颛顼和龙洞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颛顼,“黄帝之孙而昌意之子也”。神话中主管北方的天帝,依史记次序是上承三皇下启五帝的始祖,从人文角度是中华多姓氏的元祖。屈原之祖瑕受楚武王之封到屈邑始得屈氏,屈氏就成了熊氏的一个支氏。所以才有屈原在《离骚》中出现“帝高阳之苗裔兮”的开篇自道出处。</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其时正处华夏草创阶段,一切尚处蒙昧,他带领团队首创颛顼历,该历建亥,以冬十月为正月,为秦所尊从。足迹“北至于幽陵,南至于交阯,西至于流沙,东至于蟠木”。测九州,为后禹“芒芒禹迹,划为九州”打下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龙洞,传说源自共工怒触不周山,前面部分众所周知,即“共工与颛顼争为帝,怒而触不周之山,天柱折,地维(绳)绝,天倾西北,故日月星辰移焉;地不满东南,故水潦尘埃归焉”。这里接着擎天柱被损坏后天倾地陷,西南也剧烈摇晃,南海龙王忙伸肘托住天,垫住地,唤来赤、橙、黄、绿、青、蓝、紫、白、彩九个龙子相帮才止住天摇地动,后龙子夺宝大战,搅的此地不得安宁,天庭派观音和普贤前来平定,观音用净瓶的柳叶化作神针射向大龙子赤龙,赤龙痛极,龙尾一甩,辟出九曲龙宫,大吼一声震开银河三处洞天,形成洞中三道瀑布,普贤上前踩龙,使龙肝龙胆飞出,龙血溅到石壁,形成洞中各具形态的龙肝、龙胆、龙肺石。</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得不服,这个传说还真把洞中的溶岩形象说的惟妙惟肖。我在洞中踏着石阶拾级而上,一路东张西望,被吊着的龙肝龙肺吸引,越来越想回望。回望,再回望。想像幼时圆头胖脑的颛顼去往中原时不断的回望,回望龙肘,回望米易。他是不舍,我是不舍。看到银河飞爆,介绍提示小颛顼曾掉此瀑布下。洞中森冷,今天有七彩灯光加持,显得斑斓迷人,古时不可能在盘旋曲折1800米这么长的洞中到处都24小时一直燃着火把的,洞中的冬天暖不暖和不知道,夏天的潮湿阴森我是体会到了,开头两步见到的大厅,即介绍中的龙宫有30多米高,如没放那么多介绍牌子,感觉就像龙嘴的上腭,沿阶到最高处的大厅即龙嘴的前腭,感情我像微生物一样一直行走在他的嘴里呀!只有走在最后280米长的时光隧道即龙的前嘴的时候,前腭无齿又有光也就不怕了,前面挤在一起要坠的巨石和一把把要刺下的石剑才吓人。</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br></p> 傈僳和梯田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傈僳,“亦倮倮之别种也”,他们虽是倮倮(彝族)的一个分友,但已形成独特族群,创造了撑天展地的阿考先祖,有纪念英雄的刀杆节,也有层层梯田见证他们的勤劳。他们是神,在耕作中,把层层梯田延伸到山谷,我们不得不从下仰望,那是登天之梯,幸福之道。他们还为此创作出独具特色的薅秧舞,足见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在民俗博物馆看到十月花鸟历法,与彝族十月太阳历无二,都是<span style="font-size:18px;">一月36天,</span>一年十月360天,剩5天为阔时节(新年),我们喜德母语之乡的新年叫库斯,恰恰与阔时谐音。之所以以花鸟为名,可能是以这里的花鸟更能直接反应这里的物候吧。</p> 迷马不容易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起点是丙海坝大桥,途经撒马大桥。起跑时间推迟半小时,让阳光米易燥热起来,10公里路程,原来叫1/4马,到米易第一次听到微马之名,虽仅10公里,我却无论如何都跑不动,只下坡时尽力冲冲,坡完转角望见走路的小天真,他也着不住热,咬牙聚了聚驽末之力,只为赶上他跟他打个招呼,之后跑々停々,完赛了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