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忆郭春涛在抗战时期的二三事(纪念中国抗战胜利八十周年)

夏季(子禾)

<p class="ql-block">  今年9月3日,我们将迎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纪念日。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我想分享一些关于我爱人爷爷郭春涛的故事,他曾是第一任政务院副秘书长。这些故事不仅是对他的纪念,也是对那段历史的回顾。</p> <p class="ql-block">  首先从郭春涛以敏锐的嗅觉,预感到了二次世界大战的火药味说起。1934年郭春涛被蒋边缘化,以国民政府特派欧美实业考察专员身份,前往法、德、英、意、瑞士、丹麦、美国等国考察一年。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郭春涛。他在北大读书期间就经李大钊介绍参与了马克思主义研究小组,后去法国勤工俭学,1921年回国后经同乡好友何孟雄介绍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后来,他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参与了国共合作。19 26年(28岁)在国民党二大上,他与李宗仁等8人当选为中央候补监察委员。同年参加北伐,担任国民革命军第二集团军(即冯玉祥的西北军)总政治部副部长、部长。1932年,他成为国民政府实业部常务次长。1935年回国后,他在国民党中央纪念周会上作了《英法德意经济概况》的专题考察报告,他从欧洲州经济增长数据分析出主要来源于军火工业的增长,由此精辟地分析得出结论,断言第二次世界大战必然爆发,果不出其所料,并在报刊上发表《中国工业发展的道路》等文章,这也说明郭春涛在政治上很有远见。</p> <p class="ql-block">(郭春涛在法国枫丹白露拿破仑皇宫的照片及照片背后郭的手迹)</p> <p class="ql-block">  1936年,郭春涛经马叙伦介绍与四川省政府主席刘湘会晤,刘湘被郭春涛的才学所折服,刘湘时任四川省政府主席,川康绥靖公暑主任,第29集团军总司令。刘湘任命郭春涛川康绥靖公暑秘书长,希望郭春涛能再找几个笔杆子与他的枪杆子配合,与老蒋抗衡。刘湘之前也比较反共后因利害关系而有所转变,特别是西安事变过后,开始从大局着想,抛弃积怨,标举外御其侮的大义。同时郭春涛在刘湘处,策动刘湘在国民党中央全会上慷慨陈词,促蒋抗日。在国防会议上,刘湘竭力主战,他说:"四川可以出兵三十万,供给壮丁五百万和粮食若千万担",引起群情激昂,促使蒋下决心主战。于是,刘湘被任命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郭春涛被任命为该战区阵地委员会主席,随刘湘率部出川抗日,直接参加南京保卫战。</p> <p class="ql-block">  (郭春涛在法国勤工俭学时参加"工学世界社"活动的照片)</p><p class="ql-block">‍ 刘湘知道守南京艰巨,其结果不但牺牲川军,且将承担失落南京的罪名,刘为坚决主张抗日的人,不能说不接受此项艰巨任务,有可能是压力巨大,刘湘胃溃疡复发,大口吐血,竟至昏死,蒋一面派船把他送到汉口医治,一面派陈诚为第七战区司令长官,并将刘湘的集团军委由其部属唐式遵接任。19 37年11月,国民党政府下令放弃南京,撤退到武汉,郭春涛巡视到长江岸边,看到大批难民等待渡江,又看到国民党政府在用大批船舰在运送小轿车,他当即下令停止运车,当运送军航拿出蒋的命令时,郭怒不可遏,当即撕毁,并缴了护船军人的枪,把已装上船的汽车全部推入江中,组织难民上船过江,安全疏散了2万多难民,一直坚持到最后撤离时途中汽车坠崖负伤。刘湘死后,由于郭春涛违反蒋的命令且长期以来一直坚持反蒋,并与共产党保持联系,被蒋介石主持召开的中央临委会,以"勾结奸党,危害党国"的罪名开除出党,郭春涛从此失业。然川军出川抗日为全面抗战起到了重要作用,刘湘遗嘱"抗战到底"是郭春涛仿照孙中山总理遗嘱的笔调写成的。川军在抗战中实际出兵350万,占全国总兵力1/5,参与所有大型会战,印证了“无川不成军”的壮烈,川军英勇顽强地抵抗日军,表现出了可歌可泣的民族气概。其中郭春涛对刘湘的转变乃至中国全面抗战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p> <p class="ql-block"> (北伐时期担任西北军总政治部部长的郭春涛)</p><p class="ql-block">‍ 1938年,国民政府迁都重庆,中共中央派周恩来同志为驻重庆代表团团长,郭春涛响应中共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号召也来到了重庆。郭春涛与周恩来、董必武等组织了对外不公开的九人小组,经常秘密开会,联合各方力量,实行联合抗日。1939年,周恩来指示王炳南与郭春涛配合组织"东方文化协会"以团结东方各国民族(协会成员还有有日本反战同盟、越南、印度、泰国的代表)共同抗日。郭春涛通过合法的文化活动,宣传共产党的抗日主张及战绩情况,加强国际抗日的情况交流及合作,将获得的重要情报通过王炳南及时转告中共中央。</p> <p class="ql-block">(在重庆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的郭春涛)</p><p class="ql-block">‍ 周恩来还介绍郭春涛到苏联驻重庆大使馆配合秘密工作。1941年,郭春涛获悉,在奥国总理来访时,德国大使陶德曼向蒋介石透露,德国即将进攻苏联,郭即命秦德君(郭夫人)将这一情况送到苏联大使罗申手里,后来罗申送来一份由斯大林署名的致谢电报。这一年,在周恩来、董必武、王若飞的帮助下,郭春涛、王昆仑、屈武、阎宝航、许宝驹等18人,联络国民党左派及进步人士,建立了"中国民主革命同盟"(后来又称"小民革")。这是一个在共产党领导下的统一战线性质的秘密政治团体,郭春涛是18个发起人之一。</p> <p class="ql-block">(民联主要领导成员第一排左起:朱蕴山、郭春涛、谭平山、陈铭枢、王昆仑)</p><p class="ql-block">‍ 1943年,由谭平山、郭春涛、王昆仑、陈铭枢、杨杰、朱蕴山等发起组织"民主同志座谈会",通过时事座谈会的形式达到交朋友,团结争取群众,扩大民主力量的目的,并受到中共南方局的热情支持。在此基础上在重庆曾家岩"特园"成立"三民主义同志联合会"(简称"民联")。抗战胜利,郭春涛乘坐中共代表团的飞机,作为代表团的一员由重庆飞往南京。之后周恩来指定吴克坚(中共秘密战线的卓越领导人之一)与郭春涛建立固定的联系,民联转入地下工作,配合中共做策反工作,直至解放,郭春涛被召京参加政协筹备工作并成为第一届政协副秘书长,不久又被任命为第一任政务院副秘书长。</p> <p class="ql-block">  最后,我想以郭春涛的笔墨来结束此文。这件作品是郭春涛写给民国政坛才子梁寒操的,梁寒操抗战时曾任军事委员会总政治部副部长(周恩来为部长)兼任远征军政治部主任。</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此作品写的是岳飞满江红词下阙中的一句脍炙人口的名言"壮志饥餐胡虏肉 ,笑谈渴饮匈奴血",句意是我满怀壮志地发誓吃敌人的肉,喝敌人的鲜血,反映了岳飞与匈奴不共戴天的仇恨和杀敌必胜的信心。</p> <p class="ql-block">  这件作品是远征军出发缅甸,联合盟军抗战前夕郭春涛写给远征军政治部主任梁寒操的,郭春涛用这句岳飞的名言来感染远征军,激励中华民族的爱国心,鼓励远征军英勇杀敌,表达中华民族对日本侵略者的强烈仇恨和打败日本侵略者的必胜信心。作品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全民抗日爱国的决心,当今我们更应该勿忘历史,用当年的抗战精神,团结一致把中国建设成一个民主富强的国家。特写此文,以此纪念。</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