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class="ql-block">《读庄子》来源网络文学</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的“虚舟哲学”:当世界撞向你时</p><p class="ql-block">原创:神笔小蔻 不察READ</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在《庄子·外篇·山木》中,庄子讲了这样一个故事:“方舟而济于河,有虚船来触舟,虽有惼心之人不怒。有一人在其上,则呼张歙之。一呼而不闻,再呼而不闻,于是三呼邪,则必以恶声随之。向也不怒而今也怒,向也虚而今也实。</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人能虚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什么意思呢?</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我们可以把这个乘方舟渡河的人想象成自己。故事说的就是:“你”乘坐方舟渡河。突然,前方有一艘空船撞过来,即使你是一个脾气急躁的人,这种情况下也不会生气大怒。但若是那艘撞过来的船上有一个人在,那么“你”就会大呼,要求他让开。喊一次他没有发应,喊两次他还没反应,等喊到第三遍,就一定要恶语相向、破口大骂了。之前空船撞来你不生气,现在船上有人就生气了;主要原因就是,之前是空船(虚的)而现在船上是有人的(实的)。</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所以,庄子就感叹:假如人能够“虚己以游世”,那么谁还能够害他呢?我们之所以对撞向你的船愤怒,是因为船上有人,而不是真的因为船撞向你。你认为他的行为是针对你的。但是当船是空的时,你知道这次“撞击”是无心的、偶然的。因此,你不会感觉被冒犯,也就不会生气。</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好多让我们愤怒、委屈、焦虑的时刻,往往不是因为事情本身,而是因为我们认为别人的言行是“故意针对我”或者“不尊重我”。这个时候,愤怒就放大了。</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庄子给出的解决办法就是效仿“空船”的状态——精神上的“无我”——提升自我的认知,不以自我为中心,不放大自己的感受;不预设他人的行为是故意针对自己。</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事实上,在时代的洪流中,我们就如一只蝼蚁,你的境遇、你的命运往往就是因缘和合,生命中的坎坷磨难、人际摩擦或冲突,大多源于外部环境、世事变迁或者他人自身的局限,并非都与你个人有关或者“冲着你来的”。当你达到这种“虚己”或“空船”状态的时候,就会更加包容地看待这个世界,接纳不同的声音和行为,心境更加开阔,更加坦然。</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生活中的许多不如意,就如同那艘向你撞过来的船。如果你把它看成是一艘空船,而非别人的有意为之(甚至是老天爷故意针对你),那么,就会更加坦然、坚韧地接受这一切,应对这一切,而不是怨恨和绝望。</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毕竟,这怨恨和绝望,扭转不了那艘撞过来的船。而人生就是,总会有船撞向你。</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