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第1天6月26日(周四)长途跋涉国际航线及船游阿姆斯特丹运河带</p><p class="ql-block">第2天6月27日(周五)游赞丹乐高房、大风车、阿克玛起司集市、海牙国际法院——和平宫、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p> <p class="ql-block">荷兰王国位于欧洲西北部。东邻德国,南接比利时,西、北濒北海。海岸线长1075公里。24%的面积低于海平面,1/3的面积仅高出海平面1米。沿海地区平均气温夏季16℃,冬季3℃;内陆地区夏季17℃,冬季2℃。相比之下北京今年热浪来袭时,气象台预报气温竟然高达39℃。</p><p class="ql-block">荷兰国旗呈长方形,由三条水平色带组成,由上至下的颜色为红、白、蓝,是现存最古老的三色旗。其中红色代表勇气,白色代表祝福及庇佑,蓝色代表对祖国的忠诚。</p> <p class="ql-block">2026年将是姐姐在英国拿到硕士学位,学成回国40周年。姐姐很想重返故地,再次重游一下当年学习生活过的地方,于是乎决定今年去英国旅行,顺便游览一下荷兰,邀我同往。既然既无需做攻略,又无需操心费神,还可躲避帝都盛夏之燥热,只要跟着走就行的轻松旅行,何乐而不为,立刻爽快应约同往。</p><p class="ql-block">一路厚厚的云层几乎覆盖了整个欧亚大陆,到了阿姆斯特丹上空才在云隙之间略见蓝天。</p> <p class="ql-block">D1.6月26日(周四)姐姐和姐夫25日从温哥华经巴黎、伦敦乘坐商务舱于26日17:40顺利到达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我则26日14:15从北京大兴机场(首次经此出境)乘坐南航CZ345超经舱,于18:40直抵荷兰首都阿姆斯特丹机场。出关时我竟然比1小时前先期到达的姐姐还早一点出了关。见面后又是一番热情拥抱寒暄,之后提取事先预订的自驾车辆,开启了荷兰自驾游。</p> <p class="ql-block">到宾馆放下行李,直奔运河游船码头,开启荷兰第一个旅游项目——船游阿姆斯特丹市内大河小渠(运河)。阿姆斯特丹运河体系是17世纪初城市规划的杰作,旨在应对城市人口激增和商业发展需求。四条同心半环形运河(包括辛厄尔运河)组成了“运河带”(grachtengordel),兼具住宅、交通、防御及河水调节、控制、处理功能。2010年运河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运河总长度超过100公里,与约90座大小岛屿及市内交通相连接的桥梁约1,500座。主要运河有绅士运河、王子运河和皇帝运河,均建于17世纪荷兰黄金时代。</p> <p class="ql-block">只有乘船游览阿姆斯特丹才能真正体会水城运河的独特韵味。游船穿行在大小河道间,河道两旁是典型的荷兰传统民居建筑。稍微留意就可发现运河两侧房子正面的门窗都是细长的,这是因为当时征收房产税是按门面的面积征收,荷兰人为了节省税负,都尽量减少门面的面积,形成房屋前门面窄小,而背后距幽深的建筑风格。但这样就造成大件家居用品无法通过正门搬入房屋室内,于是乎精明的荷兰人又在正面山墙上做手脚,在楼房的顶端装设突出的装饰性吊架,以便大型家具物品等能开窗入户而又不影响观瞻。</p> <p class="ql-block">傍晚乘船游荡于运河之上,穿梭于城市之中,桥梁交错,河渠纵横,舟水船龙,穿梭其中,好不惬意。由于地少人多,河面上泊有近2千家船屋,船屋各具特色,景色别具一格。</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侧各具特色的船屋。</p> <p class="ql-block">运河两侧大型建筑及民居房屋掠影。</p><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拥有众多旅游景点,包括历史悠久的运河网络、藏品丰富的荷兰国家博物馆、闻名遐迩的梵高艺术博物馆、名垂青史的安妮之家、绯闻天下的红灯区、大麻咖啡馆等等,未来几天我们将随兴而游,饱览名胜,采撷时新。</p> <p class="ql-block">运河本身位置就低,加之河道两侧建筑物及树木遮挡,只能拍到一些稍有特色的高大建筑物塔顶。</p><p class="ql-block">右图为阿姆斯特丹西教堂(Westerkerk),也是阿姆斯特丹很重要的一个教堂,建于1620-1631年,文艺复兴风格。这所教堂是在荷兰宗教改革(1578年)之后建的,是阿姆斯特丹最大的新教教堂。荷兰绘画大师伦勃朗于1669年10月8日安葬于此,但具体墓穴位置却搞并不清楚了。因为在20世纪90年代初的整修期间,教堂内大量骸骨被掘出迁葬,其中很可能包括伦勃朗的遗骸 。</p><p class="ql-block">左图不清楚是什么建筑的塔顶。</p> <p class="ql-block">只有在一些河道相对较开阔的水域,才能拍到景物相对完整的照片。</p><p class="ql-block">较低矮的白色建筑是阿姆斯特丹的海事博物馆(NEMO Science Museum),其独特的现代主义设计,造型犹如一艘即将起航的船 。较高的建筑是A'DAM 塔,集办公、娱乐等功能于一体,塔顶设有观景台和刺激的游乐设施。</p><p class="ql-block">此时看到女儿在朋友圈内惊呼,刚才晚七点在群内看到老爸与姑姑他们还在阿姆斯特丹机场焦急地相互寻找、定位、确认会面位置(因为所乘航班与到达时间不同),可刚九点多点,就看到他们已在运河上漂荡的身影。对父辈们珍惜时光、争分夺秒的特种兵式旅游效率,是完全跪拜,彻底折服啦。</p> <p class="ql-block">这是一座位于阿姆斯特丹河边的一座现代风格的办公楼,其独特的弧形椭圆外观和外置的金属逃生楼梯造型很有特色,十分吸引眼球,惹人注目。</p> <p class="ql-block">上图两座庞大的建筑,第一个长条状大棚是阿姆斯特丹中央车站,因为就建在运河边上,旁边也有船舶码头,因此推断应该是水陆两用的大型交通枢纽。第二个绿色巨轮状建筑应该是尼莫(NEMO)博物馆,这是一座科技馆 。</p> <p class="ql-block">上图是圣尼古拉教堂(Basilica of St. Nicholas)教堂建于1884年,新巴洛克和新文艺复兴风格。圣尼古拉是阿姆斯特丹的保护圣人。2012年,该教堂被梵蒂冈教廷晋封为乙级宗座,即(小)巴西利卡级别。</p><p class="ql-block">下图这座位于阿姆斯特丹运河上的建筑似乎是一座大型水上餐厅,具有中式传统建筑风格,飞檐翘角,绿瓦红梁,并装饰有许多灯带,在运河上十分抢眼。</p><p class="ql-block">阿姆斯特丹地处北纬52度,比我国哈尔滨北纬45度还要偏北一点,晚上10点半返回宾馆,天竟然还没黑。只是今天阴天风大,潮湿阴凉,天气预报白天最高气温16℃,而此时实际体感温度也就5-6℃,感觉来此不是享受盛夏避暑,而是体验晚秋之瑟瑟寒风,真可谓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呀。</p> <p class="ql-block">左图是圆顶教堂(Portuguese Synagogue),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座犹太会堂,建筑带有大型的圆顶结构,当前塔顶正在进行修缮维护。</p><p class="ql-block">中图<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韦斯特教堂(Westerkerk)的钟楼。韦斯特教堂是荷兰阿姆斯特丹的一座新教教堂,以其高耸的钟楼闻名,钟楼带有大型钟表,是阿姆斯特丹的地标性建筑之一。</span></p><p class="ql-block">右图是铸币塔(Munttoren), 它是阿姆斯特丹的一座中世纪塔楼。该塔原本是城市防御工事的一部分,后来在法国占领时期,在此铸造货币 ,因而得名。塔上带有钟表,在黄昏暮色下显得尤为有历史韵味。</p><p class="ql-block">以上几张照片都是在乘船游览阿姆斯特丹运河时拍的运河沿岸相对醒目的建筑。</p> <p class="ql-block">运河里不仅能看到不少花饰游览船,天气好时还能看到欧州板爷们“明目张胆的窃取阳光”的顽皮身影。</p> <p class="ql-block">D2.6月27日(周五)踏踏实实休息一晚,缓解了前一天因乘机及时差所造成的疲惫。吃过早餐后驱车前往赞丹风车小镇,这里是离阿姆斯特丹最近的风车观赏点,离住宿地也就二十几分钟的路程,是绝大多数来荷兰的游客必选之地。</p> <p class="ql-block">赞丹有一片建筑以青兰色为主基调,色彩鲜艳,造型别致,似乐高积木?又似马赛克拼图?这里把真实世界编织成了变幻莫测的童话蓝图。只是由于清晨云层较厚,缺少光影衬托,感觉略钝,拍不出效果。不管怎样,路边停车,匆忙拍几张算是到此一游,打卡留念啦。</p> <p class="ql-block">风车是荷兰四大国宝之一。荷兰由于地势低于海平面,土地面积有限,而人们居住生活又需要土地,于是乎在海边筑堤造坝,围海垦田。在此过程中,大量利用风车把风能变成巨大的动能,或用来抽取排出堤坝内的淤水、或用来替代人力,锯木、榨油、造纸和磨面等生活方方面面,据说高峰时期整个荷兰有上万台风车,堪称早期绿色环保的典范。</p> <p class="ql-block">孤堡张篷立堤边,</p><p class="ql-block">四臂揽风天地旋。</p> <p class="ql-block">锯木榨油又磨面,</p><p class="ql-block">摇扇抽水造良田。</p> <p class="ql-block">房前桥下水潺潺,</p><p class="ql-block">屋后风车抚炊烟。</p> <p class="ql-block">湖畔风光似童话,</p><p class="ql-block">醉翁梦说赛天仙。</p> <p class="ql-block">木鞋曾是荷兰人生活中的必需品,但如今却成为最具民族特色的工艺品,是民族风俗文化的缩影。木鞋与风车、郁金香、奶酪齐名,是"荷兰四宝"。如今荷兰木鞋已少有人穿了,倒是观光客喜爱不已,成了必购的纪念品。木鞋虽是木头制作,却不是木匠的活儿,而是鞋匠的活儿,确切地说更像是雕刻匠的活儿。因为制作木鞋不像制作其他木器那样,可以卯榫粘接,钉钉拼装,一只木鞋是在一块完整的木头上镂刻出来的。在经过能工巧匠的精心雕刻与绘画上漆,一双双风格迥异,花式新颖的工艺品就摆在了观光客面前,吸引他们的目光,使之爱不释手,慷慨解囊。</p> <p class="ql-block">本以为现在没人在穿木鞋了,却在路边一家户门外偶然看到摆放在鞋架上在用的木鞋。请看左图左下方红框内的鞋架。右图为变焦拉近木鞋架照片。</p> <p class="ql-block">荷兰木鞋的造型很可爱,整个样子像一艘小船,加上轮子又像小车,即可穿着实用,又可装饰环境,还可做花瓶等。</p> <p class="ql-block">荷兰人爱运动,爱骑车,身材高大、平易友善。看看这几位英姿飒爽的美女身高应该都在175cm以上吧,好威猛呀。</p> <p class="ql-block">“看我干啥”?</p><p class="ql-block">“你的装扮吸引了我,一双脚说爪非爪、说蹼非蹼的”。</p><p class="ql-block">“我叫骨顶鸡,一身黑礼衣;顶冠鸭舌帽,搭配白口罩;脚穿黄绿靴,水陆游两栖。咋地啦,碍你啥事,一边拉呆着去”。</p><p class="ql-block">喔噻,口气还挺横,惹不起还躲不起吗?俺走,俺走就是啦。</p> <p class="ql-block">荷兰由于海平面低,土壤潮湿,适合牧草的种植,养牛业十分发达,从而发展出了旺盛的起司农业。荷兰每年的起司出口量超过 40 万吨,居世界首位,素有起司王国的美誉。其中的高达 Gouda 奶酪和艾登 Edam 奶酪在全球的起司市场中占据着主导地位,很受欢迎。</p><p class="ql-block">记得小时候家中的一位亲戚,我应该叫舅姥爷,原家族是地方乡村豪绅,解放前分家产,他把分得的田产卖了,买了两头荷兰奶牛,准备发展奶牛业。却因不通此道,荷兰奶牛水土不服,牛被养死了,以至家境败落。结果塞翁失马,焉知祸福,解放后被定为贫农出身,文革时期逃过一劫,少遭了不少罪,成了造反派。而其他几位舅爷(舅爷的兄弟们)保留了家产土地,被划分为地主成分,文革时期被批的、挨斗的,一个个被整的灰眉土脸,成为家族笑柄。</p> <p class="ql-block">午前来到阿克玛Alkmaar市起司集市。阿克玛起司集市(Alkmaar Cheese Market)是荷兰最著名的传统奶酪交易市场。集市在市中心古老的计量所前的广场(Waagplein)举行。每年4月的第一个周五至9月的第一个周五,每周五上午10点至下午1点开放。阿克玛集市是自1365年便有乳酪磅秤的集市,其奶酪交易历史悠久,至今已延续了660年 。</p><p class="ql-block">位于主广场的老计量所,现在是起司博物馆,展示当地奶酪的发展历史、制造设备及生产过程等,18、19世纪乳制品工厂出现前所使用的工具尤其值得一看。</p> <p class="ql-block">交易开始时,首先由身着白袍的老督察员对奶酪进行鉴定,通过嗅闻香味、摸拍硬度、品尝味道等方式,判断奶酪品质,鉴定合格的奶酪会被盖上标明制造厂家、重量、日期的章 。</p><p class="ql-block">其后制造商和买主通过当面以手势商讨价格,达成一致后伸出右手相互击掌,表示交易完成,无需签订契约 。这套独特有趣的交易过程是从 16 世纪流传至今的,被奶酪业者们完整地保留传承了下来。为确保交易的公平,每座起司市场还都设有称重房。成交后的奶酪会被运送到称重房过磅称重。</p><p class="ql-block">集市广场上还有不少身穿荷兰传统服装(蓝条上衣、白色尖帽、红裙红袜红领巾、荷兰木鞋)的起司小妹,兜售已经包装好的各类散装起司。起司集市周边摆满了售卖的各式起司以及荷兰小吃的摊位。在这里可以随意品尝新鲜香浓的各式奶酪,真是一生难忘的地道荷式风情体验。</p> <p class="ql-block">集市上不仅有交易实况播放,还有奶酪搬运表演,搬运工分4队,每队7人,身着白衬衫、白长裤,头戴白、黄、绿、蓝四种颜色的草帽区分队伍。这些身材壮硕的荷兰大汉用一种双肩斜背式宽带挂于肩头,用背带两端的绳套,挂于起司货架端头,每两人一组,一般每次要搬运 8 块,每块重 13 公斤的起司砖。快步穿梭奔波于市场到磅秤房之间。</p> <p class="ql-block">起司砖13公斤/块x8块+装载架≈120公斤,两人架起如此重量,还能健步如飞在场内奔跑,没点配合与体力是撑不住的。他们肩背着厚重的起司砖,看似有些夸张非协调地摆动着双臂,实则只有两人错开步调,才能控制好平衡与步伐,从而迅速平稳的将交易好的起司砖送到秤房过秤,再送到采购客户手里,看上去十分有趣。</p> <p class="ql-block">我兴致勃勃的搬起一块起司砖倒置于手中(寓意起司到手),掂量了一下着实不轻。这才理解为何场地里的搬运工人为何各个膀大腰圆,行走夸张。场地里一位中年游客,也许自认为身材高挑匀称,也想尝试挑战一下搬运工的角色,搓手挽袖地挂上背带站到起司架前,勉强将货架抬起,但还未做好摆拍姿势,后面的搬运工使坏,轻轻晃动了一下货架,这位贤兄立刻东倒西歪,败下阵来,惹得场边游客一阵哄笑。</p><p class="ql-block">摊位上的工作人员都穿着荷兰传统服装,游客们可以在这里免费品尝口味多样的各种起司,没有任何的购买压力。</p><p class="ql-block">在集市上才第一次看到起司根据配料口味不同,竟然有多种颜色。起司摊的美女十分热情地刮下一片绿色起司让我品尝,一片绿色的还未入口,第二片黄色的就已备好,真是既开了绿眼,又饱了口福,还切身体验了一把荷兰传统文化与美味。</p> <p class="ql-block">荷兰海牙国际法和平宫位于海牙市郊,是联合国国际法院、国际法图书馆和国际法学院所在地。和平宫建造于1907 年至1913 年之间,主要资金来自于美国人卡内基(Andrew Carnegie)的捐赠,<span style="font-size:18px;">是荷兰的著名建筑。其</span>内设国际法庭(常常被称为世界法庭)、国际仲裁庭、海牙国际法学院和庞大的国际法图书馆。全球各国都为其中的陈设提供了礼品。</p><p class="ql-block">下午驱车前往这里参观,遗憾的是这里不接受散客预订,要事先随专业团体预约方能入内参观。且入内要保持肃静不能随意走动,不能拍照,这对我这个打卡客来说就失去了入内参观的动力。但对一辈子学法释法护法,错过入内参观并旁听审判过程的姐夫来说的确有些遗憾。无奈仅能在门口的小展厅简略参观一下,在门口拍几张照片,就当是到此一游过啦。</p> <p class="ql-block">离和平宫不远的这尊雕像是为纪念威廉一世(Willem den Eerste ,奥兰治亲王,荷兰国父 )的雕像,基座上的文字意思是“献给奥兰治亲王威廉一世,荷兰国父。感恩的人民 1848年”。</p> <p class="ql-block">这尊位于荷兰海牙朗贝特广场的纪念碑也是威廉一世纪念碑(Het Monument voor Willem van Oranje-Nassau),被称为威廉亲王纪念碑或奥兰治的威廉纪念碑。是为了纪念荷兰独立战争的领导者、荷兰共和国的奠基人——荷兰国父威廉·奥兰治而建。纪念碑由荷兰雕塑家里克·罗洛夫斯(Rik Rolloos)设计,于1928年揭幕。</p><p class="ql-block">纪念碑主体为石质基座,基座上矗立着青铜雕像,雕像中的威廉一世身着披风,右手高举,仿佛在号召人民为自由而战。基座上还刻有铭文,铭记威廉一世的丰功伟绩。</p> <p class="ql-block">其后又来到位于荷兰海牙的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这里原本是拿骚–锡根亲王约翰.毛里茨(Johan Maurits)的住宅,在1822年对外开放、成为荷兰首屈一指的美术馆,镇馆宝藏有荷兰大画家维梅尔的《戴珍珠耳环的少女》、伦勃朗的《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等名画名作。</p> <p class="ql-block">戴珍珠耳环的少女Girl with a Pearl Earring:是维梅尔最知名的画作,跟台夫特一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并列为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的镇馆之宝。这幅画在黑幕背景衬托下,一位回眸莞尔一笑,颇具异国风情的少女,穿带着具有东方风情的头巾服饰,一颗闪亮的大珍珠挂于耳下,色彩搭配柔美,脸型轮廓饱满。两粒明亮的大眼珠,明眸善睐、炯炯有神;高挺的鼻梁,端庄秀丽,鼻下一张微微张开的朱唇隐露出少许皓齿,突显出少女的纯洁善良,真是勾魂摄魄,让人神摇意夺,怦然心动。也难怪成了举世闻名的人像画之一。这幅画真的是笔墨难以形容描述,只能亲临现场静静观赏,才能体会到它的典雅与动人之处。</p> <p class="ql-block">台夫特一景/Gezicht op Delft/View of Delft:维梅尔留下的画作不多,仅存的画作主题大多是室内静态画,室外画只有2–3幅,但每幅都是惊为天人的名作。台夫特一景中蔚蓝的天空飘浮着几団重云,遮挡了画中右前方老城东门的光线,但从云团间撒漏下的阳光照亮了后方建筑,更衬托出东门的古朴典雅;前景河边的行人给整个静态的城市风景添加了一丝活力,充分展示了这个小镇的平和悠闲,展现出数百年前台夫特的市容市貌。画中的东城门是台夫特现在硕果仅存的老城门!后来我们还专门去该城门下拍过照。</p> <p class="ql-block">尼古拉斯.杜尔博士的解剖学课/De anatomische les van Dr. Nicolaes Tulp是伦勃朗的名作,虽然伦勃朗最广为人知的画作是由国家博物馆收藏的《夜巡》,但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也有一些伦勃朗画作,最有名的就是这一幅,是伦勃朗受杜尔医生的委托描绘的群体画像,构图中一群医生以不同的姿态、角度、神情,聚精会神地观察杜尔博士的解剖示范,每个人的表情体态都活灵活现。</p><p class="ql-block">说到杜尔医生,也是时代奇人,他是阿姆斯特丹黄金年代的名医,在他妻子过世几年后,他自认身为德高望重的解剖学医生,有义务传承学问,就每年定期在新市场的计量所演示解剖,而这幅画中被解剖的是一位由莱登(伦勃朗故乡)移居到阿姆斯特丹、被处决的盗贼。</p> <p class="ql-block">伦勃朗自画像Zelfportret:伦勃朗爱画自画像,而且他又超多产,他的自画像多如牛毛,基本上他都是用自画像来练习新技法,有些自画像也称得上是世界名画,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也有收藏几幅。这边介绍的这幅是他在63岁时画的,也是他人生的最后一年,不像前半生意气风发,完成《夜巡》后伦勃朗的生活就每况愈下,由这幅画也能体会到一点他在这一时期的沧桑与困顿!</p> <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画家是Jan Steen,荷兰黄金时代知名的风俗画家,当欧洲其他地区绘画还在以王公贵族或圣经故事作为主题时,荷兰的画家已经将焦点转移到庶民生活。</p><p class="ql-block">这幅画的主角们看起来和乐融融、是个正在饮酒作乐的荷兰家庭,但是画面的右侧能够看到一位儿童在成人的唆使下正在吸烟,让人感觉有些惊诧。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其实Jan Steen 的画作都有一定的教化寓意。</p> <p class="ql-block">莫瑞泰斯皇家美术馆内还有重多曲尽其妙的珍藏画作,在此就不做一一介绍了。</p> <p class="ql-block">海牙是一座十分清洁宁静宜居的城市。</p> <p class="ql-block">海牙既有历史沉淀、又有文化凝聚、无噪杂不喧哗,令人喜爱。傍晚恋恋不舍离开这座小城,返回阿姆斯特丹。</p><p class="ql-block">至此已将荷兰旅行全部行程编纂完毕,但鉴于照片较多,文稿冗长,暂将第1/2两天的行程编纂完毕。暂且发表,随后还将有:</p><p class="ql-block">第3天.6月28日(周六)游览荷兰国立博物馆、伦勃朗故居及在阿姆斯特丹市内红灯区等活动。</p><p class="ql-block">第4天.6月29日(周日)高尔夫球场漫步及游览荷兰世外桃源——羊角村等。</p><p class="ql-block">第5天.6月30日(周一)游览小孩堤防风车阵、皇家代尔夫特蓝瓷工坊、鹿特丹方块屋、集市广场和参观梵高艺术博物馆等。</p><p class="ql-block">敬请期待。</p><p class="ql-block">今天是爱女的生日,借此向远在大西洋彼岸的小棉袄祝贺生日快乐🎂💐💐💐</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2025.8.22</p><p class="ql-block">于北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