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改革之笔,绘就福建生态文明新画卷

美友410348582

<p class="ql-block">8月20日,十一届省委深改委第十五次会议聚焦深化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建设,为福建生态文明建设锚定新坐标。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指引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早已融入八闽血脉,成为高质量发展的鲜明底色。新时代征程上,福建当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用好改革“关键一招”,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续写新篇。</p><p class="ql-block">改革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金钥匙”。回望来时路,福建以先行先试的魄力,在生态领域写下诸多“第一”: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让林农吃下“定心丸”,河长制让江河焕发生机,生态补偿机制让保护者得实惠,清洁能源发展持续降低碳排放……这些成就印证着改革的力量。但生态建设永远在路上,生态分区管控精准度不足、自然资源产权制度待完善、绿色发展深度不够等问题仍在,唯有持续深化改革,方能破解难题、激发活力。</p><p class="ql-block">深化改革,需在制度创新上求突破。建立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要科学划定“三线一单”,让每寸土地都有清晰“生态身份”;完善自然资源资产产权制度,需明确归属、强化监管,让资源利用既合理又可持续。作为全国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先行区,福建更要在森林“四库”联动试点中大胆探索,形成可复制的“福建经验”,为全国生态制度创新提供样本。</p><p class="ql-block">全域统筹是治理升级的关键。生态是有机整体,山水林田湖草沙唇齿相依。福建需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能源结构向清洁转型,严控污染源头,持续国土绿化,培育绿色产业。同时,要打破区域壁垒,建立生态协同治理机制,实现信息共享、执法联动,让八闽大地的生态保护形成“一盘棋”。</p><p class="ql-block">绿色转型要贯穿发展全过程。构建“沿海集约、山区保护、山海联动”的格局,需因地制宜:沿海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山区发展生态经济,山海间促进要素流动。更要推动生产生活方式绿色变革,让企业愿为绿色技术投入,让公众乐选绿色生活,让绿色成为福建发展最亮眼的色彩。</p><p class="ql-block">生态文明建设是一场持久战,关乎长远发展与民生福祉。福建当以会议精神为指引,用改革之笔继续挥洒,让“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相得益彰,让八闽大地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在美丽中国建设中书写精彩的福建答卷。</p>