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教育初心:成长历程中的育人启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家好,我叫付红军,广南县珠琳镇甲板村人,小学在甲板读,中学在珠琳镇上,高考失利勉强考入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不甘心专科文凭,在大学班主任的鼓励下,发奋苦读,最终在大专毕业之际,拿到了云南师范大学自考本科的毕业证。和大家交代这些,不是炫耀我多牛逼,只是想告诉大家,班主任对一位学生,特别是后进生的激励作用是超乎你的想象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小学阶段:挫折中萌发不认命的种子</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家里穷,兄弟子妹多,我家有五姊妹,三姐七岁时夭折了,我成了老三。在我父母的教育观念里,他们竭尽全力地在一亩三分地里讨生活,而我们的任务是想办法考上上一级学校,他们一直告诉我们只要我们考得起,他们哪怕砸锅卖铁也会供我们,一旦考不上就回家和他们一起种田。</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发育慢,六岁上学,老师就经常将在村口玩泥巴的弟弟误认为是我逃学的我,所以不怎么受老师待见,三年级时,我的成绩超级糟糕,班主任陆老师对正在田里干农活的父亲大声吼到:“你儿子要是能通过读书有出息,狗不吃的屎,我吃一堆!”我爹无脸见人,我欲哭无泪!但一颗不认命的种子在我的心中破壳萌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到六年级毕业考试,我突破了自己的记录,语文数学都考及格了,勉强进入初中,初中班主任是我的二婶,对我的关爱胜过我的父母(事实是记忆中的父母太忙了,总把时间放在土地上,没问过我的成绩,没问过我是否交到朋友,也没问过我是否受到别人的喜欢或歧视,甚至都不会问我是否吃饱饭……),而我的二婶,也就是我的初中班主任,填补了父爱母爱的空白,如今24年过去,初中班主任对我的每一句嘘寒问暖都像基因一般刻入我的身体,每每忆及,都让我热泪盈眶,喜不自禁。这也是我一个初中三年,身高未长到一米二的孩子在无数高个子男女同学异样的眼光中砥砺前行的精神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不看好他的现在,</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不可以低估他的前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你可以不喜欢他的言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但一定要尊重他的生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中学阶段:胜似家长的班主任填补亲情空白</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上天对我真是宠幸有加,高中的班主任仍是我的二婶,不过是由王老师换成了陈老师,由语文老师换成了英语老师,不过她们都是村子里优秀的儿媳妇,学校里的好老师!在学校我叫她们老师,回村她们让我叫她们二婶。</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同是二婶,陈老师是湖南人,比珠琳人王老师要严格很多,高一上期,我侥幸逆袭到班级第三,年级第六名。傲娇得逢人就讲,沉醉于别人的阿谀奉承之中,飘飘欲仙,不知所以。班主任见势不妙,便严厉地批评了我,并告诉我:人外有人,山外有山,走不出去,眼前就是你的世界,走出去,世界才是你的,不要止步于眼前的成绩!</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主任的话字字珠玑,现今20多年过去,仍萦绕在我的耳畔。</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恶语伤人六月寒</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良言一句三冬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大学阶段:蔡老师助力走出沉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高考失利,家人不让补习,进入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我郁郁寡欢,看着平时成绩和自己不相上下的同窗都进入更好学府,更是心如刀绞。一天沉沦在自我伤残的痛苦里,幸好天无绝人之路,我又遇到了一个视我如亲兄弟的蔡老师,他刚刚研究生毕业就担任我的大学班主任,我的痛苦他一听便知,多次和我父母交流,让父母同意我复读,但父母的理念如一座大山,无论蔡老师怎么劝说,也无法撼动!蔡老师知道这条路走不通,便告诉我两条晋升本科的道路,一条是专升本(读完专科,成绩优异,通过学校选拔考试进入本科),另一条是自学考试,即自主学习相应科目,汉语言文学需要考过二十门功课,其中很多人在英语上晋升无路,但优点在于,自学考试不受年限限制,考完即毕业,毕业证由云南师范大学颁发。我选择了第二条路。虽说是自学考试,我总在课余时间把不会的知识点,拿不准的重难点找蔡老师指点迷津,就连《外国文学史》《中国古代史》《中外名著鉴赏》等书籍都是从蔡老师那里借来的。蔡老师也十分看重我,为让我有更多的学习时间,大学三年的寒暑假他都为我找到勤工助学岗位,为此,我看过图书馆,当过家教,发过传单,也随家政公司清扫过厕所。当然,也就三年都没有回过老家,期间最大的成就是通过了自学考试,获得本科文凭,最大的收获是班主任蔡老师给予我精准的职业生涯规划,不但让我从沉沦中解救出来,使我看到了未来的曙光,更让我知道“天无绝人之路”“天道酬勤”不仅是心灵的鸡汤,更是我持续前进的力量。</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果学生看不到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那你就为他找到前进的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立下成为优秀班主任的誓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008年6月,手捧两本毕业证,感受到班主任蔡老师那份沉甸甸的爱,千言万语汇聚于胸,却不知表白,挥手作别之时,我大声地告诉蔡老师,我今后一定要当一名教师,一定要当一名向你一样优秀的班主任!</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而今,我走上讲坛已17年,班主任工作干了16年,前年因提拔为学校中层干部,领导怕工作忙不过来(其实是怕我工作多了,绩效高了,让其他老师不满)就将我的班主任工作给撤了。幸好去年我考进了九中,又担起了我朝思暮想的班主任工作!</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回望从学生时代到16年班主任工作的种种,我深刻体会到班主任对一名学生的影响是多么的深远,远到可以穿越山海,可以跨越时空,可以薪火相传……</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是班主任,我骄傲,我是班主任,我幸福!希望大家也能加入班主任的大家庭,也能在班主任工作中找到幸福,找到那份骄傲与自豪!</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级建设:凝聚力量的精神内核</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班级口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找准定位,自信自强,踔厉奋发,共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是我自当上班主任的第一天就使用的班级口号,每一次接手新的班级,我都将其拿出,并大声朗诵出来!初中生还好说,你说什么就是什么,你说好,他们就说好!但高中生就不一样了,特别是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的高中生,他们有着很强的个性思维和独立的审美能力,当我第一次喊出这个班级口号时,他们唏嘘不已,当我说这个班级口号用了16年,且在二中喊得很响亮时,他们更是嗤之以鼻。但是当我深入解读了这一口号,用无数古今中外名人成败的故事阐述这一口号,并用所带学生的辉煌成绩验证这一口号时,他们无不由哑口无言,再到由衷肯定,最后的豪情喊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许多东西并不是越新鲜越稀奇越好,经典之所以历久弥新,其关键因素在于它能穿越时空引起心灵的共鸣。在班级文化建设上,作为班主任的我们一定要将自己的理念讲透讲清,让其得到学生的认可,并试图成为他们的座右铭,就算走出这个班级,仍能随时想起这些触动心灵的箴言佳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 班级公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级公约,需要全班同学共同商讨决定,要经过深思熟虑,经过时间打磨,所以,我让我班学生利用两天的时间进行讨论之后才做出决定,最终决定为:入则静,静则学,学则成;既扫自家方寸地,更除世间万丈尘;今日事,今日毕,莫待明日唱黄鸡!这一公约既符合学校“六零自习”的要求,也体现了团结互助的精神,同时也强调了时间观念和效率意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 班级格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因为我带2319班,是年级特优班,是学校的招牌,不出意外的话,他们也都将成为国之栋梁,因此一定要让他们树立远大的求学理想,和纯正的求学动机!故而我引用北宋政治家张载的名言:为天地立心,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格言一出,得到班级同学的一致认可!</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 班级呼号</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班级呼号是每日晨读之前,午休之后以及下午午饭活动之后,同学们全身心投入学习的开胃菜,是让他们由放松休息转向投入战斗的冲锋号。因此我与同学们共同商议,从家人、恩师、理想三个角度出发,最终确定了班级呼号内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以理想的名义宣誓:</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从此刻开始,谨记家人的嘱托,不忘恩师的教导,不负国家的栽培,为了崇高的理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用勤奋培育理想,闻鸡起舞,悬梁刺股,</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用智慧驾驭期望,提笔疾书,泼墨考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用决心迎战高考,挥洒热情,青春荡漾。</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要用业绩编写乐章,凯奏斗志,畅响远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将在老师的带领下,以最饱满的热情,最昂扬的斗志,最刻苦的精神,最坚韧的毅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找准定位,自信自强,踔厉奋发,争创辉煌!</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宣誓人:付红军</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 班级规章制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中学生守则》《广南上海新纪元实验学校规章制度》等相关规范制度的基础上结合班级实际情况,适当调整,制定出人人认可,人人遵守,人人落实,人人监管的班级管理制度。从而用制度管人,就事不对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5) 打造目标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我相信,一切偶遇,都是蓄谋已久的安排。初次见面,便要做足充分的准备工作,了解学生过去的学习生活情况,像我大学时的蔡老师一样,为学生量身打造目标强,将其目标大学,目标分数,现在分数写在目标卡片上,一式三份,一份张贴于教室,一份张贴在寝室,一份存档(班主任要了如指掌),从而激发他们的内驱力,让他们知道自己未来的方向,同时让他们知道自己知道未来的路还有多长!</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 打造独属于自己班级的班文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每个人都有不同寻常的经历一样,每个班级也应该有一种与众不同的班级文化,因受求学时四位班主主任的影响,我深刻意识到家文化对学生成长的重要性。班上的孩子虽没有像我一样遇到对我少有关爱的父母,但绝大多数孩子的父母都远在千里之外,就算有几个孩子的父母在家就业,我校上课期间的在校学生也只有周六一天晚上可以回家和他们团聚,所以难以体会到家的温暖。因此,我班的班级文化便以“家”为主题,同学之间以哥弟子妹相称,师生之间,与他们年级相差不到十五六的,他们亲切地叫哥叫姐,如英语老师他们叫“英姐”生物老师她们叫“姚姐”化学老师他们叫“欢哥”;而年长较多的,学生便在我们的姓前加个“老”字,如我,他们叫“老付”数学老师他们叫“老吴”,当然,颜校,他们不敢叫,还是叫“颜校”但听起来都像家人一般亲切。</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当然,打造家文化,不只是简单的改变几个称呼那么简单,让学生感受到家的温暖,那班主任确实得角色互换,不仅站在他们家长的角度思考问题,处理事物,还要站在他们期待的家长角色上思考问题,处理事务,也就是,不是家长却胜过家长。就像我中学、大学遇到的三个班主任那样,虽然不是我的父母,却比我的父母做得更多。</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