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吹草低见牛羊(13)

严尊湘

登二郎山,寻二郎神 最淡的墨水胜过最强的记忆 关键词 <p class="ql-block">1辆七座车,6名亲友,退休人员,77岁老头,陕西省,榆林市,神木市,二郎山,二郎神,登山运动,护膝,登山杖</p> <p class="ql-block">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神木市晴天,气温17-30度</p><p class="ql-block">天气炎热,中午在酒店休息,下午三点钟开车去二郎山景区。名为游览,实是登山运动。出发之前套上护膝,换上迷彩短裤,带上登山杖。</p> <p class="ql-block">15:30到达二郎山风景区,汽车停放在景区门口的路傍,那里画有停车位。</p><p class="ql-block"><span style="font-size:18px;">用手机上的“GPS海拔表”APP测量海拔高度,932.3米。</span></p> <p class="ql-block">验身份证,从东门游客中心免费进园,首先看到的是“仰之弥高”牌坊。</p><p class="ql-block">仰之弥高,汉语成语,拼音为yǎng zhī mí gāo,出自《论语·子罕》,原句为"仰之弥高,钻之弥坚",颜渊用以赞叹孔子学问高深。该成语形容对崇高事物的敬仰之情,释义为"愈仰望愈觉其崇高"。</p> <p class="ql-block">二郎山,俗称“西山”,又称“笔架山”、“驼峰山”。二郎山庙群至今已超过四百七十余年。</p><p class="ql-block">二郎山位于神木市城西一公里处,山势蜿蜒跌宕,巍蜒险峻。窟野河、秃尾河汇流于此,雄伟的长城穿行于后,西边沙石相间,一片密林,东边石壁陡峭、松柏挺立。在前后相距1公里的山脊上,从南至北,因地就势,错落有致地分布着百余座庙殿亭阁,这些古建筑疏密相间、形态各异、布局合理、虽险若固。是陕西省重点文物份护单位。</p><p class="ql-block">景区庙群宗教氛围甚浓,历来是晋、陕、蒙等毗邻省市游客游览热点,适逢每年的农历正月初八、四月初八、六月二十二传统庙会,更是游人涌动,场面极为壮观。</p> <p class="ql-block">山势较陡,我沿着台阶登山。</p> <p class="ql-block">“仁佑”广场区域导览图</p><p class="ql-block">广场位于二郎山半山腰。“仁佑”(二郎神称昭惠显圣仁佑王)广场以“一池三山”的理念为主基调进行设计。“一池三山”起源于道家思想,寓意长治久安,和谐富裕,平和安乐。广场中心以沙石为主,银杏点缀,石头摆放以“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为原则,营造出错落有致的美感。广场同整个仁佑楼一起,和谐融洽,在展示文化内涵上起着重要作用,也会为游客带来更多感宫享受和旅游乐趣。</p> <p class="ql-block">站在仁佑广场上看二郎山。</p> <p class="ql-block">3位女士因山止步,3位男士继续登山。</p> <p class="ql-block">祈福钟</p> <p class="ql-block">摆个造型,拍张照片。钟是不可以随便乱撞的。😂</p> <p class="ql-block">铜质雕塑。一老一小在下围棋,无文字说明。</p> <p class="ql-block">“福”字铜匾</p> <p class="ql-block">“寿”字铜匾</p> <p class="ql-block">地藏洞,始建于明代正统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它是一座佛寺,主要祀奉地藏王菩萨,配祀十殿阎君。旧时民间为亡魂超度的各种道场均在此进行。洞内藻井石雕以道家八卦符号为中心,以龙凤为主图案,外围衬以佛座莲花,造型生动逼真,手法细腻,有极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p> <p class="ql-block">八仙洞,建于1940年,1984年进行过一次维修。该庙是一座道观,内祀传说中的汉钟离、吕洞宾、张果老、蓝采和、铁拐李、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等八位神仙。庙内有位道人题写的两首打油诗,读来意味深长,使人回味无穷。</p> <p class="ql-block">站在后山山腰上,喘口气,息一会儿,拍段视频,看看神木的城市风光。</p><p class="ql-block">神木是个经济实力雄厚的城市。2008年,当年的神木县实行了12年(小学至高中)免费教育。2011年,又实行了15年(幼儿园至高中)免费教育。</p><p class="ql-block">2009年2月9日,《神木县全民免费医疗实施办法(试行)》正式发布,3月1日起实施。‌‌政策覆盖全县户籍居民,住院费用分级报销,年度限额30万元,财政承担主要费用。</p> <p class="ql-block">张公庙,是明代大同总兵张坚为他的父亲张锐建立的家庙。张锐是神木市人,由行伍升至宣府参将。在土木堡战役中,为救驾明英宗朱祁镇而壮烈牺牲。被追赠为光禄大夫,诰封遗孀章氏为一品夫人。此后五代都是重要的守边将领,有不少人捐躯沙场,是继杨家将之后的又一个英雄家族。</p> <p class="ql-block">向后山方向走去。</p> <p class="ql-block">古佛洞(大雄宝殿),始建于清代,是一座佛庙。主祀佛教界中具有最高境界的三位过去佛:释迦摩尼佛、药师佛、阿弥陀佛。下面配祀的十八罗汉则是释迦牟尼的弟子,十八罗汉的说法起源于唐末时期,宋代盛行,可能与中国文化对数字十八的传统偏好有关。洞内壁画采用传统的连环画手法形象地描述了三位古佛说法度化的传记故事。</p> <p class="ql-block">浩然亭,始建于1937年,当时国民党东北军骑二军军长何柱国将军邀集热血志士,在该厅前会笔盟志,并亲笔题写了“天地正气”四个字作为亭额,强化了浩然亭的主题。亭内的诗文众多,既有寄意神木人民抗战情怀的;也有奉劝人们如何做人的;更有描述神木八景的。</p> <p class="ql-block">朝仙洞,始建于民国二十八年,后多次修葺,洞内供奉天地三界十方万灵、历代祖师之神位,朝山敬神的香客在此烧香朝拜,并寄望通过于此,给神灵传递信息。</p> <p class="ql-block">观音堂,始建于明万历二十三年,原为诸圣殿,清康熙十一年改建为观音殿。该庙祀奉观世音菩萨。在唐代贞观年间,为了避皇帝李世民讳,将观世音菩萨,称为观音菩萨,此称呼一直沿用至今。观音菩萨大慈大悲,一心为人间救苦救难,在人们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p> <p class="ql-block">不到黄河心不甘(在二郎山头咏窟野河)</p><p class="ql-block">(使名)</p><p class="ql-block">左边有呀一条山,右边也有哟一条山,一条川在两条山间转。川水喊着要到黄河去。河啊河,河啊河,这里碰壁转一转,那里碰壁弯一弯,他们的方向永不改。啊——不到黄河心不甘!</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始建于明正统年间,经明万历、清乾隆、道光年间相继补修,存有正殿,左右偏殿,东西庑殿,另配钟鼓楼,山门,照壁各一处。二郎庙主奉赵昱,以镇水患。清乾隆年间改三圣殿,祀奉杨二郎、关羽、赵公明。但治水防患的理念未变。山门前石照壁上的九龙治水图,就反应了民众的治水理念与愿望。</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里的香炉。</p> <p class="ql-block">二郎庙的后面是一个大平台。</p> <p class="ql-block">二郎神泉</p> <p class="ql-block">“想你的风还是吹到了二郎山”,类似的牌牌现在已经泛滥,再无新鲜感。</p> <p class="ql-block">龙母庙,又名圣母殿、水母宫。内祀观音菩萨的右协侍龙女。为民众祈求五谷丰登、风调雨顺的愿望而修建。庙内还配有龙母入宫、出行等工笔彩绘壁画。碑记上还记载了当年的养护制度,可粗略的了解二郎山诸庙在相当长时期内相香火延存的原因。</p> <p class="ql-block">诸神殿,始建于明万历年间,后历经多次修葺。殿内祀奉如来佛、观音、文殊、普贤、地藏等菩萨。</p> <p class="ql-block">诸神殿内现存有正殿与东西厅房(左设长老殿,右设孤魂殿),门楼下为山门,上为魁星阁,又名为文魁阁,原有水窖,牌坊等。</p> <p class="ql-block">诸神殿的后面,是一条又狭又长的山脊通道。</p> <p class="ql-block">站在山顶山脊上,看一看窟野河,看一看神木城市风貌。</p><p class="ql-block">神木市有丰富的煤炭资源,煤炭探明储量约560亿吨‌,占神府—东胜煤田总储量的1/4,储煤面积4500平方公里,是中国最大的煤炭生产县级市。</p> <p class="ql-block">仙家庙,始建于明代,后经历代修葺。该庙供奉东西南北中五方狐仙中的五位仙家,体现了过去北方百姓信奉狐仙求药治病、寻求幸福安康的一种愿望。</p> <p class="ql-block">三教殿,始建于明嘉靖年间,清道光年间曾改为护国寺,民国23年重修为三教殿,期间多次修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完全修复。此庙群规模宏大,结构严谨,为二郎山中心庙群,正殿内祀奉佛、儒、道三教鼻祖释加牟尼、孔子、老子。殿内东西两壁用工笔重彩精绘原二郎山、东山庙群全景。另有西配殿供奉日月神,西庑殿自北向南为财神、观音、五行、大圣等庙殿。东庑殿祀金火炉神、黑虎灵官、药王等神仙。前院西为禅房,东为大仙庙。</p> <p class="ql-block">在三教殿留影。</p> <p class="ql-block">这里已经是二郎山的最高点,用手机上的“GPS海拔表”APP测量海拔高度,1031.1米。未过百米,不高。😄</p> <p class="ql-block">沿着木栈道下山。</p> <p class="ql-block">在半山腰仰望山顶。沿着木栈道下行并不吃力。</p> <p class="ql-block">二郎神塑像</p><p class="ql-block">据传,上古时期,窟野河因巨石挡道,经常洪水泛滥。民不聊生。有一天,二郎神前往昆仑城(即石峁古城)拜见黄帝,途径神木闻哭声震天,原来是窟野河又发洪水,危及百姓。二郎神当机立断,劈开巨石疏通洪水,并命龙王派兵驻扎窟野河东岸治理水患。自此,窟野河两岸的百姓免受水惠。百姓为了纪念二郎神和龙王的丰功伟绩,将劈开后留在窟野河西岸的大石称为二郎山。并在二郎山上修建二郎庙永远祭祀二郎神。留在东岸的大石称为九龙山,以此祭祀龙王。</p> <p class="ql-block">17:00走到仁佑广场与3位女士汇合。从仁佑广场去东门游客中心,全是台阶路;从仁佑广场去西门游客中心,是汽车坡道。我们选择走西门出,走坡道路省力。</p><p class="ql-block">汽车回到酒店后未上楼,直接去找饭店晚餐。吃完晚饭约19:00点钟,回酒店洗澡洗衣。这是此次旅行期间,最早休息的一天。</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