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02

xie二水

<p class="ql-block">直到北魏孝文帝在位时期,孝文帝对北魏进行了彻底的汉化改革,并且迁都洛阳。甚至就连北魏拓跋家皇族,都把原本的鲜卑姓氏拓跋,改汉姓为元。</p><p class="ql-block">孝文帝的这场改革,算是从根本上解决了北方胡汉矛盾的问题。所以,在孝文帝改革之后,北朝的汉族地主,开始承认北魏政府的正统性,这无疑是进一步加剧了南北分裂的局面。</p><p class="ql-block">同时,北魏孝文帝在位期间,南朝则是走过了一个完整的朝代。公元479年,也就是孝文帝刚刚登基,北魏大权还掌握在他奶奶冯太后手里的时候,南方的萧道成篡取了刘宋政权,建立了南齐。但是等到公元502年,也就是孝文帝刚去世三年的时候,南齐就没了,南方改为南梁。</p><p class="ql-block">南齐这边,开国皇帝萧道成,即位三年之后就去世了。萧道成去世后,其长子萧赜即位,在位十一年。萧家父子在位的十四年时间里,南齐基本处于休养生息的状态,逐渐把当年刘宋政权北伐造成的损失,渐渐弥补了回来,这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永明之治’。</p><p class="ql-block">在纷乱的南北朝时代,还能出现所谓的治世,这无疑是相当不容易的。</p><p class="ql-block">照理来说,经过一个治世之后,南朝已经恢复了实力,接下来是不是就该进行北伐了?原本按照萧齐政权内部的计划,确实也是如此。但问题是,萧赜在位十一年之后,因病去世了。而萧赜去世之后,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南齐换了五个皇帝!</p><p class="ql-block">简单来说,就是萧赜去世之后,萧家宗室内部开始内斗,皇族互杀。所以,永明之治好不容易攒下来的一点家底,很快就被萧家自己给糟蹋干净了,南齐也彻底无力北伐。而在萧家内部互杀的过程当中,萧家有个远房亲戚,名叫萧衍,趁着南齐中央混乱,直接带兵杀入中央,彻底控制整个南齐。</p><p class="ql-block">后来,萧衍直接抢了南齐的皇位。因为萧衍是旁系子孙,不是南齐开国皇帝的后代。所以后来,萧衍篡位之后,直接改国号为梁,这就是南朝的第三个朝代,南梁政权。</p><p class="ql-block">而北朝这边,孝文帝去世之后,新君即位,正好赶上南朝那边改朝换代。新即位的宣武帝,虽然也是少年登基,但是却还算比较有才能。所以,北魏趁着南朝改朝换代,直接进攻四川地区,最后拿下了汉中。</p><p class="ql-block">如果说,南北朝时代刚刚开始的时候,南朝对北朝还有压倒性的优势。那么到了这个时候,北朝的优势已经开始压过南朝了。</p><p class="ql-block">不过,北魏这边,虽然拿下了汉中,但是在这之后,北魏内部就开始出问题了。随着开国时间越来越长,北魏内部的土地兼并问题越来越严重,所以接下来就开始进入王朝末期,农民起义的剧本了。</p><p class="ql-block">最开始的时候,北魏凭借着强大的国力,还能轻易镇压下面的农民军。但是宣武帝死后,北魏的内部矛盾越发突出。就在宣武帝去世五年之后,北魏爆发了著名的‘六镇起义’。</p><p class="ql-block">所谓六镇,指的是北魏部署在北方的六座军镇。这六座军镇存在的目的,原本是为了抵御北方的游牧民族柔然,所以自身军事实力很强。而到了宣武帝去世之后,因为军镇内部的士兵,同样受到土地兼并问题的困扰,所以在这之后,六镇的士兵就开始起义了。</p><p class="ql-block">和之前的农民起义不同,六镇士兵是真正的精锐军队。所以这场起义,直接从根本上动摇了北魏的统治根基。为了镇压六镇起义,北魏中央不得不给予地方将领更多的权力。等到各地民变基本被镇压下去之后,北魏的地方将领就开始逐渐做大。再加上后来北魏又多次出现幼主登基的情况,所以中央也开始出现外戚把持朝政的问题。</p><p class="ql-block">再之后,地方将领尔朱荣,趁乱起兵,打着清理外戚的名义,率兵入京,最后控制了京城,拥立了新皇帝。接下来,新皇帝又刺杀了尔朱荣,尔朱家的残余势力,又干掉了皇帝,搞得北魏一片混乱。</p><p class="ql-block">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有两个关键势力开始崛起。一个是尔朱荣的老部下高欢,趁乱起兵,干掉了尔朱家的残余势力,并且趁势把持了中央。</p><p class="ql-block">另一个同样也是尔朱荣的老部下,名叫贺拔岳。贺拔岳之前奉命前往关中平叛,为了更好地平叛,贺拔岳就开始拉拢关中地区的那些大地主。而这些关中地区的大地主,以及贺拔岳麾下的一些年轻将领,抱团之后,就形成了一个类似利益联盟一样的东西。</p><p class="ql-block">这个联盟,就是后来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关陇集团。</p><p class="ql-block">再之后不久,贺拔岳被刺杀,关陇集团内部的另一个实权人物宇文泰,被大家推举出来,成了关陇集团的新任老大。而宇文泰掌权之后,关陇集团也彻底成型,开始逐渐走向独立。</p><p class="ql-block">因为两大势力同时开始崛起,所以再之后,高欢拥立了新的北魏皇帝,但是这位新的北魏皇帝,不甘心被高欢挟持,所以就带着文武百官逃往关中,企图依靠宇文泰。但没想到的是,宇文泰也不是什么好人,后来直接干掉了这个皇帝,自己又立了一个皇帝。而高欢那边,同样也立了一个皇帝。</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北魏彻底分裂了,分裂成了东魏和西魏。高欢控制东魏,而宇文泰控制西魏。原本北魏和南梁对峙的南北割据局面,彻底变成了三国大战。</p><p class="ql-block">从北魏宣武帝去世,一直到北魏分裂,这期间一共经历了二十年的时间。照理来说,当时南梁政权刚刚开国,国家又是开国皇帝萧衍在位,而且南朝之前还经历了一场永明之治,国力很强,总该有机会进行北伐了吧?但实际上,恰恰是因为萧衍的存在,南梁错过了这个机会。</p><p class="ql-block">作为开国皇帝,萧衍本人是一个虔诚的佛教徒,特别推崇佛教。所以萧衍即位之后,除了建设国家之外,大部分精力都放在宗教建设方面了。因为技能树点错了,所以接下来南梁政权走上了一条非常另类的发展道路。萧衍在位期间,曾经三次把自己卖到寺庙,然后又让国家出钱赎买。</p><p class="ql-block">所以,当时南梁政权的钱,都花在这上面了,自然就无力北伐,直接错过了这二十年最好的机会。而北魏分裂之后,东魏和西魏常年开战,双方都坚称,自己才是北魏正统。但双方打了二十年之后,却谁也奈何不了谁。反倒是宇文家和高家,在各自政权内部,越发权势滔天。</p><p class="ql-block">在东魏和西魏互杀的前十年里,南梁这边,始终觉得机会不成熟,并没有主动进攻,这就错过了北伐的最佳时机。直到十多年之后,南梁觉得东魏和西魏经过多年的互杀,实力已经远不如前了。恰好此时,东魏权臣高欢去世,东魏的大将侯景,投降了南梁。萧衍此时终于决定,趁势北伐。</p><p class="ql-block">但谁都没想到的是,南梁开始北伐之后,很快就被打了回来。而且在这个过程当中,因为种种原因,侯景还开始造反了,直接囚禁了萧衍,导致一代开国皇帝,最后活活被饿死。这就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侯景之乱。</p><p class="ql-block">侯景之乱,直接导致南梁国力瞬间暴跌。与此同时,高家篡取了东魏,建立北齐,然后夺取了原属于南梁的江淮地区。而西魏则是趁机夺取了巴蜀地区,而拿下巴蜀之后,西魏也被宇文家篡权,建立了北周。</p><p class="ql-block">与此同时,南梁内部开始全力镇压侯景。最终,南梁靠着大将陈霸先,最终解决了侯景。但同时,南梁皇族彻底大权旁落,被陈霸先把持了朝政。同时,在侯景之乱当中,南梁也丢掉了一半的领土。此时的南梁,地盘基本等同于三国时代的东吴政权。</p><p class="ql-block">再之后,陈霸先政权之后,自然也要篡权。公元557年,陈霸先正式篡位,建立了南陈政权。另外,在陈霸先篡权的同时,西魏扶持了另一个萧家人,在江陵地区建立了一个‘西梁’政权。西梁虽然是萧家人做皇帝,但却是西魏的属国。同时,就在陈霸先篡权的这一年,宇文家也篡了西魏,建立了北周。西梁也由此成了北周的属国。</p><p class="ql-block">就这样,历史进入了南北朝的最后一个阶段,北周、北齐、南陈,三足鼎立。</p><p class="ql-block">在这三家当中,北周首先崛起。当年宇文泰在西魏权倾朝野,不过宇文泰在世的时候,却并没有篡权。直到宇文泰去世之后,宇文家才篡权建立了北周。同时,因为宇文泰去世的时候,他的几个儿子都比较年幼,所以大权都在他侄子宇文护手里。</p><p class="ql-block">所以,北周从建立的那天开始,就出现了权臣宇文护把持朝政的局面。但是几年之后,宇文泰的儿子宇文邕上位,宇文邕隐忍数年,最后直接刺杀了宇文护,自己独掌大权。</p><p class="ql-block">宇文邕掌权之后,就再次开始对北齐开战。北齐这边,情况则更为复杂。高家的几个皇帝,几乎没有任何一个明君。而宇文邕北伐的时候,北齐这边又恰好是昏君在位。所以最终,宇文邕顺利灭掉了北齐,彻底统一了北方。</p><p class="ql-block">至此,宇文家已经掌握了三分之二个天下,南方的南陈政权,此时只不过是在苦苦支撑而已。</p><p class="ql-block">原本按照这个势头发展,宇文邕再准备几年之后,南下灭陈指日可待。但就在宇文邕刚刚灭了北齐之后不久,宇文邕却忽然病死了。宇文邕死后,外戚杨坚开始掌权,而后开始逐渐架空宇文家。</p><p class="ql-block">公元581年,已经权倾朝野的杨坚,再次篡权,建立了隋朝。而隋朝开国之后,杨坚制定了先北后南的政策,也就是说,先击退北方的突厥,暂时消除北方的威胁,然后再全力南下灭陈。</p><p class="ql-block">在这种策略下,此后八年里,隋朝一边和突厥作战,采用名将长孙晟的建议,利用突厥内部矛盾,把突厥打到分裂。同时,隋朝也积极准备南下灭陈的各项事宜。</p><p class="ql-block">当北方发生如此多变故的时候,南陈那边,则是同样复杂。陈霸先篡权之后,仅仅只过了三年就去世了。陈霸先去世后,南陈历经陈文帝、陈废帝和陈宣帝这三个皇帝。其中陈文帝去世后,陈废帝短暂在位,然后很快就被废黜了,所以基本只相当于是两个皇帝在位。</p><p class="ql-block">陈文帝和陈宣帝,都算是不错的皇帝。一个在位时期,积极休养生息,恢复国力。另一个在位期间,积极开拓,进行北伐。但可惜的是,当时的南陈政权,整体国力太弱。经过当年的侯景之乱以后,南朝几乎丧失了三分之二的地盘。所以此时的南陈,就算是单独对上北周或者北齐,也很难占到便宜。</p><p class="ql-block">等到宇文邕灭了北齐,彻底统一北方之后。这时候的北朝,对南陈政权,已经存在压倒性的优势了。这期间虽然有杨坚篡权,但杨坚篡位的时候,陈宣帝已经病重,此后又换上了一个著名的昏君,南陈后主陈叔宝。所以,南陈政权最后的一个机会,就这样错过去了。</p><p class="ql-block">而八年之后,等到杨坚击退了突厥,开始全力南下灭陈的时候,这时候的南陈,已经是半点希望都没有了。因为双方的整体实力,已经完全不在一个层次了。</p><p class="ql-block">所以,公元588年,杨坚派自己的二儿子杨广,作为名义上的统帅,统领五十万大军南下,同时给杨广配了一大堆的名将做帮手。在隋朝发动的这场灭国之战面前,南陈根本就挡不住,很快就被全线攻破。</p><p class="ql-block">公元589年,随着陈后主投降,南陈彻底被隋朝吞并。从刘裕建立刘宋,一直到陈后主投降,这期间一共过了169年。</p><p class="ql-block">这就是整个南北朝的历史。</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