣而至的,而是静静流淌却滋养着日常的。记住:它们习惯于隐匿自己的重要性,直到某个沉默或者永诀的时刻,才将其显影。而一旦显影,就是我们永擦不去的疼痛、印记和遗憾……</p><p class="ql-block">由此可知,最珍贵的东西往往以两种方式存在,一是如空气般持续滋养却无迹可寻,比如亲人的日常陪伴;二是如蝉鸣般突然缺席才惊觉存在,比如健康或某些习以为常的和平与美好等等。</p> <p class="ql-block">智者之所以成为智者,能在闹中取静,正是因为他们掌握了生命的这些个特质,于是不再挥霍心力于喧嚣的临时性事物上,而是将能量投资于那些真正构成生命基底的永恒价值里。懂得这份宁静不是逃避,而是一种更深刻的参与。就像水,看似避高而趋下,却最终涵养万物、穿石破岩,它的力量正是来自那份不争的深沉与容纳里。一个人懂得回归自身的节奏与判断,才是最重要的。当你不再问“我该在意什么”,而是问“什么值得我以生命去兑换”时,你才是你自己人生的清醒主人。</p><p class="ql-block">此刻,窗外已无蝉鸣,但我内心的声音却已清晰可闻。这份觉察,比任何外面的声响都更加来得珍贵……</p> <p class="ql-block">金樱子:原名覃琳,自号松下闲云,樱香居主人,乡村女教师,庸城诗词人。个性孤而不僻,心怀善念。骨,瘦不过梅。人,闲不过云……</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