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续《北极探险游记(1)—(6)》集</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9日,到达冰岛第3天,北极探险之行的第18天。9点从酒店出发,目标冰岛最著名的自然景区→“黄金圈”。10点首先到达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也称议会旧址国家公园),此时天气晴朗,蓝天白云,但气温偏低,都穿着厚厚的外套,观景台上密密麻麻的已经有很多游客</p> <p class="ql-block">辛格维利尔国家公园是冰岛首个国家公园,位于冰岛西南部雷克雅未克东北40公里处,既是世界文化遗产又是欧亚与美洲板块交界的地质奇观,兼具千年议会遗址与独特自然景观。该公园于2004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p> <p class="ql-block">那几幢白色的小房子就是千年议会遗址,公元930年起成为冰岛议会阿尔廷(Alþingi)的召开地,持续运作至1798年,被誉为“世界最早的民主议会遗址”。1944年冰岛在此宣布独立。</p> <p class="ql-block">地处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带,裂谷以每年2厘米速度分离,形成长达5公里的Almannagjá断层峡谷。</p> <p class="ql-block">黑色火山岩与青苔地貌交织呈现独特景观。</p> <p class="ql-block">也是全球唯一可肉眼观测大西洋中脊的陆地区域</p> <p class="ql-block">左边悬崖是北美大陆板块,右边的湖泊是欧亚大陆板块</p> <p class="ql-block">更大的裂缝中间形成了湖泊河流</p> <p class="ql-block">走过这个特殊之地的团队,留下集体照是必须的啦!</p> <p class="ql-block">在欧亚板块与北美板块交界处走栈道至10点40分到第二停车场上车,去下一个打卡点“番茄农场”</p> <p class="ql-block">进入农场,近距离看到了冰岛的矮脚马</p> <p class="ql-block">Friðheimar番茄农场位于冰岛雷克霍特镇(Reykholt),是黄金圈沿线东北方向的一个有机农场,以西红柿种植和特色餐饮闻名。农场将外观不佳的西红柿制成番茄汤、番茄烈酒、番茄冰激凌等创意产品,既环保又美味。农场充分利用地暖、温泉自然资源加上科技手段来经营农场,常年保持恒温环境,全年光亮温暖。 </p> <p class="ql-block">我上了一个洗手间,等过来时,接待团队每团一小蓝的番茄已被品尝空了,这是另外一个团队刚刚进来,接待员正迎去呢</p> <p class="ql-block">我们没有在番茄农场用午餐,而是到了下一个景点“黄金瀑布”用的午餐,羊肉蔬菜汤就面包</p> <p class="ql-block">黄金瀑布形成于末次冰期冰川洪流,白河水流经32米宽的上层瀑布后,突然坠入21米深的玄武岩峡谷,每秒流量达140立方米,70米深峡谷仍在持续冲刷中。冰川融水携带火山矿物质,在阳光折射下呈现金色光斑,时常会有彩虹出现,如果是冬季来据说还能看到冰瀑与水雾交织形成动态冰雪景观。</p><p class="ql-block">一会儿我们将走下面这条小道到达观景台</p> <p class="ql-block">石壁上的女士雕像名为西格丽德·托马斯多蒂尔(Sigríður Tómasdóttir),她是20世纪初阻止黄金瀑布被开发为水电站的关键人物。1907年,英国商人Howell试图收购黄金瀑布用于发电,时任租赁人托马斯家族拒绝出售,其女西格丽德徒步100公里至雷克雅未克,通过法律手段与谈判阻止开发,她以“除非从我尸体上踏过去”的誓言,最终迫使项目搁置,成功捍卫了自然遗产,使瀑布得以保留至今。1979年划为自然保护区。如今瀑布入口处树立纪念碑,纪念这场环保运动。</p> <p class="ql-block">用手机内置的“车水马龙”模式拍的慢门,瀑布如牛奶丝滑</p> <p class="ql-block">拍了视频留作回忆,也与有眼缘的朋友分享,黄金瀑布为冰岛最大的断层峡谷瀑布。身在其中,亲眼目睹瀑布的震撼,亲耳倾听水流因落差而发出的震耳欲聋的轰鸣,特别是在最后落差时而蒸腾的水雾更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离开黄金瀑布,我们到了盖歇尔间歇泉地热区</p> <p class="ql-block">盖歇尔间歇泉位于冰岛西南部赫伊卡达勒地热区,形成于1294年地震后,该地区地热活动频繁,分布着多个喷泉、彩池和喷气孔,空气中弥漫硫磺气味。</p> <p class="ql-block">盖歇尔主泉:直径18米的圆形水池,中央泉眼水温超100℃,历史上最大喷发高度达170米,但自1915年休眠后,2000年地震虽重新激活,但喷发频率和高度减弱,现仅偶尔喷发。</p> <p class="ql-block">斯特罗柯间歇泉(有人把这里称为“小男孩”间歇泉),邻近盖歇尔间歇泉,大约5-10分钟左右喷发一次,水柱好几十米高呢,喷发过程很短,喷发出泉眼的瞬间是清透的绿色泉水,然后柱顶的蒸气团又瞬间成白色翻滚腾跃直冲空中,硫磺的气味弥漫在整个区域,景象太壮观啦,绝对没有辜负我们好几次间歇的等待。</p> <p class="ql-block">间歇泉多发生于火山活跃的区域,有人把它比作“地下的天然锅炉”,熔岩使地层水化为水汽,水汽沿裂缝上升,当温度下降到汽化点以下时,凝结成温度很高的水,每间隔一段时间喷发一次,形成间歇泉</p> <p class="ql-block">点开看看吧,千万不要错过,特别是第二次的喷发,绝对不会让人失望,是我等了好几个间歇才拍摄到的,送给有眼缘的你😜</p> <p class="ql-block">离开间歇泉回到市里,大巴驶过的海边,看到这座海盗船骨架雕塑,驾驶员停车让大家下去观赏一下,雕塑名为《太阳航海者(Sólfar)》,是雕塑家阿尔纳森(jÓn Gunnar Árnason1931-1989)的作品。使用古维京船造型。雕塑立于雷克雅未克北海岸旁的滨海步道上,这里也是历史上第一批维京人登陆冰岛的地方,是这座城市的重要标志和北欧地区海盗精神的象征。</p> <p class="ql-block">然后我们参观了市政厅,这里有城市规划模型图</p> <p class="ql-block">来到托宁湖畔,托宁湖大约形成于公元800年历经地质变化,现在常年栖息天鹅、灰雁、鸭类等水禽,也有人称它为“鸭子湖”</p> <p class="ql-block">湖畔海鸥成群,与人友好相处</p> <p class="ql-block">这一雕塑名为《不知名的政府官员》,是冰岛艺术家马格努斯·托马森创作于1994年。雕塑是一个穿着正装、走在上班路上的公务员,手提着公文包,头和肩膀被包裹在一块没有经过雕刻的岩石里。岩石是一个完美的比喻,代表了政府官员们沉重的工作,外表看似光鲜,但实际上压力山大,是一份吃力不讨好的工作。</p> <p class="ql-block">绿顶白墙建筑一看就是教堂,名为“自由教堂”</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冰岛议会大厦(Alþingi)也在托宁湖畔,由丹麦建筑师Ferdinand Meldahl于1880-1881年设计建造,是一座典型的19世纪传统建筑。建筑主体为深褐色砖体结构的二层楼房,前后各有一个小花园,整体风格庄重简洁。目前仅保留辩论厅、小会议室及部分议员办公室,其他办公区域已迁移至周边建筑。</p> <p class="ql-block">哈尔格林姆斯教堂(Hallgrimskirkja)是冰岛雷克雅未克的地标性建筑,为纪念17世纪冰岛诗人哈尔格林姆斯·彼得松(Hallgrímur Pétursson)而命名,他对冰岛文学影响深远。教堂奠基于1940年,高75米,是冰岛最高建筑之一,由建筑师古炯·萨姆雷森(Guðjón Samúelsson)设计。其外观灵感源自冰岛玄武岩柱状节理和火山熔岩形态,阶梯式灰白色水泥尖顶形似管风琴,内部采用北欧极简风格,主厅高30米,可容纳1200人。</p> <p class="ql-block">教堂前的雕像是西格松(Leifur Eiríksson)他是冰岛独立运动的领袖,据说雕像于1930年由美国赠送。</p> <p class="ql-block">这个穹顶的建筑是冰岛有名的“珍珠楼(Perlan)”,位于冰岛首都雷克雅未克市边缘的Öskjuhlíð山顶,占地3700平方米,为城市制高点建筑。该建筑根据冰岛艺术家约翰内斯·卡瓦尔上世纪30年代的创意设计,由6个容量各400万升、储存85℃地热水的储罐改建而成,1991年建成后保留原有供暖功能,钢结构穹顶由1176块玻璃构成半圆形外观,冬季用热水供暖、夏季用凉水降温。主体呈蘑菇状,底部三层为功能区,四层设观景平台可360度俯瞰市区及火山景观,周边区域冬季适宜观测北极光。</p> <p class="ql-block">晚上到海边去碰运气追极光,嘿嘿 居然幸运的捕捉到了,第一次亲眼看极光,肉眼见的可没有色彩,但感觉与云又不一样,只有通过拍摄才会出彩</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0日,到冰岛的第四天,北极之行的第十九天。因为冰岛发布飓风气象预警,原先计划深入南部地区游玩塞里雅兰瀑布、科斯佳瀑布和黑沙滩的行程只能以”不可抗拒”而取消了。无奈之下经商议后决定去尚未实施交通管制的雷克雅内丝半岛兜兜转转。风确实很大,大巴在行驶中明显感到车的摇晃。首先来到冰岛现任总统府</p> <p class="ql-block">欧亚/北美板块大陆桥,一桥架两地,桥下都是火山灰</p> <p class="ql-block">倒干净鞋里的火山灰,继续下一个打卡点</p> <p class="ql-block">这里是冰岛地热发电站。世界上只有少数幸运的地方能让地热近在地表,从地表喷涌而出。冰岛目前拥有200多座火山和几十个天然温泉,全国各地散布着热气腾腾的水池,利用地热能为85%的房屋供暖,全国有25%的电力也来自利用地下热能发电的电站</p> <p class="ql-block">远远的灯塔,原本准备过去看看的,结果导游说因为飓风也暂时不接待客人了,那就同框到此一游吧</p> <p class="ql-block">午餐还是在上海餐厅,老板娘介绍了这里的红海参和海产品,也不知海关有什么讲究,没见有人出手买下</p> <p class="ql-block">下午再次来到哈尔格林姆斯教堂,昨天因为到的时候教堂已经关门,只外观欣赏了一下,今天可以参观内里啦</p> <p class="ql-block">哈尔格林姆斯教堂从奠基到完工用了大概半个世纪的时间,只因它的建造资金主要依靠教会和信徒们的捐助,着实不易</p> <p class="ql-block">主厅高30米,配备由5275根金属结构音管组成的巨型管风琴(1992年完工)位于主厅。内部采用北欧极简主义风格,突出空间神圣感。</p> <p class="ql-block">很喜欢听教堂里的管风琴余音绕梁的声音。低音区可模拟冰川崩裂的闷响,高音区可复刻海雀的叫鸣。绕到琴师的背后,看见长长的连着好几页在一起的琴谱,还有琴师脚下灵活的如美人鱼甩尾般的双脚动作,脚尖和脚跟灵动配合,把音色发挥的如此丰富。好想也坐上去弹一曲,呵呵,录了一段视频给有缘人欣赏</p> <p class="ql-block">出了教堂,我们顺着彩虹商业步行街走到哈帕音乐厅</p> <p class="ql-block">哈尔帕音乐厅与会议中心,是位于冰岛雷克雅维克的综合性文化场馆,由丹麦建筑师团队与艺术家奥拉维尔·埃利亚松合作设计,2011年8月4日正式投入使用,其建筑灵感源自冰岛自然景观与极光,外立面采用透明砖墙设计,可随光线变化形成动态视觉效果,整体造型模拟海岸边的玄武岩岩石。导游说里面有部分玻璃听说是我们国内南京某个企提供的呢</p> <p class="ql-block">音乐厅旁的拉提琴的雕塑</p> <p class="ql-block">大巴路过海边时导游曾指着一栋建筑说是我国驻冰岛大使馆,我们反正是散步观光,就朝那边走去。但不巧,大使馆只上午办公,铁将军把门没进到里面</p> <p class="ql-block">漫步雷克雅未克海岸边,蓝天 白云 海浪 海鸥,还有经过暖阳洗礼的海风,吹在身上倒也不觉得太冷,景色自然是美</p> <p class="ql-block">走到海盗船骨架雕塑这里,今天没有人抢镜头了,随意拍</p> <p class="ql-block">走过冰岛总理府</p> <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2024年9月11日,到冰岛的第5天,本次北极之行的第20天。上午7点半离开住了4个晚上的格朗迪中心酒店去机场,我们将乘坐10点35分的北欧SK596航班去丹麦</p> <p class="ql-block">冰岛机场前的雕塑很别致,是一个破壳的蛋,象征冰岛作为新兴国家的发展潜力,寓意国家如同从蛋壳中破壳而出的海鸥,展翅高飞。</p> <p class="ql-block">与导游小莉告别留影</p> <p class="ql-block">第七集到此结束。</p><p class="ql-block">再见,冰岛!</p><p class="ql-block">下一集将记录我们在丹麦的所见所闻。欢迎再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