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8月19日,我们结束了西江千户苗寨的游览之后,从凯里坐大巴去荔波县,准备在荔波小住几天,同时去大小七孔景区打打卡。</p> <p class="ql-block">这是荔波火车站站前广场。</p> <p class="ql-block">这是荔波客运站和游客集散中心。</p> <p class="ql-block">号称全域智慧,够牛的。</p> <p class="ql-block">客运站前便有去荔波大小七孔景区的班车,半小时一班,票价7元,全程约30Km,要从西向东穿过古镇、新城、火车站、再过去就到了。</p> <p class="ql-block">荔波县,隶属于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地处贵州省最南端,云贵高原向广西丘陵过渡地带,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毛南族自治县、南丹县毗邻,总面积2431.8平方千米。截至2024年12月,荔波县辖1个街道、5个镇、2个乡。截至2024年7月,荔波县户籍人口数为18.60万人。截至2024年末,荔波县常住人口15.59万人。</p><p class="ql-block">荔波在前221年为象郡毋敛县地。629-744年历经多次建置更改;970年设羁縻荔波州;1265年被三土司割据。1368-1740年,荔波多次变更所属地区与建置。民国时期,先后属多个贵州行政督察专员公署。1949年12月6日解放之后,荔波县历经多次行政归属变更,1959-1961年曾与独山合并,1961年6月恢复建制后至今隶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属中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温热多雨。年均温18.5℃,无霜期长。境内河流属珠江流域,有打狗河、三岔河、甲料河水系,河流多南北向分布,具山区特征。</p><p class="ql-block">荔波县是中共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拥有国家5A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水春河漂流、黄江河国家级湿地公园、瑶山古寨景区等景区景点。</p> <p class="ql-block">中午到达荔波,在汽车客运站右侧红绿灯左转弯向前的一条马路上都是餐饮和酒店、民宿。</p><p class="ql-block">在贵州,一年的旅游旺季是6~8月,是避暑+暑游(学生)叠加的旺季,房价涨50%~100%以上。但一过了八月廿日,客流就急剧减少,这是当地民宿、餐饮经营者普遍反映的信息。</p><p class="ql-block">在网上找一家与心中性价比相宜的酒店民宿,致电了解一下有没有电梯、坐便还是蹲便(贵州云南不少旅馆都是蹲便,用久了坐便的人已没腿劲用蹲便了。)、有无窗户、二只床还是大床、是否含早餐、有无公交直达、连住几天可否再优惠、附近餐饮方不方便?当然有些信息在网上已经提供,你只需问没有而想了解的信息。</p><p class="ql-block">我们找了一家规模中等,有电梯的民宿,住三天房价110元/晚的标间(标间一般是二个床)。</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放下行李,稍为吃点饼干之类的,就直奔荔波古镇而去。</p> <p class="ql-block">荔波古镇是一处仿古旅游综合体项目,坐落在贵州省荔波县玉屏镇建设村南门坝上菜园。用地面积为1099亩(725340m2),总建筑面积约1000000m2,总投资超过32亿元人民币,分五期六年建成。是一个融中国古典建筑、园林艺术、贵州荔波民族文化传承保护和展演为一体的,集旅游、运动、商务、休闲娱乐、商业及配套住宅于一身,涵盖吃、住、行、游、购、娱六大要素的民族文化旅游综合体项目。</p> <p class="ql-block">这里的餐饮大都是以牛肉为主材。可能贵州是肉用黄牛的主产地。</p> <p class="ql-block">转了一圈,没啥看头,与许多古镇一样都是新镇套上个仿古马甲而已。人们也仅把此地当作住宿餐饮之街肆了。</p> <p class="ql-block">在民宿附近的大街上蹓跶,还发现了把一个“现切牛肉粉”的特色小吃做成整面墙的巨幅广告,很少见的,创意满满,值得点赞!</p> <p class="ql-block">卖牛肉的还在门前搭了个小牛棚,放了二头牛标本。</p> <p class="ql-block">看看这里早餐的牌价,价格与你家乡比比看,谁贵谁廉?</p> <p class="ql-block">小七孔景区很大,计划花费一天的时间。在景区里怎么走?百度了一下:</p><p class="ql-block">从西门进入荔波大小七孔景区最省力,因全程为下坡路线,适合体力有限或携带老人、小孩的游客。</p><p class="ql-block">西门与东门的省力对比</p><p class="ql-block">1.西门优势。</p><p class="ql-block">●地形省力:西门海拔较高,游览路线为卧龙潭→鸳鸯湖→翠谷瀑布→水上森林→小七孔古桥,全程下坡,步行轻松。</p><p class="ql-block">●人流分散:淡季或早晨时段,西门团队游客较少,体验更佳。</p><p class="ql-block">2.东门特点。</p><p class="ql-block">●若从东门进入需逆流而上,全程上坡,体力消耗较大,但可通过观光车直达西门后反向游览(东门→乘车至西门→下坡游览)。</p><p class="ql-block">于是我们进入景区后马上坐车去西门(图片就是西门),然后再在西门坐车开到里面的第一个景点:卧龙潭。路过卧龙潭却不让你下车,非得到西门再坐车倒过去,这景区管事的人可能长了个猪脑。来回一折腾,一个多小时浪费了。</p> <p class="ql-block">进入景区的第一个景点就是卧龙潭。</p> <p class="ql-block">卧龙潭﹣﹣原名翁龙潭,是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据科学考察,卧龙潭发育于黄龙灰岩中,形成于黄后地下河中游段在翁龙峰丛洼地出水口处,主要受地势和地下水排泄出口控制,刚从地下流出的河水在下落过程中由于压强减小、流速加快,使得二氧化碳从水中向大气释放,所以在出水洞口处沉淀大量钙华,形成钙华跌水。由于出水口地形相对平缓开阔,地下水出露后,由于地表水流侧向夷平作用而形成狭长型湖面。现下部人工筑坝,使得这里水位加深,出水口已经被淹没,最终形成一长160m左右,平均宽为70m的狭长湖面。潭面平静如镜,潭水的颜色,随着光线和时间,发生着不断的变化,从潭边向潭中心望去,潭水的颜色从碧绿、淡蓝、明蓝、暗蓝依次呈现。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声轰鸣,水雾蒙蒙,四周的山、树、林倒影在平静如镜的水面上,形成一幅山水交融的画面,让你分不清哪些是实景哪些是倒影。每遇山洪爆发,波浪翻滚,真有蛟龙显威之势。而平时,卧龙潭则像沉睡中的"小家碧玉"自然清新,安静平和。</p> <p class="ql-block">湖水色彩的起因:主要源于湖水对太阳光的散射、反射和吸收。太阳光或自然光是由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组合而成的复色光,在光谱中,由红光至紫光,波长逐渐减小。卧龙潭的湖水呈现艳丽的蓝绿色,说明湖水中短波长的散射远大于长波长,这就是瑞利散射效应。</p><p class="ql-block">湖水中常见的CA2+、MG2+,HCO3﹣等离子也有增强短波光散射的作用。同时由于湖水透明度高,湖底的灰白色钙华、黄绿色藻类对透射光的选择性吸收和反射,也增加了湖水色彩的层次和变化。另外,荔波樟江的湖泊处于地形起伏很大的深切峡谷中,不同地段同一时间、同一地段不同时间,太阳光的入射角及入射量、湖水表面对光的反射状况和湖水的透明度都有很大的变化,因此也造成了湖水色彩的更加变幻多姿。</p> <p class="ql-block">在卧龙潭下面的一段峡谷搞了个漂流项目,吸引年轻人去体验。</p> <p class="ql-block">过了卧龙潭,下一个点是鸳鸯湖,有些儿童娱乐的游船之类,我们不感兴趣就没过去。</p> <p class="ql-block">这座拦水坝在丰水季有水从鸳鸯湖漫溢出来进入湿地。恰当的高位让娱乐心盛的游客穿了溯溪鞋、洞洞鞋、塑拖,甚至赤脚上去走几趟,让清凉的溪水洗刷一下旅途的疲乏和闷在运动鞋里的脚湿气。</p> <p class="ql-block">鸳鸯湖下面一块平坝是个歇息卖餐饮的地方。游客一早进入景区,走到这里已是饭点时分,没带干粮的人不得不补充能量了,但价格翻了四倍。外面的一碗粉到这里标价48元,一份炸土豆+油炸豆腐包是24元。</p> <p class="ql-block">补充过能量便进入湿地区。</p> <p class="ql-block">游客中青少年居多,我们老年朋友有轧闹猛之嫌。</p> <p class="ql-block">过了湿地便进入翠谷瀑布。</p><p class="ql-block">翠谷瀑布:高60多米,封闭峰丛洼地,群山苍翠,水流贴岩而下。</p> <p class="ql-block">顺坡而下的几股水流,流入坡前的池塘。</p> <p class="ql-block">人很多啊!</p> <p class="ql-block">下一段行程便是水上森林。</p><p class="ql-block">水上森林:树木扎根河床岩石缝中,形成“树在石中长、水在石上流”的独特生态系统,全长约2000米,全球喀斯特地貌绝无仅有。</p> <p class="ql-block">天公不作美,下起了小雨。</p> <p class="ql-block">在蜿延的山林中穿行,不用耽心迷路,顺着石砌的山道顺坡随大流往前走就行。</p> <p class="ql-block">空气中负离子含量是绝对的高,到这里来仿佛是来洗肺的。</p> <p class="ql-block">沿途看见那恣意横流的溪水像水墨画一般,忍不住这也咔嚓,那也咔嚓,全不顾手机电量在快速流失。</p> <p class="ql-block">越往下走水势越大,哗哗的水声让人禁不住想起那首老歌。歌词是不是“泉水叮咚、泉水叮咚…”?可这是比泉水的身姿还要奋发有力的溪水哎。</p> <p class="ql-block">当你跋山涉水走过名山大川,江湖河海,再去欣赏艺术家们创作的山水画时,你才会有鉴赏的能力,才会知道那个画家是有生活的底蕴,曾不畏艰辛采过风的,否则画不出山水的神韵。</p> <p class="ql-block">走出水上森林,便进入68级跌瀑的区域了,路好走多了,沿着峡谷栈道往山下走,山坡的落差与峡谷的落差是一致的,沿途高高低低的海拔落差,天然滚石形成的堰塞湖和人工拦水坝组成了形形色色大概有68个跌落式小瀑布,所以称之为68级跌瀑,如同从山下到山上有68个台阶,水从台阶最高处向下漫溢的景像。</p><p class="ql-block">这天又下着小雨,水量充沛,水声宏亮壮观。据说第二天雨又大一些,景交车候车厅都是半尺深的水。</p> <p class="ql-block">虽然全程很长,由于选择了从高坡下行的方式,倒也不甚费力。</p> <p class="ql-block">68级跌水瀑布:全长1.6公里,总落差110米,密集分布68级形态各异的瀑布群,成因于河流下切,举世罕见。</p> <p class="ql-block">拉雅瀑布:瀑宽10米,落差30多米,布依语意为"美丽的姑娘",紧邻古桥,水雾清凉。</p> <p class="ql-block">彩色的雨衣增添了光彩。</p> <p class="ql-block">快到小七孔桥了,头顶上忽然冒出一条水龙,直奔峡渊而去。</p> <p class="ql-block">大人拍风景,小朋友用腕表也在拍。</p> <p class="ql-block">这是女士们拍照时喜欢的招牌动作。</p> <p class="ql-block">景区保洁员在溪水中捞垃圾,有时还表演一下娱乐游客。</p> <p class="ql-block">终点站到了,游程进入高潮。</p><p class="ql-block">小七孔古桥:建于清道光十五年(1835年),七孔石桥横跨响水河,桥身藤蔓覆盖,是景区标志性景观和历史交通要道。</p> <p class="ql-block">大名鼎鼎的小七孔古桥站满了人。</p> <p class="ql-block">古桥静伏,绿植护桥,翠湖映衬,两岸青山绿树卫侍,给古桥增添了几分神韵。</p> <p class="ql-block">保安在桥头控制上桥的人数,劝导人们远观而不近亲。</p> <p class="ql-block">从小七孔桥看过,整个小七孔桥的景区算是走完了。出门坐景交又回到大门口。途中还路过大七孔桥的南岸。</p> <p class="ql-block">进来买的一票制包含了大七孔景区,尽管在小七孔转了一大圈,那就再坚持一下去完成打卡任务呗。</p> <p class="ql-block">景区边上的游船项目恰到好处的呈现在你的面前,全程1Km多一点,单程40元,来回80元,下船再走500到天生桥,也就是终点。</p> <p class="ql-block">天生桥只能远看,路封了不能走过去。</p> <p class="ql-block">大七孔桥是现代的,也许是模仿吧,本来这里是小七孔景区的一部分,大七孔桥就已经把两区串联起来,但管理方硬要人为折分营销,另收门票,目的昭昭,宰客赚大钱。</p> <p class="ql-block">大七孔景区是可去可不去的。来回80元的船票不如去刷顿酸汤鱼了。</p> <p class="ql-block">从景区回到酒店已是吃晚饭的时间了,人很累。总结本次行程,可以不倒着走,虽然从东门进去是逆坡而行,但这上坡道主要在68级跌瀑这1.60公里的一段。况且可以走木栈道,台阶不高边上又有扶手,不吃力,省得花一个多小时坐景交车倒腾了。另一个是带好吃的进去。再一个是少坐大七孔的船筏,或仅坐单向的,省精力省钱晚上吃一顿好的犒劳一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