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聚龙湾,是龙口村一个并不太大的村庄。湾前,是国道及龙口河,而背后是龙山。龙口河背后,巍峨高耸大山里,是日日列车穿梭飞奔的郑渝高铁。聚龙湾左侧不远,是神农架高铁站,而右侧是新华镇。新华镇原属兴山县,神龙架林区成立时,其与木鱼镇同时从兴山划入林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也许是叶公好龙,该村便取名龙口村。龙口河前一个不小的湾子,便取名聚龙湾。原来,有4户村民居住于聚龙湾。修高铁站时,将高铁站村民悉数迁往聚龙湾,规划建设徽派建筑3层高别墅。而会“凑热闹”的神宇集团,不失时机在此建设了神宇森林山庄,一个规模不小的高铁小镇就此形成。聚龙湾位于高铁站与新华镇正中间。与新华镇比,高铁小镇规模更大,房屋更富有个性,也更漂亮,只是现有商业配套服务不及新华镇,毕竟那是传统老镇。未来,后者商业及服务业超越只是早晚。聚龙湾背后龙山上,自西向东,在海拔千余米的崇山峻岭里,在茂密森林里,还分布有龙口村3个组。与其它镇比,新华镇旅游业落后不言而喻,镇下面吉祥谷、神秘踪峡等两个景点,正紧锣密鼓开发建设之中。其中,后者属探险项目,填补了神农架旅游项目空白。景区内森林茂密,空气新鲜,瀑布若练,水流潺潺,是个不错旅游之地。未来建成后,会有不小吸引力。</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几日来,一直欲爬龙山,探访山巅,却一直没有。昨日下午,淅淅沥沥下一场大雨。这是进入聚龙湾一周下的第一场雨。这里并不热,说不上喜雨,而对炎热与干旱,绝对是喜雨。大雨下得不是太久,而晚上十点多以后,居然电闪雷鸣不停。这是久违的雷声闪电。早上起床后,便决定去龙山探访。雨后天晴,绝对是探山好时机。前日上午,看到有人从幸福食堂左后侧步道上山,称在山上开荒地种菜。下午,便沿步道探究。屋后,除有几块长势不错菜园外,大面积土地是果甫及风景树苗木。果树多数是桃树,而风景树多数是桂花树。桂花树已成形,长势极为喜人。再朝上走,山坡住有4户人家,房屋一字排开。上龙山公路,便从几户人家右侧通过。公路距住户虽只200米左右,路全部开山而来。劈山不低于20米高,全是石头,修得极为不易。明显可见的是,路原来较窄,可走摩托车或三轮车,后在路旁砌驳岸拓宽,才可走小汽车。农户门前,便停有一辆小型双排座车。</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8月22日。8点20分。走到车旁,看到车上并不多的雨滴才发现,昨晚又下了雨。此时,才注意雨后车如此干净,用一尘不染一点也不夸张。昨日,大雨后出来散步,走到车旁发现,每个车门车玻璃留有两三指宽缝隙。这是为降低车内温度留的缝隙,而下雨并未想起。这事上次在龙坪发生过一次。虽说凉快,车在太阳下暴晒,车内温度依然高。车面干净,只是未注意。这在内地没有。在内地许多地方,空气污染,空中灰尘多,雨后车上满是黄泥巴浆。无论昨日下午或今日早上,雨后车面干净让人意外。这与沿海并无区别。前几日去兴山,路上大车多,车上溅些泥巴及灰尘,这一下雨,洗得干净许多。从兴山回来一度操心洗车,现用抹布随便一擦,车又变得干干净净。</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神宇森林山庄出发,到聚龙湾西,国道右拐有条爬山道路。这是通往龙山唯一道路。拐入道路,便爬坡度在60度左右的陡坡。道路前500米左右宽敞,之后便是一车道,只能走一辆轿车。再朝上走数百米,才是神宇森林山庄后4户人家。朝上爬数百米,才开始有通户岔道,而所有道路依然只能走一辆轿车。这便是蜿蜒山道的真实写照。与许多宽阔道路比,这里虽道路狭窄,但完全可满足村民出行需要。道路原由村集体、村民出资、出力劈山而成,后政府硬化,提档升级。道路原来只能走人或摩托车,后来才得以拓宽。许多道路是“之”字形,在弯道处拓宽,使轿车甚至小货车可绕弧形转弯。在此一面巨大山坡上,无论山多高,居住多远,实现户户通公路,且道路硬化,是巨大的社会进步。</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海拔700多米的聚龙湾,一路爬到海拔近1300米山巅。路旁稀有农户,并未停留。有些许岔道,不走平行岔道,直走上行至山巅道路。路旁,有许多近成熟待收玉米,而到山巅,路旁有许多高粱。高粱杆两米余高,粒大穗大,却是乳白色杂以淡淡青色。这是并未成熟颜色,否则,便是朱红色。前年秋,在襄阳龙王看过大面积成熟高粱,巨大而沉甸甸紫红色高粱穗,把高粱杆压成弓形。如此沉重的高粱穗,微风拂过不会摇曳,除非有大风。路旁,多处陡峭驳岸上,一块块显露巨石告诉路人修建不易,爬满南瓜秧,许多色泽不同,造型各异的老南瓜,无不是一景。有的南瓜种在路旁地面,密密麻麻遍地皆南瓜。在许多农村,农民并不吃或少吃南瓜,如此多南瓜,到了秋天,连同红薯秧、红薯,均是猪的美食。农村收南瓜时,门口南瓜堆积如山,成为秋收一景。</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路越走越窄,两侧景色也不断变化。没有了山坡,看不到山峰,越来越走进山巅。走入左侧是高粱地道路,老远看到前面两户人家,墙面粉刷为洁白石灰墙。眼前及左右,既无高山,也无山坡,皆蓝天白云。这已是山之巅,是再无山峦,相对平坦的山之巅。前面两户人家,预示这通户路已走到尽头。路旁,硕大的高粱穗压弯高粱杆,伸到狭窄路间,几乎快要刷着车顶。这也算高山一景。走到距农户山墙头百米左右,看到门前并不宽的场地上,站一个老妇人,在看门前远山。她或看到了我这个不速之客,或许并未注意。老远看到,路与门前场地交界处,有个简易铁栅栏挡着。车到山墙头不远,内心发愁起来——此地车无法调头。门前场地右侧,两米余高驳岸下,有条通往另家道路。本来路够狭窄,路中间又堆一堆大石头,勉强够一车宽。路右侧,又是数米高驳岸。若从此路过去,到前面另外家杂物房前,可勉强调头。除此别无调头之处。两家门前场地相连,场地一样宽,与车身长相当,并不知人家是否让车调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下车看许久,道路狭窄,车无法调头。看老妇人走过来,便连忙与之打招呼。说明来意,她便点头。随便转悠一会后,便开始聊了起来。这里是龙口村一组,她叫高长珍,生于1956年,今年69岁。从相貌上,一点也看不到这个年龄。她娘家在山下镇南不远的马鹿场村,从山脚嫁到山巅,婆家姓王。旁边一家也姓王,是她丈夫小叔。她丈夫十多年前赶野猪时,摔跤伤到大脑,不治身亡,时年57岁。这是她家最大的不幸。她说:“这里野猪多,糟蹋庄稼厉害”。我说:“你们为何不用夹子夹呢?”她说:“那样做犯法,不敢!”她这样说,我不便多说什么,只能说他们是守法公民。丈夫离世后,孩子各自或成家立业,或各自有事,家里便只有她孤身一人。</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长珍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女儿已出嫁,大儿子招出去当女婿了。她指房屋右侧说,就招在前面不远,那家有3个姑娘。那显然应该也是一组。她现在的头疼事,只有小儿子尚未说媳妇。小儿子租房住在松柏镇,主要从事家装。原来以搞水电为主,现什么家装都做。家里种有6亩地,主要种玉米、高粱、红薯、油菜、芝麻等杂粮及油料。耕种时,儿子回来帮忙犁地、播种,平时管理及收割,主要是她做。闲暇时,儿子也回来帮忙收割。家里她一人在家,儿子不能走远,从松柏回来并不远。儿子原来骑摩托车,后来两万多买了台二手车,不仅可遮风挡雨,去来更方便。猪圈在房屋右侧,圈内清理干净,只是不见猪。询问得知,喂有两头猪,吃饱了,卧在棚子里不出来。她随便拔些青草,唤没两声,慢悠悠都出来了。两头大白猪,均在300斤左右。个头大且肥,抽条长,到过年至少在400斤以上,绝对是大肥猪。她打算吃一头,卖一头。若两人吃不了一头猪,可多出售。还喂了10多个鸡,公鸡卖了,只剩母鸡。认为她鸡喂少了,她说麻烦,到处拉屎。她说,山下面鸡每斤卖35元,而她这里30元。鸡不多了,不卖,否则,可买上一两只,饱口福,也帮她增收。听说这里农民出售的鸡均是地道土鸡,味道好。</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两人聊过一会,内心还是纠结车调头。车停在路上,心里总不踏实。看许久,只能小心翼翼,从驳岸下过去,到旁边王家杂屋门口调头。虽那里也极为勉强,却无它法。也许她看出了我的疑虑,便说:“要不我把铁门打开,从我家门口过来!”回头实在不愿再过独木桥般危险,便答应了。这也是内心所思。那路右侧,是陡高驳岸,左侧是石头。翻车麻烦,石头划车也麻烦,回头自然不愿再走。在无人引导下,开车技术差的人,并不敢走那路。车调头后,并未急着离开。她邀我到屋里喝水,也顺便进屋参观。正屋摆满许多物品、用品,而我感兴趣的,是一个粮食加工机械。历史上,这是山区农户每户必有机械,有的户甚至有好几个。在这些农户,吃米面、吃玉米粒,给猪加工食料,皆靠这机械加工。而现在,除了给猪加工玉米外,一般不会用。机子放在墙边,没有电机,显然未用。正屋只一个内门开着,其余不便参观。左侧厨房是个偏厦,后面小门敞开。屋后面,全是大面积平坦土地,而这些土地,比房屋地基要高出半人。她坚持要我坐下歇息,要给我倒水喝。出于满足主人美意,便在厨房前屋烤火炉圆桌旁坐下。车上有水,坚持不让倒水。</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对农村,甚至包括“三农”,我也算熟悉,许多话题才聊得来。刚才聊生产、生活及家庭,而此时聊他小儿子婚事。她说,小儿子快40岁了,至今未婚。自己谈也好,别人介绍也罢,好几个均未成。这过程花钱不少,对方缺乏诚意,似乎冲钱而来。而在数次折腾后,儿子现在也没了信心,日日忙干活,顾不上这些。听完介绍,感觉她儿子现在年龄,不能再耽搁了。有一技之长,能养家糊口,若有住房,应该可以说到媳妇。若如此继续下去,未来真的有可能打光棍。农村太多单身男,便在如此不经意中逐步形成。我说:“你那时从山下嫁到山巅,现在你山上几间干打垒土房,还有人愿意嫁过来吗?应该不会有。”她点点头。她说:“在镇上买房需要几十万啊!”我说:“你儿子搞装修,资金应该不是问题,现在房价不高,政策好,也是机会。买房后,问题应该可以得到解决!”又补充强调说道:“儿子现在年龄不是太大,会手艺,可以养家糊口,不是太难,若继续拖下去,问题越来越多!”对我的话,她表示赞同。或会做更多思考,更会与儿子商量,而儿子意见更重要。若此难题解决,再无任何忧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高长珍丈夫年龄不大,却因赶野猪送命。末了,便与她聊起此地生态。她说,山上野猪多,麂子、猪獾子等也不少,有时在门前便可看到。说到老虎、豹子这样的野兽,她表示没看过,说估计没有。不过,神宇森林山庄旁一位村民说,山上有老虎、豹子、黑熊及狼。他现在养有3头黄牛,一头尖子,两头母牛。前年,他一头两个月零5天大的小牛犊,与3头牛一起在对面山上吃草,晚上未把牛赶回,结果小牛犊丢失。报案后,派出所调查结论为,小牛犊为黑熊猎杀。上世纪七十年代,陈传香赤手空拳打死金钱豹的宋洛乡,距此并不远。这事国内外皆知,但交流并未提及此事。我问:“传说神农架有野人,你看到过吗?”她笑着说:“没有,没有!”头摇得象拨浪鼓。前些年,忽对国内外传说野人产生兴趣,且买许多专门书籍。那时,有个叫张金星的人,专在神农架寻觅野人,引起社会极大关注。现在,对野人似乎不再关注,听说便不再询问。即便神农架野人传说,想必她也未必知晓。或不如自己知道多。问她最后问题,是冬日下雪后是否结冰封山。她说:“下雪没工作呀结冰,但太阳出来后,不出三天便会化冰,不会封山。”这话改变了对神农架固有印象。正准备离开时,忽听到有摩托车上来。我说:“你家来人了!”她说:“是隔壁家媳妇回来了!”正说着,便看到少妇骑摩托车,从门前场地驳岸下路上过去,停在旁边杂屋门前,从摩托车卸买的用品。场地驳岸下道路,走摩托车极为方便。</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山上下来,三岔路口左侧有户农房,便停车探访。门口不大的场地,打扫得干干净净。门口驳岸下有棵柿子树,树冠已高出场地许多,密密麻麻结满了不大的圆形柿子。柿子未熟,个个青硬。这里海拔1000多米。刚才山巅天空蔚蓝,有抹抹鱼鳞般白云,而这里透过房屋朝东看,却湛蓝无比,大海般深蓝,无片滴云彩。刚走到门口场地,便看到从屋里出来一个头中等,皮肤黝黑,圆脸老太太。看我过来,其连忙迎了过来。打过招呼,作过介绍,便开始聊起来。老太太生于1948年,今年77岁。娘家姓霍,婆家姓袁。两年多前,老伴因病去世,现一人在家。她有一儿一女,儿子、媳妇、女儿都开餐馆,儿子还做些其它事情,女婿在武汉做事。儿媳餐馆在镇加油站下面不远。她这一说,我连忙问:“是兰姐私房菜吗?”她说:“是的!”我说:“这真是缘分!来高铁小镇第一餐午饭,便是在那里吃的!”从襄阳过来,在阳日下高速后,可到神宇森林山庄吃午饭。合计后欲到阳日吃。去年,在那里一家餐馆吃过,感觉不错。找许久,并未找到,便决定到新华镇吃。到镇上后,选择餐馆正是兰姐私房菜。她的外孙“出国留洋”,读书归来后在北京工作,并娶了北京姑娘为妻。去年,外孙结婚时,她从襄阳坐高铁去喝了喜酒。她的膝盖不好,外孙在北京挂专家号,给她开了14副中药,效果不错。她说:“高铁速度那么快,我一点也不晕。”说到外孙,她明显有自豪感。</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走到门口,热情好客的女主人,与高长珍一样,一直邀我到屋里坐,要给我泡茶喝。在门口聊过一阵子后,便进屋去家里参观。从门外早已看到,堂屋与门外一样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整齐。这房屋与两户王家房屋一样,均是干打垒房屋。进屋前,为减少麻烦,便告诉她不用泡茶,车上有水,刚刚喝过。一进门,吸引我的是客厅墙上。右面及门墙上,密密麻麻挂满长许多绿毛的腊肉。在山区,在许多农户这都是一景。杀年猪后,吃不完,只能如此保管。这些腊肉,有的如此放一年,有的甚至放几年。吃肉时,取下用热水泡,去绿毛后煮熟。我说:“你还有这么多腊肉啊!应该有好几年了吧?”她说:“是去年的啊!”我一想,这也不值得怀疑。腊肉放一年,便可长出如此绿毛。不是所有腊肉长绿毛,也有的不长,不知何故。许多地方有熏肉习惯,便又问道:“这肉应该熏过?”她说:“是的。”待我拍完几个照片,她已泡好茶水递了过来,只能表达谢意后,迅速接过放在桌子上。之后,又参观了厨房、烤火房及杂物间。与客厅一样,到处打扫得干干净净,物品摆放整齐。这对这个年龄段的人的确不易。在杂物间,注意到的是,所有能悬挂的劳动工具,如掘头、钉耙、锄头等,清洗干净后,一律整齐悬挂起来。这是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啊!对这个家庭,也是时候这样了。</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屋里屋外参观结束,又泡了茶水,也是该落座了,便在正屋内门口坐下,继续聊天。视野范围内,房屋前后左右均无人居住。距屋后王家,也有好几里路。屋右侧有条路,并不知住户多远。农户间隔两三里是近的,隔两三公里也正常。询问的第一个问题,便是她一人住此是否害怕。她回答说,习惯了,一点不怕。明显看到,她什么家禽也未养。她这个年龄了,一人生活,单家独户,养猪不可能,至少可以养几只鸡。她却说,养鸡脏不说,关键是平时好出去,常不在家,不能养。她这一说,我连忙点头。家里养活口拴人,这对常外出者不可能。末了,我依然问道:“这里冬日下雪会冰冻封山吗?”她说:“不会的,太阳出来后,两三天或三四天冰就融化了!”与刚才高长珍说的如出一辙,看来这是个事实。在屋里坐并不久,泡的茶也并未喝。不渴不说,不愿喝一口污染一杯水。对其热忱与诚意,与高长珍一样,内心深表谢意。离开时提醒她,一人居住于此,若身体有不适,要及时通知家人。好的是,其儿子儿媳距此并不远。这个年龄了,身体健康是福。</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从高长珍家一路下山,看房前屋后及道路两侧满地玉米、高粱,碧绿苍翠,郁郁葱葱,内心深深地感受到,在这高山之巅,空气好,静谧,虽略显孤独,但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有苍天、大地、青山为伴,还有飞禽走兽,是另种充实与幸福。只是,高长珍家里缺个媳妇,否则,这便是两个圆满幸福家庭。两位女主人一辈子勤奋辛劳,现在身体健康,可幸福安度晚年。在这崇山峻岭里,在蓝天白云相伴下,她们心无欲望,只是在孤独里默默生存与坚守,过得充实与幸福。这便是中国农民,便是中国老一代农民。</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龙山之行造访两户农家,均是极普通农家。也是许多农民代表。他们住在高山之巅,展望世界、现在与未来。虽经历交通不便困扰,但最终交通方便,生产稳定,生活快乐充实。看到处处绿油油的庄稼,令人满足与振奋。两位独守老宅老人,会存在单一、孤独与寂寞,但其内心无比坚强充实。彼此交谈的真诚与实在,以及她们对我的接受与诚意,从内心表示谢意。这是农民内心做人的真诚。</span></p> <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 一路上,上下山各遇见一人摩托车。下山时,在一个挡墙处,路旁站一人。看样子,或不是正常之人。除此再未遇见任何人。在这崇山峻岭里,人稀少并不意外。今后,会找时间再去大山探访。那或是金秋时节。</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2025年8月24日20时35分于神宇森林山庄</span></p><p class="ql-block"></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22px;">高山人家(所有照片为苹果手机照片)。</span></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 <p class="ql-block">高山人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