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胜鹭岛 踏觅龙城:揭土楼之谜

一舟(郑永津)

<p class="ql-block">美篇名:一舟(郑永津)</p><p class="ql-block">美篇号:584027</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福建土楼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曾经一度被美国中情局误以为“核弹发射井”。所以,凡去过厦门旅游的人,几乎都要去龙岩探个究竟,揭开这个“谜”。结束鼓浪屿之行,入住厦门“梦谷微宿”宾馆之后,我们便预定了次日“永定土楼一日游”的行程。</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清晨天刚放亮,我们搭乘上安排的旅游大巴,在厦门市区几乎兜了一圈,接满事先预定的游客,时针已指向九点整。接下来,参观千篇一律的“竹炭生活馆”,吃罢令人倒胃口的午餐……到达龙岩市永定区高头乡高北村,已经过了正午时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大巴刚停下,一行人跟随导游小姐疾步匆匆。不一会儿,在藏身青山绿水、小桥石径的深处,一片片、一群群屋宇参差、千姿百态、蔚为壮观的高北客家土楼群,终于出现在我们的眼前。</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高北土楼群由建于明代中期至现代的上百座土楼组成。这些用生土夯筑的客家土楼,布局合理,错落有致,是人与自然完美结合的典范,是一幅神奇、古朴、壮观、诗意的美丽画卷,被国内外专家誉为“一部永远读不完的百科全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落在最东侧的是侨福楼,因出了10个博士而闻名于世,又被称为“博士楼”。其背靠金山,面向流水,可谓“小桥流水人家”。据说,此楼是海内外四兄弟筹资兴建的。每年建一层,三年建成。当年,现代化的设施让侨福楼成为上世纪的新型庄园和最新土楼的代表。</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侨福楼的结构是单圈圆楼,高三层,中为天井,底楼正对着大门中间有一个厅堂。走进厅堂,一位头发花白的老伯正在为游客分发点燃的竹签香,一些游客在观音菩萨前虔诚礼拜,或许是在祈盼自己的儿女子孙能沾些“博士楼”的福份吧。</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紧挨着侨福楼的是“福建土楼王”承启楼。我国邮电部发行一组中国民居系列邮票,其中福建民居邮票就是以承启楼为图案。据传从明崇祯年间破土奠基,至清康熙年间竣工,历世三代,其规模恢弘,造型奇特,古色古香,充满浓郁的乡土气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我们应邀在导游家品尝了铁观音茶,主人还为我们上楼拍摄了土楼的俯视景观照片。承启楼以它高大、厚重、粗犷、雄伟的建筑风格和庭园院落端庄丽脱的造型艺术,融与如诗的山乡神韵,让无数参观者叹为观止。</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泽楼为长方形土楼,其屋檐与毗邻的承启楼屋檐形成一线天的景观。大门口地面有鹅卵石铺成的古代钱币模型,象征着招财进宝。楼门石刻楹联为“世传勿替家声远,泽本遗风椒衍长”。据说,主人是明朝初期从河南迁徙到福建的,整个家族的人都住在老祖宗修的这座土楼里。</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世泽楼坐北朝南,占地约5100平方米。共四层,一楼是厨房,二楼堆放粮食,三、四楼住人。如今此楼从38户人家锐减为13户人家居住,原因是由于生活不便和人口的增加,很多土楼的年青人都迁徙他乡,另筑“新巢”去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坐落在最东侧是五云楼。它建于明朝永乐年间,是高北土楼群的元老,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考古价值。它的特点是没有石砌墙基,其回字形的中堂隔着天井分为前后两落,旁设装饰花窗的回廊通道,屋顶飞擔翅角,雕梁塑栋,显得极为清咖雅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五云楼另一特点是易经楹联四处可见,其讲究的是天人合一、诗中有画的境界,以及人与自然大山的融合。由于时间久远,楼前墙向内已倾斜1.5米已有100年了,却稳如磐石,故被称为“不倒楼”。游人为此惊叹不已。</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每天,与青山、田园、溪河融为一体的庞大土楼群,随着日影摇移生长出韵律感。不断变换着外部的墙体色彩和内部的轮廓曲线,在闽西的锦山秀水间,不动声色地展示着人类建筑杰作的妙不可言和神奇瑰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尽管在气势恢弘的永定土楼这一举世罕见的建筑奇观面前,不同的游客会发出截然不同的感慨。但彼此共同的感受是:具有浓郁的山区客家民居建筑特色的永定土楼,依山就势、沿溪落成、造型各异、大气磅礴,的确令人震撼。</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0px;">  永定土楼历史悠久,不仅是客家人传统住宅的一种典型模式和聚族而居传统文化的历史见证,也是客家人传承中国传统建筑艺术的智慧结晶。这种文明灵光和生存智慧,是全世界的财富,值得全人类为之骄傲和自豪!</span></p> 盼君赐教  恭请雅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