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虎口

猎隼

<p class="ql-block">  《走西口》是内蒙古西部地区二人台的典型曲目,“哥哥你走西口,妹妹我实难留...”,老一辈的人耳熟能详,大都能唱上几句。一曲牵肠刮肚的《走西口》,唱出了那个年代劳苦大众的背井离乡,悲欢离合。</p><p class="ql-block"> 民间所说的“走西口”中的“西口”一般指山西省朔州市右玉县杀虎口。走出这个西口,就进入了茫茫的蒙古草原,大部分落户到今天的鄂尔多斯,包头,呼和浩特一带,<span style="font-size:18px;">开荒种地,养家糊口,繁衍生息。</span>也有少数人一路向北,一直走到库仑(乌兰巴托)和恰克图。</p><p class="ql-block"> 我也是从小听着走西口长大的,那时候也不知道西口在哪里,感觉很是遥远。来到呼和浩特,距离杀虎口也不过100多公里的路程。</p><p class="ql-block"> 八月中旬的一个周末,开车去了一趟,亲眼目睹杀虎口的雄关漫道,感受走西口波澜壮阔移民历史。</p> <p class="ql-block">  行车一个小时左右,远远地看到一段高大的长城横跨在道路之上,2座气势宏伟的角楼屹立于长城之上,门楼上书写三个大字“杀虎口”。</p> <p class="ql-block">  杀虎关古称参合口,是明代长城的关口。明清时期曾多次从此口出兵征战,故而起名“杀胡口”。后清朝为缓和民族矛盾,化干戈为玉帛,改名“杀虎口”。</p><p class="ql-block"> 杀虎口位于山西右玉县境内,晋蒙两省交接处,北倚古长城,西临苍头河。作为一代雄关,闻名遐迩,已有两千多年历史。杀虎口是历史上的重要税卡,作为中原与蒙古、新疆、俄国贸易的必经之路,关税日进“斗金斗银”。明清时期,杀虎口还成为晋商的发源地和主通道。</p> <p class="ql-block">  登上杀虎口长城,关内关外自然风光尽收眼底,山峦起伏,郁郁葱葱。</p> <p class="ql-block">  这是一段真正遗留下来的明长城和烽火台,掩映在茂密的丛林中。</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景区内有一座右玉县博物馆,可惜正在维修,没有参观,略有遗憾。</p> <p class="ql-block">  博物馆前花团锦簇,一座巨大的雕塑屹立在长城脚下。仔细查看,原来是康熙西征铜像碑记。记录康熙西征凯旋,驻跸杀虎口,犒赏西征将士,御笔赐匾,改“杀胡口”为“杀虎口”。</p> <p class="ql-block">  杀虎口景区不大,可参观的东西也不多,一个小时左右就转完了。</p><p class="ql-block"> 在景区小广场上有一个卖荞粉碗托的小摊儿,点了一碗,一边吃一边和摊主唠嗑,她告诉我附近有一个杀虎堡,应该是当年走西口的必经之地,可以去看一看。</p><p class="ql-block"> 2025.8.16现场参观,8.22记之。</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