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回首八十年前那场硝烟弥漫的抗日战争,我们仿佛还能看见血染飘扬的战旗、听见震天的炮火声及勇士们的呐喊声,那惊天动地的黄河怒吼声依然在耳畔回荡。这场残酷的战争,既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为悲壮的一页,更是中国人民同仇敌忾、众志成城的伟大史诗。抗战的胜利,是中国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它粉碎了日寇妄图吞并中国的野心,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p><p class="ql-block">八十年前的 8 月 15 日(9月3日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国人民历经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抗战,终于迎来了胜利的曙光。从 "九一八" 事变的枪声响起,到卢沟桥畔的炮火轰鸣,再到全国军民同仇敌忾、浴血奋战,每一段历史都承载着深重的苦难与不屈的抗争。这场战争,留给我们的不仅是惨痛的记忆,更有宝贵的精神财富和深刻的历史教训。在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之际,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既是对那些为国捐躯英雄的深切告慰,更是为了从历史中汲取前行的力量,珍视当下的和平,共同开创全人类的和平美好未来。</p><p class="ql-block">历史的长卷翻回到 1931 年,9 月 18 日的沈阳,日军蓄谋已久的北大营炮声震碎了晚秋的宁静,"九一八"事变爆发。在蒋介石 "攘外必先安内"的消极抵抗政策下,东北三省迅速沦陷,百万同胞在日军的铁蹄下饱受蹂躏。大街上,随处可见被毒死的黑熊尸体;深夜里,屠场的灯火下堆积着被密密麻麻铁丝固定的尸骨。面对如此残酷的现实,中国共产党迅速发表抗日宣言,决心以武装斗争对抗侵略者。但蒋介石仍然调集百万大军对红军进行疯狂围剿,这样并未吓倒红军北上抗日的决心!红军在第五次反围剿失败后,毅然开启二万五千里长征,历经无数艰难险阻,终在陕北建立抗日革命根据地,为日后全面抗战保存了至关重要的革命火种。</p><p class="ql-block">好在“风云突变”1936 年 12 月 12 日的西安,一场震惊中外的 "兵谏" 打破了抗战前夕的沉寂,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以 "兵谏"的形式逼迫蒋介石停止内战、一致抗日。在中国共产党的积极斡旋下,蒋介石最终接受调整国内军事政治关系的主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我党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进入国民革命军序列。1937年7月7日,卢沟桥畔的枪声揭开了全面抗战的序幕。当日军对宛平城的第一发炮弹落下时,第二十九军将士们别无选择,唯有以血肉筑起长城。那晚,29 军 37 师 110 团的敢死队趁夜色偷袭日军,使日军丧失了夜战能力,从此不敢再夜袭卢沟桥。在日军步步紧逼的攻势下,南口战役、平型关战役相继爆发,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以平型关大捷,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展现了共产党人武装抗日的坚定决心和英勇无畏的战斗精神。</p> <p class="ql-block">1937 年 11 月的上海,淞沪会战如火如荼进行,中国军队与日军展开了长达三个月惨烈对决。十万将士前赴后继,以血肉之躯抵挡日军凌厉攻势,在枪林弹雨谱写了一曲曲可歌可泣的生命赞歌。虽然最终为了保存实力战略撤退,但却彻底粉碎了日本 "三个月灭亡中国"的狂妄企图。而同年 12 月 13 日的南京却成了人间地狱,六周时间里,三十万同胞在侵华日军的屠刀下惨遭杀戮,血染长江。无数妇女被日军肆意凌辱虐杀,无数儿童失去生命,整个南京城弥漫着死亡与恐惧的气息。南京大屠杀这血淋淋的铁证,无情揭露了日本军国主义惨无人道的反人类暴行,也成为中华民族永远无法抹去的伤痛记忆。</p><p class="ql-block">1938年正月台儿庄战役打响,中国军队李宗仁部以巨大的牺牲,换来了抗战以来罕见的胜利。这场胜利虽无法扭转战局,却极大地鼓舞了军民抗战的最高士气。同年 4 月,在晋绥战场上,八路军 120师 386旅旅长陈赓率部在雁门关设伏,与日军展开激战。在这场战斗中,八路军充分发挥人民战争的优势,通过游击战术,灵活机动地打击日军,共歼敌 500 余人,成功切断了日军补给线,让日军陷入弹尽粮绝的困境,为正面战场作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援支援。5月份,毛泽东发表了著名文献《论持久战》,以卓越的战略眼光和深刻的分析,精准预见了抗战的发展趋势,为中国人民指明了坚持抗战、最终胜利的道路,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p><p class="ql-block">少时听父亲说他在抗战间与日军遭遇的经历,并告诉我们日军在睢宁境内犯下滔天大罪,制造了双沟、祁庄等惨案。双沟距离徐州不算远,是苏北有名的乡镇。1938年8月间,双沟逢大集那天,市场上人头攒动,空中突然传来飞机隆鸣声。人们还未反应过来,日机就在双沟后街迅速丢下一颗炸弹,随着“轰隆”一声巨响,后街的一个饭店倾刻间被炸倒,店主和顾客数人被炸死。大家见状到处乱跑躲避,岂料,日机又连续丢下炸弹,约有15人又被炸死、炸伤。不久,日军地面部队进占双沟。他们将未及逃离的百姓抓来,有的枪杀,有的刺戳,有的砍头,有的活埋,有的剖腹,有的钉穿。还用极其残忍的锯解、火烧、狼狗放咬等手段杀害平民。一名张姓和一个姓段的雇工就是被鬼子兵用锯子活活锯死。还有几位农民也被日本兵当活靶子戳死。</p><p class="ql-block">1940年夏,双沟镇的日军又下乡骚扰,他们在八里店抓住一青年,让狼狗将其活活咬死。鬼子兵放声狂笑。在毛窝嘴子两名十来岁的学生被带走后,被日军当作活靶子用刺刀刺死。日军还将姜清雨等3人用绳子捆扎双手抓回双沟镇内,用喷辣椒面、坐老虎凳、灌凉水、香火燎烤等酷刑虐待之。为了刺激兴趣,残忍的鬼子并用铅丝穿透手心和脚心,钉在南城门两边,鲜血淋淋。狠毒的日本兵还嫌不够刺激,又用探条捅姜清雨的肛门。3位老人不堪折磨,昏死过去。日军又在他们的头部、胳膊上用刀乱戳,且让狼狗撕咬。事后,当地群众在城河发现了3位老人的遍体鳞伤的尸体,其中一位老人的头颅不知被扔到何处,始终未能找到。总计,日军仅在双沟小镇肆意杀害百姓高达57人之多,抢劫和毁坏财物难以计算。</p> <p class="ql-block">祁庄惨案——祁庄是睢宁县王集镇西北不远处的一个小村庄。1938年农历八月二十四,侵占双沟的日军继续东进发。八月二十七,日军到达祁庄,先用火力试探侦察王集,未发现抗日武装,随机挑着太阳旗大胆向王集西门开进。当日军快进西门时,突然遭到枪炮的猛烈射击,当场死伤多人,日伪兵立即败退祁庄。回到祁庄后的鬼子随机对该村百姓进行报复。当时天色已黑,未及逃离许多村民遭殃。几十个日军冲到董广礼家门口举枪乱叫,将董广贞、董广祥兄弟拖到门外用枪托及电棍击死,可怜父母连忙跪下护卫2个儿子,也被凶残的日军打死。紧接着,日军又将毫无反抗能力的董振华、董思文,用刺刀戳死。最后,当日军又抓住董广礼往外拉时,许是苍天有眼,给了董广礼仇恨的勇气与力量,只见董广礼在挣扎中猛然狠狠咬了日本兵一口,拼命向宅后庄稼地跑去,日军连发数枪未中,董广礼才幸免遇难。</p><p class="ql-block">日军在祁庄杀害了平民百姓28人,其中包括老翁和吃奶的小孩。次日上午,双沟的日军来援,继续进攻王集。这时,王集的守军已撤走,老百姓也大多逃走,集镇上只剩下一些老弱病残者。日军进镇后,实行“三光政策”,纵火焚烧集上500多间房屋店铺。身体多病的60多岁张先生、70多岁王奶奶、80多岁的王老翁等人都被活活烧死。日军滔天罪行罄竹难书。</p><p class="ql-block">毫无人性的日军,制造出一个又一个惨案,激起中国军民強烈反抗。1939 年 10 月的代县南阳明堡,八路军 129 师 385 旅在当地人民群众的协助下,成功发起了一场令日军胆寒的夜袭。经过一小时激战,八路军歼灭日军 100 余人,击毁、击伤飞机 24 架,沉重打击了日军的空军力量,有力支援了正面战场作战。1940 年 8 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起了震惊中外的百团大战,这是敌后战场主动出击最大规模的战役,历时三个半月,共进行大小战斗 1824 次,歼灭日伪军 4.5万余人,打破了日军"囚笼政策" ,极大振奋了全国军民争取抗战胜利的信心,充分彰显了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的强大战斗力和敢打必胜的决心。这一年,在东北广袤而寒冷的土地上,赵尚志、杨靖宇等抗联英雄,在极度困难的环境下,与日军周旋作战,他们心怀坚定的理想信念,凭借顽强的毅力和无畏的勇气,给日军以沉重打击。</p> <p class="ql-block">1941年,日寇将矛头直指我抗日根据地,妄图将我军消灭在根据地腹地。在这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英勇的军民们发挥了惊人的智慧,创造了地道战、地雷战、麻雀战等战术。一声声地雷的轰鸣,让日军无法从容行兵;地道中闪动着的身影,让日军魂飞魄散。为了制造出更多的武器与弹药打击敌人,八路军建立了黄崖洞兵工厂成为洞下的“人民军工摇篮”,设计制造出适合游击战,轻便灵活大批枪支,战士使用它有力打击了敌军有生力量。1941年11月11日,黄崖洞保卫战打响,日军凭借强大的火力,以山炮、迫击炮,轻、重机枪向八路军阵地猛烈射击。在左权将军指挥下,八路军总部特务团以1000人兵力,依托地形顽强抵御日军5000余人及“钢铁大队”的轮番进攻。鏖战八昼夜,取得了敌我伤亡6:1的辉煌战绩,开创了“中日战况上敌我伤亡对比空前未有之纪录”,被中央军委誉为“最成功的模范战斗”,八路军总部授予特务团“黄崖洞保卫战英雄团”的光荣称号。英雄战旗,由此诞生。在海南我党领导下的琼崖纵队虽然付出不小牺牲,但却有力震慑反动派。而且因为琼崖纵队的不断破袭,成功粉碎了日寇向海南移民百万将海南建设为“南进基地”的幻想。港九独立大队勇士们袭击日军据点、转移盟军物资、营救盟军飞行员、转移文化精英及国际友人作出了巨大贡献。</p><p class="ql-block">1941年5月,在湖北宜城南瓜店,张自忠将军亲率部队与日军展开殊死搏斗。激战中,他身中七弹,壮烈殉国。临终前,他留下那句撼人心魄的遗言:"我力战而死,自问对国家、对民族可告无愧!"他的英勇事迹和爱国精神,成为了激励全民族抗战的动力源泉。车桥战役的胜利:让日军胆战魂惊,掲开了华中局部反攻序幕。在那段艰苦卓绝的岁月里,东北抗联更是涌现出众多英雄人物和感人故事。八位女战士在弹药耗尽后,毅然投江,以死报国;邓铁梅面对日军的严刑拷打,宁死不屈;赵一曼在狱中受尽折磨,仍坚定信念,为保护党的秘密献出生命;杨靖宇在冰天雪地里孤身奋战,直到最后牺牲,被日军剖腹时发现肚子里只有草根、树皮和棉花……这些英雄的事迹,如璀璨星辰,永远闪耀在中华民族抗战的历史长河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p> <p class="ql-block">回望这场艰苦卓绝的抗战历程,抗日战争所铸就的伟大抗战精神,恰似一座巍峨的精神丰碑,历经岁月冲刷依然熠熠生辉 。在这座丰碑上,镌刻着中华民族在面对外敌入侵时,那种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铮铮铁骨和赤子之心。东北抗联战士们冒着零下四十度的极寒,在冰天雪地中与日军周旋作战,靠着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以血肉之躯构筑起保卫家园的钢铁长城 ;张自忠将军在生命的最后时刻,依然高喊着杀敌的口号,以身殉国,用生命诠释了什么是真正的民族气节。无数革命先烈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守民族大义,视死如归,以鲜血浇灌抗战胜利的希望之花。如今,他们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新时代的背景下焕发出新的活力,激励着我们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p><p class="ql-block">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年来,中国历经沧桑巨变,从战后的满目疮痍到如今的繁荣昌盛,从曾经的积贫积弱到如今的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每一次转折都蕴含着中国人民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我们纪念抗战胜利,不仅是铭记那段悲壮的历史,缅怀先烈,更是要珍爱和平,避免战争的悲剧重演。在这个全球化的时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深入人心。中国始终以负责任大国的姿态,积极参与国际事务,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美好未来而努力奋斗。只有铭记历史、吸取教训,各国摒弃对立与冲突,相互尊重、合作共赢,才能开创一个更加和平、稳定、繁荣的世界,让人类文明的成果惠及每一个人。</p><p class="ql-block">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八十周年,是对历史的深情回望,更是对未来的坚定承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不仅要从那段浴血荣光的历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更要让伟大的抗战精神薪火相传,代代不息。铭记历史,不是延续仇恨,而是为了珍爱当下的和平盛世;缅怀先烈,不仅要感恩他们的付出,更要将他们的精神注入新时代的建设洪流。如今的中国,正在以昂扬的姿态,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上砥砺前行,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开创和平发展的美好未来而不懈奋斗。唯有如此,才能不负先烈之志,不负时代所托,让和平发展的阳光普照每一个角落,共同绘就人类更加美好的明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