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春福建游D7(2)·龙岩·毛主席旧居新邱厝

杨三郎

<p class="ql-block">出行时间:2025年4月11日上午</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完“中央苏区(闽西)历史博物馆”,又移步1.3公里来到龙岩城北门和平路上的毛主席旧居新邱厝。1929年6月19日,红四军三打龙岩城,毛主席作为前委书记与贺子珍居住于此20天,红四军前委也设于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邱厝是一座清代建筑,土木结构平房,有前后天井和前后厅堂,两侧为厢房。现在既是毛主席旧居,还是龙岩博物馆。</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厅右边房,便是毛主席与贺子珍旧居,1929年6月19日至7月8日居住于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不足20平方米的室内,置放着一张木板床,一副桌椅,破旧的书桌上摆放着竹暖瓶、煤油灯、瓷水壶和笔墨,墙上两顶斗笠,其上“工农红军”和红五星图案隐约可见。</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前厅是毛主席吃饭和会客的地方,左边房便是前委的办公室。</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现在,前厅和天井两侧廊房用来布展毛主席六进闽西的光辉足迹。</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先后六次来到闽西,留下了厚重瑰丽的革命篇章:指挥多次战役战斗,丰富红军战略思想;创造性地提出中国革命道路理论,为中央苏区的创建与中国革命的成功,进行理论和实践的探索,<span style="font-size:18px;">找到中国革命转折点;巩固工农联盟,思想建军政治建党,践行群众路线,毛泽东思想初步形成。</span></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新邱厝“毛泽东在闽西”展是全面系统介绍毛主席在闽西的革命史展出,非常难得,值得学习和收藏。</p> 首次入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年1月,朱毛红军下井冈,一路转战,来到闽赣边界,这也是朱毛红军最为艰难的时刻。1月24日,红四军28团党代表何挺颖在大余遇伏壮烈牺牲;同一天,红四军在南雄遇袭,大余城所筹一万多元现洋丢失。2月2日,红四军军长朱德妻子伍若兰在寻乌被俘牺牲。</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2月4日至6日,红四军首次入闽在武平的和平和东留。</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一路被追击,一路遭埋伏,一路冰雪霜天,士气不振,军心低落。2月10日,毛主席运筹帷幄,设伏大柏地,歼灭尾随之敌刘士毅部,打了红四军下井冈之后的第一个大胜仗,振奋了军威,这也是毛主席一生唯一的一次亲自提枪上阵的战斗。1933年夏,毛主席重来大柏地,触景生情,回忆往事,写下了《菩萨蛮·大柏地》这首脍炙人口的气象苍茫之词。</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3月中旬,红四军进军闽西长汀,红旗插上长汀城头。4月1日,回到赣南。</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是此次解放长汀城,红四军筹得打土豪款,制作了4000套军装,第一次有了统一的红军军装。</p> 再次入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29年5月中旬,毛主席朱德率领红四军二次入闽,至6月19日,三打龙岩城,攻克永定县。</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9日第三次攻克龙岩城当日,毛主席在龙岩城与陈毅、朱良才、谭政留下了这张唯一在闽西的照片,弥足珍贵。</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于当日,毛主席和贺子珍,与红四军前委共同住进了今日参观之地——新邱厝。</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此次毛主席入闽时间较长,直到1930年1月率部离开前往赣南。</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这一时期,曾是毛主席较为失意的时期,也是毛主席为我党我军建设制定伟大纲领,贡献突出的时期。1929年6月22日,针对解决红四军内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的红四军“七大“会议召开。问题非但没解决,毛主席反而落选前委书记一职,并受到党内严重警告处分,被迫离开红四军,在闽西治病休养并指导闽西土地革命斗争。在此期间,毛主席化名杨子任,忍辱负重,在牛牯扑、何凹头两遭险情,仍昼思夜想,奋笔疾书,思考着红四军的未来。没有了毛主席领导的红四军,思想涣散,连吃败仗,士气低落,官兵更加想念毛主席。1929年12月底,红四军在闽西上杭召开党的“九大”会议,史称“古田会议”,<span style="font-size:18px;">毛主席重回红四军领导岗位,</span>彻底解决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重大问题,成为我军建军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里程碑会议。之后,毛主席率领红四军出闽入赣。</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也是在这个时候,毛主席针对林彪红旗能打多久的来信,回复了之后称之为《星星之火 可以燎原》的通信文章,对中国革命高潮的到来做了准确和充满信心的估计,给革命队伍点亮了指路的明灯。</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古田会议后的新年,毛主席写下了《如梦令•元旦》这首小词,短短三十三个字,把红军行军和与国民党反动派斗争的火热场面,以坚定、乐观、豪迈、必胜之情淋漓尽致的表达出来。</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如梦令·元旦</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宁化、清流、归化,</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路隘林深苔滑。</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今日向何方?</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直指武夷山下。</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山下山下,风展红旗如画。</p> 三次入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时隔半年,1930年6月初,毛主席率领红四军由江西寻乌出发第三次入闽,解放武平县城,红色区域得到巩固和扩大。</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11日至13日,毛主席在上杭南阳主持召开中共红四军前委和中共闽西特委联席会议,即著名的南阳会议。会议通过了《富农问题》和《流氓问题》决议案,全面阐述了党对富农和流氓问题的斗争策略,在土地分配“抽多补少”原则的基础上,增加了“抽肥补瘦”原则。这是中国土地分配政策的重大突破,从此分田斗争向着有利于贫苦农民的方向发展。</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通过江西寻乌调查和第三次来到闽西并在武平、才溪等地调查,毛主席认识到调查工作的重要性,在闽西写出了他的名作《调查工作》。这篇文章曾因敌人多次“围剿”而失传。1957年2月,上杭茶山公社官山大队农民赖茂基把珍藏多年的《调查工作》捐赠出来,才使其重见天日。1964年6月,《调查工作》收入《毛泽东选集》一书,改名为《反对本本主义》,</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红四军在长汀整编,成立了中国工农红军第一军团,朱德任总指挥,毛主席任总政委,下辖红三军、红四军、红十二军。下旬,回师江西。</p> 四次入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自毛主席率领红四军第三次入闽后,时过一年多,1932年3月,毛主席率领由中央红军一、三军团组成的东路军第四次入闽,攻打敌人的薄弱之地龙岩、漳州。</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2年初,被剥夺了中央红军指挥权的毛主席临危受命,解救攻打赣州而失利的中央红军,之后,毛主席审时度势,提出攻打漳州的战略方案。漳州,敌人统治相对薄弱且易攻难守,方案得到中央苏区中央局的支持和中革军委的批准,由毛主席亲率东路军入闽。</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4月10日,红军攻占龙岩。4月20日,攻占闽南重镇漳州。此役,战果巨大,粉碎了敌人封锁,宣传了我党的抗日主张,巩固了中央苏区,开创了闽南革命斗争新局面,取得了政治上、经济上、军事上的重大胜利,为之后红军反四、五次“围剿”作战和长征胜利奠定了重要基础。</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6月,毛主席率军二次来到才溪乡。7月回师江西。</p> 五进闽西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毛主席四次入闽回来刚刚三个月,在10月份召开的宁都会议上,就被撤去红一方面军总政委的职务,军事指挥权再次旁落。这一落,就是两年多,直至1935年1月长征路上的遵义会议上复出,也由此开始,中国革命的航船有了伟大的舵手,一路劈波斩浪,从胜利走向胜利。</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0月15日,被剥夺了指挥权的毛主席携贺子珍第五次入闽,来到位于汀洲(长汀)的福音医院(后改名中央红色医院)休养。</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在汀洲,毛主席一边养病,一边作大量的社会调查,注意到苏区的干部多注重队伍扩红,轻视了人民群众生活,在掌握大量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写出了光辉著作《关心群众生活 注意工作方法》,并成为“二苏大”会议报告的一部分。</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3年2月,毛主席离开闽西,回到中央政府所在地江西瑞金叶坪村。</p> 六次入闽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1933年11月下旬,毛主席率领中央政府检查团入闽,第三次来到才溪进行调查,并把调查所得整理成文《才溪乡调查》,充分证明在国内革命战爭环境之下,根据地的经济建设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能的,从而为中央苏区和全国各个苏维埃区域的政权建设和经济建设树立了学习的典型。</p> <p class="ql-block ql-indent-1">参观行将结束,组团成员集中于前厅前,以饱满的热情集体朗诵毛主席在闽西写作于1929年秋的词《清平乐·蒋桂战争》。</p><p class="ql-block ql-indent-1">红色历史的参观,给人以激情,给人以方向。遍布祖国大地上的一座座革命丰碑、一座座烈士陵园、一座座红色展馆,它们以基因的方式,必将托起当代中国挣脱物欲的枷锁,抹去资本的剥削,重新迅跑在先辈们用流血牺牲换来的充满人类文明与希望的崭新的社会主义康庄大道上!</p> <p class="ql-block"> 2025年8月22日</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