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兰堡的炮口,无声地警示着世人——北欧游记五

远影孤帆

<p class="ql-block">夕阳下,凝望着我乘坐的波罗的海维京邮轮船尾,悬挂的这面白底蓝十字芬兰国旗,觉得格外有质感,格外庄严、美丽。</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一座和平的城市</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公共建筑上,飘扬着乌克兰国旗</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赫尔辛基中央火车站屋顶上的乌克兰国旗,意味芬兰对被侵略者的明确支持</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三年半前,当俄罗斯发动了对乌克兰的侵略战争后,芬兰不仅立刻关闭了与俄罗斯的全部边境口岸,还把赫尔辛基广场上这座纪念俄国沙皇亚历山大三世纪念碑顶端的标志物,拿了下去,以示对侵略者的抗议</p><p class="ql-block"><br></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和平,必须用炮口保卫!</p><p class="ql-block"><br></p> <p class="ql-block">  </p><p class="ql-block">到了芬兰,必然要到芬兰堡朝觐。</p><p class="ql-block">说是“朝觐”,不算过份:</p><p class="ql-block">——因为芬兰堡的天空,曾散发着侵略与反侵略的炮火硝烟;</p><p class="ql-block">——因为占领过芬兰堡的侵略者,曾经把大炮融化铸成侵略者的塑像。而夺回芬兰堡的芬兰人,又把侵略者的塑像,融化回铸成大炮。</p><p class="ql-block">——因为芬兰人知道,芬兰的独立与尊严,只有芬兰堡的大炮,才能庇护!</p><p class="ql-block">正因为有着这些因为,所以我带着朝觐的心,登上了芬兰堡。</p><p class="ql-block">芬兰堡,这座修建于200多年前的军事要塞,是为防范侵略成性的沙俄觊觎美丽富饶的赫尔辛基,瑞典人和芬兰人*在赫尔辛基郊外波罗的海的四座小岛上,修筑的一座当时堪称世界最大军事堡垒的设施。</p><p class="ql-block">正值8月假日,度假的人们乘坐渡轮,来到这座被列入联合国“世界遗产”的,宏大的军事设施游玩。</p><p class="ql-block">相信每一个登上要塞的人,莫不为眼前庞大的军事工程所惊叹;莫不为当年芬兰人为抵御沙俄侵略做出的牺牲而感怀。</p><p class="ql-block">当年芬兰堡的炮位上,硝烟已经灰飞烟灭;当年牺牲在炮位上的战士,墓地已经绿草茵茵;仍然耸立着的105门巨炮,在朝阳下已成为摄影道具;厚达数米墙体的炮弹库,已被陆续改建成餐厅和咖啡吧……。</p><p class="ql-block">北欧8月的日光,给那些铸着瑞典王室徽记的铸铁炮管,镀上了璀璨的反光色彩。</p><p class="ql-block">目之所及的芬兰堡上,一座座半圆形隆起的地堡,墙体爬满了青苔。</p><p class="ql-block">不同肤色的人,沐浴着和煦的阳光,在炮基上脱衣野泳。</p><p class="ql-block">上岛的儿童,在青青的草地上追逐着觅食的一群群大雁……。</p><p class="ql-block">曾经硝烟弥漫的芬兰堡,今天显得格外宁静与安详。</p><p class="ql-block">还有芬兰堡护佑着的赫尔辛基,那么美丽和悠闲。</p><p class="ql-block">但是,芬兰人没有沉迷在这片宁静之中。</p><p class="ql-block">因为芬兰知道,直到今天,它还没有享受这份安详的资格!</p><p class="ql-block">历经200多年,芬兰堡105门大炮的炮管炮身,今天仍被擦拭得一尘不染,黢黑乌亮。这是芬兰人在告诫自己,也是在向全世界宣告,虽然中、西、北欧,已经没有了实质管控的国界,辽阔的欧洲大地上,文明与和平可以自由驰骋在欧洲大地上,但面对波罗的海另一边数百年来不断侵略袭扰的恶邻,芬兰没有资格享受眼前看似风平浪静的波罗的海风景。</p><p class="ql-block">事实不断在警告芬兰,波罗的海,一直暗流涌动——2004年的“克里米亚入侵”,尤其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让芬兰这个小国不得不放弃“中立”立场,毅然决然地关闭了与恶邻的国门,并与同样处境的瑞典一同,迅即加入了北约。</p><p class="ql-block">站在芬兰堡上眺望:</p><p class="ql-block">——低头,是海面上缓缓绕岛驶过,喷有芬兰蓝的蓝色Coast Guard(海岸警卫队)英文和蓝色线条的大型舰船;</p><p class="ql-block">——眼前,是黢黑铮亮的炮口;</p><p class="ql-block">——仰望,是芬兰堡上空一面面迎风劲舞的芬兰国旗。</p><p class="ql-block">此时此刻,我对芬兰堡,肃然起敬。</p><p class="ql-block">当离开芬兰堡的渡轮笛声拉响,我伫立在后甲板上,望着渐渐远去的芬兰堡,渐渐模糊的大炮,我在想:芬兰堡从未沉默,它在用炮口警示着人们,它曾经的每一道弹痕,都是未写完的诗行,今天还远不是芬兰堡铸剑为犁的时候。</p> <p class="ql-block">*注:十八世纪时期,瑞典和芬兰属于同一个国家。</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