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恩施自驾游(八)屈原故里

简单

<p class="ql-block">屈原故里景区位于秭归县新县城,与三峡大坝直线距离仅600米,占地面积约500亩,高峡平湖美景尽收眼底。景区是以屈原祠、屈原衣冠冢为主要内容的屈原文化旅游园区;以峡江皮影、巫术表演、船工号子为主要内容的非物质文化展示园区;现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p> <p class="ql-block">这里既是“屈原故里景区”售票中心也是三峡大坝旅游区秭归换乘中心。</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原址在秭归州城东五里的“屈原沱”处,唐代始建,元丰三年(公元1080年)更名为“清烈公祠”。1976年7月,因葛洲坝水利工程兴建,迁建至归州,更名为“屈原祠”。如今,因三峡大坝建设,新建的屈原祠位于秭归县新县城凤凰山的山梁上,面向东南,与三峡大坝正面相对。</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建筑群由前殿、大殿和东西配房组成。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屈原祠山门,山门上“光争日月”四个大字是郭沫若的题字,意思是屈原精可以与日月争辉。</p> <p class="ql-block">石阶中央,《屈原列传》巨碑静立。司马迁的墨迹在藤蔓缠绕间低语:“其志洁,故其称物芳……”俯身轻抚碑文,指尖掠过三闾大夫“虽九死犹未悔”的滚烫心跳。</p> <p class="ql-block">屈原纪念馆:馆前种着一排橘树,屈原曾经写过《橘颂》,在他的纪念馆前种橘树是很有纪念意义的。</p> <p class="ql-block">屈原祠建筑群的最高点——“万世景仰”展厅</p> <p class="ql-block">展厅内竖立着屈原的铜像,他愁眉紧锁,手持配剑,注视远方,展示出屈原一个忧国忧民的爱国忠臣形象。</p> <p class="ql-block">在屈原祠高处“高峡出平湖”的美景尽收眼底,壮观的三峡大坝映入眼帘。</p> <p class="ql-block">出了橘颂广场,信步在绿树掩映的林荫游道,“哟,嗨嗨……”高亢的长江峡江号子响彻山谷,非遗文艺表演开始了,我们赶紧过去一睹为快。</p> <p class="ql-block">山上有座牌坊,上面有郭沫若书写的“屈原故里”四个大字。</p> <p class="ql-block">牌坊下面有“楚大夫屈原故里”和“漢昭君王嫱故里”两块石碑。</p> <p class="ql-block">水库边步道很宽,是观赏高峡平湖和三峡大坝的好去处。</p> <p class="ql-block">峡江古民居:我们如今看到的屈原祠是搬迁复建的,与屈原祠一同搬迁复建的还有其他10多幢三峡青滩古民居,如端午民俗馆、青滩习俗馆、龙舟馆等等,形成了峡江古民居建筑群。</p> <p class="ql-block">峡江古民居原位于青滩。青滩曾是长江三峡有名的激流险滩,枯水季节过往船只无法穿越险滩,只有等到洪峰季节,靠绞滩和纤夫拉纤才能把船只拉到险滩上游。经年累月,青滩两岸便形成了规模宏大、风格独特的峡江古镇。“日有千人拉纤,夜有万家灯火”,便是青滩的历史写照。青滩,一个以滩而生、因滩而兴的地方,是名符其实的三峡纤夫镇。</p> <p class="ql-block">峡江古民居建筑结构以砖木为主,主体梁多为穿斗式、招梁式,墙体一律由颜色纯青、厚度只有1厘米的“线砖”砌成;两侧山墙多为风火山墙式,造型变化多端。</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