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在河南安阳殷墟博物馆的幽暗展厅里,一只青铜手静静地躺在天鹅绒衬垫上。它微微半握,仿佛在等待着什么,又像是在诉说着什么。这只神秘的手掌只有13.2厘米长,相当于四五岁孩童的大小,却承载着一段三千多年前悲壮而凄婉的故事。</p> <p class="ql-block"> 2000年,考古学家在河南安阳小屯花园庄54号墓中发现了这只纹饰精美的青铜手。当考古人员小心翼翼地拂去它上面的尘土时,时间仿佛凝固了。这只手五指比例适中,关节清晰,指尖圆滑,甚至连指甲都栩栩如生。手背上装饰着一半的饕餮纹和眼形纹,神秘而精致。</p><p class="ql-block"> 与它一同长眠于地下的,是一位名叫亚长的商代将军。考古学家从他的遗骨推断,他死亡时约35岁,身高1.7米左右,身上有7处刀砍伤或砍砸伤。他是商王武丁麾下的一位将军,“亚”是武官的称谓,“长”则是家族的姓氏。</p> <p class="ql-block"> 亚长是方国长族的族长,被商王武丁徵召后,为他讨伐别的国家。他是一位忠勇善战的将军,最终战死沙场,遗体被运回国都殷墟。在他的墓葬中,考古人员发现了7件象征兵权的铜钺,印证了他身份尊贵、军权在握。</p><p class="ql-block"> 亚长墓中出土的青铜器几乎都带有“亞長”或“長”的铭文。这位将军生前可能十分爱酒,墓中出土了造型精美如小怪兽的“亚长”铜觥,上面装饰着“小象”动物纹。而最令人惊叹的是一件憨态可掬的亚长牛尊,周身布满了虎、鱼、龙、鸟等动物纹,展现出商代工匠惊人的艺术创造力。</p> <p class="ql-block"> 这只青铜手为何而被制造?又有什么用途?考古学家们提出了多种猜想。</p><p class="ql-block"> 最主流的观点认为,这可能是亚长的“义肢”。考古人员发现,亚长可能在战争中失去了右手,于是武丁命工匠为他制作了这只精美的替代品。青铜手内还放置了两个骨质锥形器,称作“骨锥”,可能是在装卸义肢时,方便系绳子或解绳子的工具。</p><p class="ql-block"> 也有人认为它可能是象征权力的权杖一部分,或者是用于礼仪活动的器具。甚至还有人推测它是用来捞取食物的“笊篱”或“痒痒挠”,但这些猜测似乎都与这位将军的身份不太相称。</p> <p class="ql-block">让我们穿越三千多年的时空,想象亚长将军的故事...</p><p class="ql-block"> 亚长又一次从噩梦中惊醒,右臂的幻痛折磨着他。他下意识地用左手摸向早已不存在的右手,只触到空荡荡的袖管。</p><p class="ql-block">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那次南征泰国班清的战役。商王武丁为了获取铜矿石,派他远征南方。战斗异常惨烈,亚长率领的商军与班清守军展开肉搏。正是在那场战斗中,一只敌人的青铜戈击中了他的右臂。</p><p class="ql-block"> 当他醒来时,已经躺在殷都的军营中。军医告诉他,他的右手无法保全,只能截去。作为一位将军,失去用剑的手意味着什么,亚长再清楚不过。</p><p class="ql-block"> 就在他陷入绝望时,商王武丁亲自前来探望。王说:“你为朕失去一手,朕必还你一手。”于是王命最好的工匠为亚长制作一只青铜手。</p><p class="ql-block"> 工匠们精心铸造了这只手,它比真手小一些,相当于四五岁孩童的大小。手背装饰了饕餮纹和眼形纹,既是一件替代品,也是一件艺术品。工匠们还设计了两个骨锥,帮助亚长系戴这只青铜手。</p><p class="ql-block"> 然而,这只青铜手毕竟不是真手。它无法感受温度,不能灵活运动,更多的是一种象征。每当亚长戴着它走上战场,士兵们都会投来混杂着敬畏与怜悯的目光。</p> <p class="ql-block">公元前十三世纪的一个阴雨天,亚长再次领命出征。这次他的任务是保卫商朝的铜矿运输路线。战斗从清晨持续到黄昏,亚长身先士卒,冲锋陷阵。但他身上的旧伤影响了他的行动,最终,一把敌矛刺穿了他的胸膛。</p><p class="ql-block"> 倒下的那一刻,亚长仿佛看到了家乡的景色。他想起了小时候与伙伴们在小屯溪边嬉戏的时光,想起了第一次拿起青铜戈的感觉,想起了心爱却早逝的妻子..如果我们仔细观察这只青铜手,会发现它与三星堆出土的青铜器有着微妙联系。虽然三星堆以青铜面具和人像著称,但与殷墟青铜器同样展现出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p><p class="ql-block"> 特别是在纹饰风格上,两者都使用了饕餮纹和眼形纹,这种相似性暗示着两地之间可能存在某种文化或技术交流。有学者甚至推测,三星堆、殷墟和泰国班清的冶铜技术可能同出一脉。.</p> <p class="ql-block">在亚长墓中,考古人员还发现了一个令人动容的细节——墓主人身下铺满了一层花椒种子。这些花椒可能具有药物功能,如止血、生肌,也可能是为了防腐杀菌。这或许是商人为安抚这位战死将军的灵魂而特意安排的。</p><p class="ql-block"> 三千多年过去了,亚长将军的遗骨早已化为尘土,但他的故事却被这只青铜手永恒地定格下来。它向我们伸出的半握的手,仿佛在追问:什么是永恒?什么是生命的意义?</p> <p class="ql-block"> 一位诗人曾经写道:“青铜不语,自有千钧。”这只青铜手确实如此,它静静地躺在博物馆里,却承载着一段悲壮的历史,一个凄婉的故事,一份人类共同的情感。</p><p class="ql-block"> 当我们今天面对这只青铜手,不禁会思考:战争与和平、生命与死亡、残缺与完美、短暂与永恒...这些对立而又统一的概念,贯穿了人类历史的始终。而这只青铜手,正是这些思考的最佳见证。</p><p class="ql-block"> 或许,这就是考古学的真正意义——不是简单地挖掘古物,而是通过这些器物连接过去与现在,让我们能够触摸那些早已消逝的生命,感受那些永恒的情感。</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