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赋能成长 游戏连接童心——市实验二小一年十四班一年级下学期语文口语交际《一起做游戏》实践活动纪实

关内梅子

<p class="ql-block"> 在2025年4月21日的市实验二小一年十四班,语文课化作一场充满欢声笑语的“游戏派对”。一场以“一起做游戏”为主题的口语交际实践活动热闹开展,孩子们用稚嫩语言传递热情,在互动里收获成长。</p> <p class="ql-block">  课堂小课堂,社交大本领</p> <p class="ql-block"> 活动一开始,老师变身“交际小导师”,细致讲解邀请小伙伴做游戏的“三部曲”:清晰介绍游戏名称、用“先……接着……最后……”等顺序词说明规则、主动大方发出邀请。为让孩子们更直观理解,老师带来生动示范:</p> <p class="ql-block">小红:“小丽,我们一起玩老鹰捉小鸡的游戏吧!”</p><p class="ql-block">小丽:“可是我不会玩啊!”</p><p class="ql-block">小红:“没关系,我来教你,这个游戏至少要有三个人才能玩。首先一个人当老鹰,一个人当鸡妈妈,其余的人当小鸡;接着鸡妈妈要把小鸡们护在身后,老鹰要绕到鸡妈妈后面抓住小鸡;最后当小鸡们都被抓光,老鹰就获胜了。”</p><p class="ql-block">小丽:“听上去真有趣,让我们一起玩吧!”</p> <p class="ql-block">  这段对话让大家瞬间掌握口语交际秘诀,连平时害羞的孩子都忍不住小声模仿。</p> <p class="ql-block">  有了“说明书”和“范例”,孩子们积极性被彻底点燃。他们眼里闪着光,小手举得高高,迫不及待要把最爱的游戏分享给小伙伴。</p> <p class="ql-block">  游戏大集合,语言显神通</p> <p class="ql-block"> 课堂上的小组交流环节,成了“游戏创意展”。孩子们结合生活经验,化身小小“游戏推荐官”,用条理清晰的语言发出邀请,孩子们的游戏既有追逐类,又有规则类游戏,还有互动类游戏,更有经典的传统游戏,不同类型的游戏在他们的介绍中各具趣味。</p> <p class="ql-block">  追逐类游戏</p><p class="ql-block"> 这类游戏充满动感,考验反应与速度。</p><p class="ql-block"> </p> <p class="ql-block">  孟禹蒙推荐的丢沙包,需要至少三人参与,两人站两边用沙包打中间的人,中间的人躲避或接沙包,被打中就轮换,接中加分,趣味十足。</p> <p class="ql-block">  李雨垚、赫明城、马恺浡、由师齐等同学组队推荐“一二三木头人”:“首先大家站成一排,接着选一个人背对我们喊‘一二三木头人’,喊完转身时所有人都要静止,最后谁先动就淘汰,坚持到最后的人赢!被淘汰的人下轮当木头人,紧张又刺激呀!</p> <p class="ql-block"> 规则类游戏,有着明确且独特的规则,充满挑战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  受爸爸交警职业影响的张斯恒介绍“红灯绿灯停”,他当“红绿灯”背对大家,喊“绿灯”时大家前进,喊“红灯”时要定住,动了回起点,先碰到他后背的人获胜,把交通规则融入游戏,新鲜又好玩。</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陈昊临讲解的跳房子,用粉笔在操场画格子,从第一格开始单脚或双脚跳,踩线或跳错就重来,简单却充满童趣。</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刘嘉和、屈乐航、田益航、刘芷彤向小朋友们推荐的贴鼻子游戏:“贴鼻子游戏超有趣!首先<span style="font-size:18px;">先在黑板画没鼻子的熊脑袋,接着</span>蒙住眼睛原地转三圈,然后凭着感觉<span style="font-size:18px;">拿着“鼻子”</span>走向黑板,最后<span style="font-size:18px;">歪就输,</span>把鼻子贴到正确位置就成功啦!”这个有趣的游戏,充满挑战与欢乐。</p> <p class="ql-block">  互动类游戏,强调多人参与和互动,氛围热烈。</p> <p class="ql-block">  杨雨珩、赵艺乔、王嘉澳兴奋地说:“来玩捉迷藏吧!先石头剪刀布选一个人当‘寻找者’,接着他要闭眼数到十,其他人赶紧藏起来,最后找到所有人就算成功啦!捉迷藏,是经典的互动游戏。</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张梦迪的丢手绢,大家围坐成圈,一人拿手绢转圈丢,其他人唱《丢手绢》,丢到谁身后,谁要追上丢手绢的人,没追上就表演节目,充满欢快的氛围。</p> <p class="ql-block">  经典传统游戏,承载着童年回忆,深受喜爱。</p> <p class="ql-block">  刘书朋、高皓轩、吴晓楠都推荐了老鹰捉小鸡。刘书朋说自己当老鹰,抓到小鸡后就当鸡妈妈,被抓的人当老鹰,角色可互换;高皓轩讲母鸡和小鸡站一排,母鸡保护小鸡,老鹰专捉小鸡,捉到算老鹰胜,否则母鸡和小鸡胜;吴晓楠则介绍“小鸡”要排成队抓前面人的衣服,躲在“母鸡”后,“老鹰”抓最后一只“小鸡”,“母鸡”张开手臂保护,人多一起玩更有趣。</p> <p class="ql-block">  李慕瑶模仿猫咪叫声推荐:“猫抓老鼠游戏需要一个‘猫’和几个‘老鼠’,首先要用石头剪刀布来决定谁当‘老鼠’,赢了当老鼠,输了的当猫,老鼠要偷‘粮食’后藏起来,接着‘猫’负责抓,最后抓到所有‘老鼠’后游戏就结束啦!”</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王羿珩边比划边说:“跳皮筋要先把皮筋套在两个人脚上,接着按照口令在皮筋上跳“开、关”的不同动作,如果碰到皮筋,就输了,如果最后完成所有动作就算过关!”</p><p class="ql-block">​</p> <p class="ql-block">  朱漫欣的石头剪刀布闯关游戏充满挑战:“首先我们石头剪刀布定输赢,接着赢的人可以前进一格,最后先闯过所有关卡的人获胜!</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  佟梓瑜指着地上说:“</span>我们先画一个有飞机形状的格子,然后两个人石头剪刀布,赢的那一方将沙包扔到第一个格子中,然后单脚跳入格子,然后双方再继续石头剪刀布,赢的一方再逐格向前跳,最后全部跳到终点就赢啦!”</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一个个经典游戏在孩子们的描述中鲜活起来,他们介绍规则时逻辑清晰,发出邀请时热情满满,一句句“我们一起玩吧”像小魔法,总能让小伙伴爽快答应。课后,孩子们还把这些可爱的对话写成文字,让瞬间的精彩变成了永恒的纪念。</p> <p class="ql-block">  成长看得见,收获满当当</p> <p class="ql-block"> 这场看似简单的口语交际活动,藏着大大的成长密码。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清晰表达游戏规则,更掌握了人际交往的“敲门砖”——主动、大方、有条理的沟通方式。当他们能用语言打动同伴,用规则规范游戏时,脸上洋溢的自信与快乐,正是语文核心素养落地的生动写照。</p> <p class="ql-block">  如今,课间的操场上,孩子们玩游戏时少了争执,多了默契;交往中少了羞涩,多了主动。这场以游戏为媒、以语言为桥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孩子们爱上表达,更在心中种下了沟通与合作的种子。</p> <p class="ql-block"> 成长不只是课本上的文字,更是课堂里的欢笑、交流中的勇气。市实验二小2024级十四班的孩子们,正用语言编织友谊,用游戏点亮童年,在一次次实践中悄悄长大……</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