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文/摄影:陈亚雷</p> <p class="ql-block"> 一场阵雨将雁门关的天空镶上一片片乌云,褪色的城砖爬满裂纹,城门洞的青石路被岁月啃噬出沟壑,青灰砖瓦斑斑点点像久经沧桑的老人,诉说着雁门关千年的岁月故事。</p><p class="ql-block"> 雁门关位于山西省忻州市代县雁门山中,是长城上的重要关隘,被誉为“天下九塞,雁门为首”,被称为“中华第一关”。</p> <p class="ql-block"> 对“雁门关”的认知还得从儿时刘兰芳的评书《杨家将》说起,北宋名将杨六郎杨延昭镇守边关,指的便是“雁门关”。从那时起我便有前往雁门关一探究竟的想法。今年七月我和夫人一起从大同云冈石窟返回,途径代县顺便到雁门关游览。儿时的愿望终于得到实现。</p><p class="ql-block"> 雁门之称,在历史中有个演变过程。最早名北陵、西隃,战国时称勾注塞 ,西汉称雁门险阻,东汉称雁门塞,到南北朝时始称雁门关。从此,雁门关的称谓一直沿用至今。3000多年的历史岁月中,雁门关始终和中华民族的命运息息相关。作为古代中国北境咽喉要塞,雁门关见证和影响了中国的历史进程;作为中原文化和游牧文化交汇点,雁门关亲历了民族融合的历程,积淀了色彩斑斓的多民族文化精华;作为中国历史上千古商道,对促进古时商贸活动、文化交流、民族融合起到重要的作用。</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